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輯乾貨:SCI論文初稿四個重點

  即便是一氣呵成的SCI論文也是不能投遞發表的,需要經過不斷的潤色和修改。但是如果初稿撰寫的好,後期潤色修改的時間便能縮短,因此如何更好的撰寫SCI論文初稿是十分關鍵的。


尚輯乾貨:SCI論文初稿四個重點


  一、遵循論文的格式

  SCI論文有固定的格式:引言、方法、結果和討論(IMRAD)。這種格式反映了學術期刊文章核心組成部分的順序,但是這種順序並不一定是最好的寫作順序。作者可能以不同的方式開始寫作文章,如:先寫個提綱(簡短或詳細),或者先寫論文中最簡單的章節(如:材料與方法、結果等)。但不管是以怎樣寫寫作順序撰寫的初稿,格式上一定不能錯。

  二、修改時再考慮寫作原則

  撰寫初稿是一項艱鉅的工作,不僅需要做好思想準備,還需要備齊所有材料(參考文獻、圖表),以及一段不被打擾的時間。撰寫初稿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只有大略的想法。實際上,直到真正開始寫作的時候作者才會確切地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麼。如果不清楚應該如何動筆,不要氣餒。確切的詞語甚至句子在這個階段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開始動筆——從某處寫起。

  不要期望初稿能一蹴而就,這可能需要一星期或更長的準備時間。為了使寫作任務不那麼艱鉅,開始先少寫一些,例如:寫一個只有一段的簡短介紹,將構想寫在紙上或存入電腦以備未來之用,此時不用寫得太具體,它應該包括所有能想到的和想表達的內容。在以後的集中撰寫階段,可以檢查、重新思考和調整文章內容,添加更多新的思想或同事的建議。

  撰寫初稿時最重要的是一鼓作氣。不要擔心任何寫作原則或其他規則,所有字詞句段都可以後再進行修改。不要擔心代詞是否清楚,有無正確使用平行結構,或者段落順序是否正確,等等,只要一直寫下去即可,修改時再處理這些問題。

  三、收集、組織和研讀文獻

  科技論文的寫作需要參考文獻。由於大量信息的不斷更新,加之多學科的交叉,通覽專業領域內所有相關文獻幾乎是不可能的,這需要投入大量時間來搜索、閱讀和充分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可通過閱讀綜述性文章或與同事及導師討論的方式,以獲取有關引言和討論部分的想法。

  本領域高水平文獻是寫作成功論文的絕好範本,應仔細研讀這些文獻,注意措詞、術語,特別是可以用在自己寫作中的標準詞語。

  從一開始就整理好文獻和抽印本,用EndNote或ReferenceManager收集整理文獻。這些電腦程序可以幫作者節約大量時間,省去後續的煩惱,尤其是需要改換文獻格式時。

  四、數據、資料的統計學處理

  1.資料的表達與描述:用 x±s表達近似服從正態分佈的定量資料、用M(QR)表達呈偏態分佈的定量資料;用統計表時,要合理安排縱橫標目,並將數據的含義表達清楚;用統計圖時,所用統計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相匹配,並使數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學原則;用相對數時,分母不宜小於20,要注意區分百分率與百分比。

  2.統計分析方法的選擇:對於定量資料,應根據所採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對於定性資料,應根據所採用的設計類型、定性變量的性質和頻數所具備的條件以及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χ2檢驗。對於迴歸分析,應結合專業知識和散佈圖,選用合適的迴歸類型,不應盲目套用簡單直線迴歸分析,對具有重複實驗數據的迴歸分析資料,不應簡單化處理;對於多因素、多指標資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礎上,儘可能運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以便對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繫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釋和評價。

  3.統計結果的解釋和表達:當P<0.05(或P<0.01)時,應說對比組之間的差異具有顯著性(或非常顯著性)的意義,而不應說對比組之間具有顯著性(或非常顯著性)的差別;應寫明所用統計分析方法的具體名稱(如: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兩因素析因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多個均數之間兩兩比較的q檢驗等),統計量的具體值(如:t=3.45,χ2=4.68,F=6.79等),應儘可能給出具體的P值(如:P=0.0238);當涉及到總體參數(如總體均數、總體率等)時,在給出顯著性檢驗結果的同時,再給出95%置信區間。

  在撰寫初稿的時候,以上的四個內容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只有注意這些SCI論文的後期潤色修改才不會存在過多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