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你知道嗎?新冠病毒爆發最密集的地方,不是武漢。

是在一艘豪華郵輪上。

現在,它成了舉世皆知的“恐怖郵輪”。

1月20日,三千多人登上這艘世界頂級的豪華遊輪,期待安享一次美好旅行。

卻不想,其中一位80歲的香港老爺爺感染了新冠肺炎。

這位老人,改變了郵輪的命運。

截至2月23日,這艘船至少有691人被傳染新冠病毒,3人去世。

過程驚心動魄,堪比電影大片。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0 1

這艘名為“鑽石公主號”的郵輪,高達18層,船上有14家餐廳,多家風格不同的酒吧,24小時提供美味佳餚,還有4個游泳池、可容納700多人的公主劇院,以及溫泉、夜總會、豪華賭場、藝術畫廊、健身中心、SPA、圖書館……

總之,吃喝玩樂,一應俱全,項目多到玩不過來。

而這次旅行的開頭,也如預期般美好。

三千多名乘客在船上看海、讀書、喝酒、跳舞、健身……盡享愜意好時光。

沒有人知道,災難已悄然而至。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一位香港老人,之前去過深圳,上船時已經有些咳嗽。

但當時誰也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他1月20日上船,在和其他乘客一起度過了5天好時光後,在香港下了船。

1月30日,老人開始發燒。

2月1日,他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

而當時,鑽石公主號的旅程還沒有結束。

得知老人確診時,船上共有3711人,來自日本、美國、英國、中國等56個國家和地區。

其中中國人有311名,大部分來自香港。


確診消息傳來,郵輪開始採取防疫措施,並在兩天後,停泊在了日本橫濱。

船方通過閉路電視輕描淡寫地播出了這一消息,而乘客也都沒怎麼重視。

2月4日——船方通報疫情的第二天,郵輪餐廳依然人滿為患,幾乎沒有人戴口罩。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2月4日,船上的餐廳


只是隨後,噩夢開始了。

0 2

2月5日,船上有10人確診新冠肺炎。

日本政府決定:郵輪不許靠岸,禁止任何人私自下船,船上所有人就地隔離14天。

船方隨之發佈消息:所有乘客不準離開房間,正式開始封船海上隔離。

之後,新冠病毒感染乘客的人數開始迅速增長,數字一天比一天驚悚。

  • 第一天,確診10人。
  • 第二天,確診人數達20人。
  • 第三天, 61人。
  • 第六天, 135人
  • 第十五天,634人。
  • ……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人們漸漸意識到:

之前的十幾天裡,大家在船上吃飯、跳舞、游泳、桑拿……的同時,病毒也正大肆在郵輪的各個角落瘋狂蔓延。

細思極恐。

而隨後的兩個星期隔離期,對船上的人更是一場磨難。

郵輪旅行雖然售價昂貴,一個人要1.6萬至8.8萬人民幣。

但很多人傾盡積蓄買來的,只是一個無窗房間,大小隻有3×5米。

關上門,就是一個密封箱。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被通知不準離開房間後,乘客們就像被鎖進了集裝箱,沒有風,沒有光,只有漫漫黑夜和渾濁的空氣。不看時間的話,連白天夜晚都不知道。

這些密閉空間完全依靠中央空調通風。而如果採用內循環系統的話,空氣就是在各個房間裡流通,這無疑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一個老人說:“我們像被囚禁的犯人一樣。一天24小時都不能開門,除非有人敲門來送食物。”

熙熙攘攘的自助餐廳沒了,取而代之的是隔著手套從房門遞過來的冷冰飯菜。

而除了身體被“囚禁”,還有更多精神上的折磨。

他們不知道船上有多少人感染了,也不知道下一個會不會就是自己。

附近房間的人在痛苦地咳嗽。

有的女人一哭就是好幾個小時……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74歲的英國爺爺大衛,本來是為了慶祝結婚50週年,和妻子來旅行的,卻不想遭遇了這樣的噩夢。

他每天一起床就打開手機,拼命地刷媒體的報道,祈禱新確診的數字能降下來一點。

可是每一天都在上升。

他每天都在網上直播船上的情況。

2月5日中午11:50,他還沒吃上早餐。他們老兩口已經超過14小時沒有食物了。

“我是糖尿病患者,如果再不吃東西,我真的會昏迷!”他說。

這位爺爺和妻子最後也被證實確診感染了。他們的孩子在接受採訪時說“給父母打電話時,聽到父親在嘔吐。不過他可能是因為驚嚇而不是病症。”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船上還有很多需要長期服藥的人,有些是心臟病患者,隨時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而船上藥物嚴重不足。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一位乘客拿著寫有“藥物不足”的日本國旗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乘客用日本國旗和床單製作求援信號

