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老照片,恍然如夢,2000年已是20年前,圖4誰還記得


那年,收割機和農用機械化設備還沒有普及。小麥是靠手割的,割完還要壓、揚、曬。雖然辛苦,卻苦中有樂。

那年,人力車在農村還隨處可見。這種被稱為地排車的載具承載了多少人的童年。

那年,豐收時一家人會齊聚一塊空曠的場地,收拾用汗水灌溉出來的果實。懂事的小孩子會挎著籃子去地裡或路上撿一些被遺棄的麥穗。

那年,多少小夥伴捂著耳朵擠著眼,在等那“嘭”的一聲。

那年,樸實的人們總是留下差的,上繳好的。

那年,一頭老黃牛不只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更是一戶家庭的一員。

那年,還沒有電水壺,用煤爐做飯、燒水還能取暖,烤上幾個饅頭和紅薯,便是一個冬天。

那年,宣傳標語還是一成不變。雖然單調,卻承載了一個時代的記憶。

那年,已經上映兩年的還珠格格依然大火,課桌上、歌詞本上貼滿了小燕子的貼畫,甚至家裡的掛曆都是小燕子。

那年,他被很多人懷疑是騙子,多年後人們才發現,不知不覺中這個人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那年,兩位老師一部《鐘點工》讓“馬甲”這個梗火到現在。

那年,無數的高樓大廈還在建設中,人們滿懷著憧憬步入千禧年。

那年,天空蔚藍,無數年輕人奔赴大城市,開始了奮鬥和漂泊。

那年,農村具有典型的農村特色。哪怕只是一個小角落,看一眼,都有一種家鄉的感覺。

那年,我們懷著期盼迎接千禧年。那些年,我們望著天空,期待著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