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業被我媽炒了:孩子的東西再“破爛”,也不要輕易丟掉

前些天看到一個微博熱搜#寒假作業被我媽炒菜了#

本以為是哪裡出的新段子,帶著娛樂一下的心情點進去,卻發現並非我想的那樣。


寒假作業被我媽炒了:孩子的東西再“破爛”,也不要輕易丟掉


小男孩這個寒假有個特殊的寒假作業,就是要自己種蒜苗。

小小的孩子可能連自己都還照顧不好,卻要每天悉心照料它。不過還好,努力獲得了回報,蒜苗的長勢喜人,也算不負所托。


寒假作業被我媽炒了:孩子的東西再“破爛”,也不要輕易丟掉

本來可以歡歡喜喜地完成寒假作業,也親身體會了蒜苗從一點點慢慢長大的成就感.

可沒想到,在沒告知孩子的情況下,媽媽擅自把蒜苗拿去炒了幾盆菜,只剩下驟然截斷的許多條慘兮兮的根。


寒假作業被我媽炒了:孩子的東西再“破爛”,也不要輕易丟掉

吃飯的時候,媽媽還笑著問他好不好吃。男孩說好吃,媽媽便滿是促狹(一副捉弄得逞的表情~)

得知這蒜苗是自己的寒假作業後,他忍不住嚎啕大哭,可媽媽卻還在一邊取笑。


寒假作業被我媽炒了:孩子的東西再“破爛”,也不要輕易丟掉

他絕望哭泣的樣子讓人看著心酸:這是他牽掛了多少個日夜才種出來的啊!就這樣無知無覺間被媽媽隨意毀掉。

我想,他哭的不僅僅是寒假作業。

雖然媽媽後來安慰他寒假延長了,還可以重新種。

但這一顆,只這一顆,和他所有的歡喜和期待,小心翼翼的呵護,都被一併毀掉了。

許多人都覺得好笑,但我只覺心酸。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明白,孩子的東西,未經允許,請真的不要動?


02


再細無用的垃圾,也是他探索世界的通道

還曾看到過一個“搞笑”視頻。

才兩歲的小男孩,一到家就心心念念著找自己的“好朋友”泥鰍。

找著找著,找到了餐桌上——泥鰍已經被爸爸做成了菜端上了桌。

他看著面目全非的泥鰍嚎啕大哭:

“我的泥鰍怎麼做熟了我的泥鰍,我的泥鰍哇,泥鰍……”

寒假作業被我媽炒了:孩子的東西再“破爛”,也不要輕易丟掉


爸爸未曾道歉,約莫是想哄哄孩子,就把泥鰍餵給他吃。

男孩一開始不吃,後來還是沒抵擋住美味的誘惑,嚐了嚐,真香。

男孩自帶喜感的聲音表情取悅了觀眾,紛紛大呼“真香定律”。

看啊,剛剛還哭的傷心欲絕,一下子就好了。小孩子就是心大好哄,轉頭就忘。

但,這真的是我們能夠肆無忌憚的理由嗎?

他是很容易就被帶偏,是很“心大”,前一秒還沉浸在悲傷,後一秒就不自覺品嚐美食。

但這種絕望和難過,失去泥鰍的痛苦,會隨著時間一點點積澱,一點點蠶食孩子的安全感。

可我們總以為,這些東西都不算什麼,不都是些“破爛”嘛?大不了再給他買個新的。


寒假作業被我媽炒了:孩子的東西再“破爛”,也不要輕易丟掉


還有許多孩子,對世界的一切都很好奇,時不時就撿回來一些樹葉、樹枝、石頭、別人落下的玩具殘骸甚至是“垃圾”。

這些垃圾有什麼好玩的?又髒又破,在家裡堆的到處都是。

所以經常趁著孩子不在偷偷扔掉,等孩子來找時就撒謊“不見了”,反正孩子過不了多久就會忘。

在我們看來,孩子喜歡的那些東西實在是太無足輕重了,所以我們隨意處置,卻從不擔心孩子的感受。

但這每一根樹枝、每一塊石頭,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留下的記號。每一個“破爛”的“垃圾”,都承載著他滿滿的心意和好奇啊。