有乘客說,他的妻子已經被確診,但沒人給他們共用的房間消過毒,而他還要繼續住下去。他相信自己被感染,只是時間問題。

還有,已經發燒的船員,依然和其他船員坐在一起吃飯,也仍然與沒有任何症狀的同伴共住一個房間。

而這些船員還要負責其他乘客的生活……

日本傳染病學教授巖田健太郎曾經去了一趟郵輪,回來後直言:“現場完全混亂”,“沒有專業的感染控制專家,只有官僚們在做完全外行的工作”,“違反了所有的感染控制原則”。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他說自己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知道怎麼保護自己,所以去前並無恐懼,但他沒想到船上是此番景象,這讓他“從心底裡感到害怕”。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75歲的美國作家,乘客蓋伊對CNN說,豪華郵輪成了一個“被汙染的監獄”。“我們在自己的房間裡不安全,很容易感染。”“我不想被裝在骨灰盒裡回家”。

不安的情緒在迅速瀰漫,人們紛紛要求“登陸”、“回家”。

2月10日,160名印度船員們在網上聯名懇請印度政府“救救我們!至少讓健康的人先下船。”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美國的一對新婚夫婦,本來是攢了兩年的錢,想來一次美好的蜜月之旅,卻沒想到登上了恐怖郵輪。

妻子甚至在視頻裡直接喊話特朗普:“特朗普,救救我們!”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但美國政府的態度是:贊成日本的措施,認為在船上隔離14天是最佳方法。

0 3

終於,隔離期結束。

2月19日,所有檢測呈陰性者開始上岸。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韓國、中國等派出包機撤僑。

此時,船上已經有634人確診感染,被安置在了日本各地的醫院。

2月23日,日本方面證實,船上乘客的確診人數已經達到691人,3名乘客死亡,都是年逾8旬的老人。

匪夷所思的是,日本沒有對下船乘客採取任何隔離措施。

船上的日本人下來後,戴個口罩就分頭回家了。

還有人直接跑到壽司店大吃了一頓。

而這些人,很可能是沒檢測出來的潛在感染者(事實上,一位坐公交車回了家的女乘客,後來就被發現是感染者)。

日本這迷之操作也是這讓很多中國網友看不懂,紛紛感嘆“日本政府心也真大”。

但願,這些迴歸人群的乘客,帶來的不是另一場噩夢。

0 4

其實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郵輪不適合隔離。

一位加拿大微生物學家說,“從病毒學家的角度來看,載有大量人員的郵輪更像是一個‘病毒培養皿’。”

另一位美國流行病學專家也表示:在郵輪這樣的封閉空間裡,人們密集居住,傳染病很容易在人群中散播。

是的。其實就算我們普通人,也能第一時間想到,應該讓人們上岸,把確診和疑似的人送去醫院隔離,其他人在醫院附近酒店隔離。

日本政府當然也想,但他們實在是心有餘力不足。

在剛開始隔離的日子裡,日本政府就開始對船上的人進行病毒檢查。

但進度非常慢。

最初的3天,只查了一百多人。

日本民眾呼籲儘快完成所有人的檢測。官方回應說:“可以理解這一擔憂”,但“無法應對數千人的需求量,目前情況下有些難辦”。

而讓這些人都下船隔離,對日本來說就更加難辦。

據介紹,目前整個日本專門為治療傳染病所配備的病床只有不到1900張,而且分佈在全國各地。

關鍵是這些病床也都有日常病人,不可能全空著。

所以,一下子空降幾千個“潛在患者”,日本實在無能為力。

還有一個因素。

這艘“鑽石公主號”其實所有權是美國的,但經營權歸屬英國,船長也是英國人。

它只是從日本出發,船上有一千多位日本乘客。

嚴格意義講,這艘船對日本來說,是“外國船隻”,日本其實沒有義務接納並照顧這些外國船隻上的乘員,他們接管了這個燙手山芋,只是“在盡人道主義義務”。

另一方面,如果讓船上所有乘客下船,無疑會大大增加本地人感染的風險。

日本經濟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下滑,如果疫情在日本國內蔓延,不但可能影響到東京奧運會的舉行,更會使日本面臨5年來的首次經濟衰退。

