為什麼喪文化在青年人中這麼流行?

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太大,有著各種追求,按理說,不應該感到有激情嗎?為什麼喪文化卻因此流行起來呢?

為什麼喪文化在青年人中這麼流行?

假如,我是說假如。

你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你的家可能在農村,可能剛搬到了城市,也可能一直在城市。

總之,你家裡沒有很多很多錢,你是個普通人。

你有著普通的父母,普通的家境,普通的長相和身材。你學習普通,念著普通的學校。你能力普通,不善交際,有著普通的朋友。

限於家庭,你不可能跟王思聰一起長大,所以你人脈、見識也普通。也許,你還有一個普通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

儘管你們各自覺得對方世界是最棒的,但你們兩個走在一起,還是像極了一大一小,兩個廉價俄羅斯套娃。

有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有某方面的天賦。比如彈吉他,寫作,或者跳街舞。毫無意外的,這些很快都被你放棄了。

原因也許是,普通如你,沒辦法真的放棄學業去追夢。但更多時候,這只是一種錯覺。你的所謂天賦,在真正的天才或精英那裡不值一提。

你的生活,就是一次次放棄,一次次自我懷疑。

回想過去。

十四歲,考上重點高中後(更多人只能上普通高中),你就從名列前茅變成了普通班的普通成績。

十五歲,喜歡畫畫想走藝考的你,被父母一口回絕:

“你學習還可以,畫畫很普通,放棄吧。”

高中畢業,你在跨出班級門口的那一刻算了算。那個暗戀了三年的女孩子,你只和她說了兩句話。

“你好。”

“你好~”

“再見啦。”

“再見。”

選大學專業,你猶豫許久,還是放棄了最喜歡的歷史,報了計算機。

“大家都報這個啊,這個工作了賺錢。”

沒有別的辦法,誰讓你是個普通人呢。普通如你,一腳跨進大街,就會變成車海人流的一部分。

可一開始,你樂在其中,並未覺得普通有什麼不好,直到你發現更大的失真了的世界:

你打開抖音,全世界都是美女帥哥,沒事就蹦蹦跳跳吃吃喝喝。

你打開知乎,遍地985211常春藤,大佬們的煩惱只有一個,就是錢多。

你打開微博、B站或直播平臺,女孩們都化著最精緻的妝,穿著最流行好看的衣服,揹著最貴的包。

她們一瓶面霜,等於你送你女朋友的全套護膚品+彩妝。

你大概還會關注一些社交網站如知乎豆瓣微博的大V。

他們每天的發言涉獵之廣,讓人難以想象,天文地理文學歷史科技rap籃球,沒有不懂的——而普通如你,連搞明白C語言都夠嗆。

除此之外,在社交平臺或朋友圈上,你還會看到這個世界是多麼美好。

有人整日環遊世界,出入之地一片燈紅酒綠,在光影交錯中舉起酒杯對認識三分鐘的姑娘放電,動作熟練如呼吸。

有人靠寫作賺了很多很多錢,他們在網絡上寫營銷文,各平臺互相引流,最後是開課——《自媒體實戰:兩週教你月入過萬》。

有人炒股、理財、做區塊鏈或比特幣,一夜之間藉著風口飛上了青天。

……

他們每天的任務,就是義正言辭的煽動性別對立,挑逗大眾情緒,普通如你,看了後大概會深深自責:我連神仙水都買不起,太對不起女朋友了。

更可怕的是焦慮。

如果未來有希望一切都還好說,但焦慮堵死了你最後的路。

自媒體作者們手法熟練,張嘴閉嘴就是,清北學子回家種地,高考狀元跌落神壇。年入百萬在北上廣根本活不下去,無房無車要想結婚除非帥成木村拓哉……

“太難了。”

在一個月明星稀,涼風陣陣的夜晚。

你看了看這光彩照人的世界,審視了自己普通的現在,並預想了將要開始的,漫長的無望的未來——終於明白了這一切熱鬧都是他們的,而你,什麼都沒有。

“可還能怎麼辦呢?”

“那不如就這樣吧。”

就這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