孩子的東西再破爛,也是他和世界對話的通道。

這些細碎的驚喜,是他們小小的世界裡最珍貴的寶藏。


03


再破的抹布,也是孩子滿足好奇心的寶貝

我們經常對孩子喜愛的東西嗤之以鼻,因為他們喜歡的那些小東西,在我們眼裡無趣又不甚特別。

可我們卻忘了,對孩子來說,他在面對的是一個嶄新的世界,他對這世界的認知從一片空白到慢慢接觸,每一粒沙都會加深他對世界的瞭解。

孩子對世界的好奇源源不斷,隨著他們不斷長大,探索世界的方式從會走、會跳、會說話,到通過各種媒介來增加認知。

大到天上的飛機、宏偉的建築,小到一條魚、一隻貓、一片樹葉、一塊石頭。

每一次觀察和觸摸,都在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從小就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小時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在草叢中尋找昆蟲的蹤跡,趴在草地上觀察螞蟻的一舉一動。

正是因為童年時的好奇和觀察,讓他始終在和昆蟲的交鋒中保持好奇,積累了豐厚的素材,寫出瞭如今風靡全世界的《昆蟲記》。

試想,如果他的父母在那時將他觀察世界的通道掐斷,枉顧他的好奇心,可能就不會有後來的昆蟲學家法布爾了。

再微小的事物,都是孩子生命裡的樂趣;

再不值一提的東西,在孩子眼裡都是寶貝。

守護孩子心中難得的快樂與珍惜,是為人父母這輩子最偉大的事情。


04


不能做引領者,至少別當絆腳石

去年年底,孫儷和孩子們的互動溫暖了無數人。

之前孫儷拿回來了一些雞蛋,孩子們很好奇,想看看會不會孵出小雞。

孫儷不僅沒有打擊孩子的好奇心,還和他們一起“胡鬧”,真的試了試,沒想到,小雞真的出生了。

寒假作業被我媽炒了:孩子的東西再“破爛”,也不要輕易丟掉

他們還一起記錄小雞的生長過程,一點一滴都帶著溫馨。

寒假作業被我媽炒了:孩子的東西再“破爛”,也不要輕易丟掉

等等和妹妹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真的很幸福。

有一期奇葩說的辯題是,一顆外形高等生物蛋,是毀滅他還是呵護他?

黃執中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問題所在:“外形一個蛋,真正要問的是呵護還是毀滅嗎?真正在說的是,好奇心和安全感。


寒假作業被我媽炒了:孩子的東西再“破爛”,也不要輕易丟掉

“好奇心是探索,是嘗試的動力,但“安全感”是它的敵人。沒有安全感會死,但沒有好奇心,是雖生猶死。”

這裡的安全感,我更願意將其稱之為“常規”。

孩子總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十萬個為什麼、撿回來的各種“破爛”、突然很想要做的事情,要滿足他們其實一點也不難。

但我們總覺得“太麻煩了”、“沒有意義”,束縛在常規裡逼孩子丟掉自己的好奇心。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文迪·奧斯托洛夫說:“好奇心是每一位孩子先天具備的,遺憾的是常常在後天遭遇扼殺。所以很多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奇心往往所剩無幾。”


寒假作業被我媽炒了:孩子的東西再“破爛”,也不要輕易丟掉


天下父母都在忙著養育孩子長大,卻往往忽略了,有些快樂,錯過了就再也不會擁有。

與其抱著僥倖的想法覺得孩子不會放在心上,不如真正把孩子當成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尊重他們,適當的保持界限,不隨意干涉他們的想法和行為。

在孩子探索世界的時候,別做絆腳石,耐心地鼓勵他們發現世界的每一絲美好,讓這些美好充斥孩子的童年,溫暖他們日後的一生。

守護好孩子心中純真的世界,他放在心裡的東西再破爛,也一定不要丟。

關注我,我是教語文的郭老師,每天為您分享一點點家庭教育小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