而這艘船出事以來,上船的日本檢疫人員和接診的醫護人員都陸續受到感染。

所以,兩害相權取其輕,日本選擇了保護“外面的人”,而不是“船上的人”。

而船上的3700人,某種意義上,就成了犧牲品。

當然,日本不是唯一被詬病的國家。

作為“鑽石公主”號註冊國的英國,自郵輪出事以來一直默不作聲,受到了日本媒體和船上英國人的雙重批評,有英國乘客說“感覺我們被遺棄了”“從未感到我的國家如此不愛我”。

更可笑的是,倫敦市長候選人竟然表示“如果日本不能舉辦奧運會,倫敦可以接手”。

這讓日本網友很生氣,直言:郵輪的事不出力,現在對奧運會說三道四,請先把郵輪弄回去吧!

還有美國。

最初船上乘客發出求助後,美國疾控中心給出的聲明是:“留在您的房間是減少感染風險的最安全選擇。”

直到9天后,郵輪內部的環境不斷惡化,美國政府才決定撤僑。但這遲到的決定令一些美國乘客感到憤怒,他們認為,“美國撤僑不是因為對東京失去了信心,而是隔離期快結束了。”

0 5

其實,就在“鑽石公主號”淪為噩夢之前,還有一艘郵輪——歌詩達賽琳娜號,也出現了類似情況。

只不過,這艘船停靠的是中國天津,而結局,截然不同。

郵輪上有近五千名乘客和船員,其中一百多名是湖北籍。

1月25日凌晨1點,“歌詩達賽琳娜號”向天津方面報告,船上發現15例發熱病例。

4小時後,天津方面緊急派人登船,分兩組對全體乘客進行體溫檢測,並更新了發熱病例數量:17例。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中午12點,這17例病人的檢測樣本由直升機送往上海檢測,測試結果為陰性。天津方面開始組織乘客下船。

晚上8點30分,被組織得井井有條的乘客開始有序下船。

晚上10點30分,乘客全部下船,各自疏散,湖北籍乘客單獨妥善安置。

一共不到24小時,處理得利利索索。

也因為處理得太利索,所以這件事沒什麼人知道。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政府的應急處理能力,決定了船上乘客的命運。

這裡不得不感慨一句。

雖然這次病毒源起武漢,早期當地也出現了很多不當做法。

但國家介入後,確實有很多驚人之舉。

中國體量大,實力強,人民也聽話。

10天建起一座火神山醫院,12天一座雷神山,3天兩個方艙醫院。

一個月之內,超過4萬醫生馳援湖北。10億撥款分分鐘到。

的的確確是體現了大國優勢。

反觀日本,安置一艘郵輪的人都異常艱難。

據說之所以乘客下船後都各回各家,也是因為政府很難徵集到上千人的酒店隔離這些人,而且隔離的費用,對政府財政也是很大負擔。

再說新加坡。

雖然出現了89例感染者,但新加坡政府一直不提倡國民戴口罩,被稱為“佛系抗疫”。

原因很無奈:沒有那麼多口罩。

新加坡是小國,口罩基本依賴進口。

而全世界的口罩,一半是中國產的,中國現在自己都不夠用。其他國家為了應對疫情,也都限制出口了。

新加坡現在僅有的一點點庫存,必須預留給醫護人員。

所以……

為了安撫人心,李顯龍自己在看望確診病人時,都沒有戴口罩,也是蠻拼的。

武漢之外的另一場疫情集發地,正在牽動世界的神經


這次疫情,讓人看明白了很多事。

比如,我們以前一直為中國是超級大國而驕傲。

而“超級大國”到底有什麼好?這次就看出來了。

第一是底子厚。遇到這麼大的困難,經濟和物資都可以扛得住。

第二是人多力量大。只要舉國之力調動起來了,救助一個一千萬人口的城市,完全不成問題。

就像一個大戶人家,沒事則已,一旦出事,兄弟姐妹姑姑舅舅都伸一把手,什麼困難也能扛過來。

疫情之初,武漢的確是出了些問題,這些事有待解決。

但中國後面的表現,不管是經濟實力、組織動員能力,還是民族向心力,方方面面真的都非常贊,也是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無可比擬的。

原來“超級大國”,真的可以給人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