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

驪山一個風景俊秀,歷史悠久,文化厚蘊聖地,今天小編就帶您走進那美麗的故事。驪山一個驪山是我國古今馳名的風景遊覽勝地,因系西周時驪戎國國地,因此稱為驪山,唐時臨潼名昭應、會昌,驪山又曾因此改名為昭應山、會昌山。


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

位於西安臨潼區城南,屬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靠著兵馬俑博物館,最高峰九龍頂海拔 1301.9米。

周秦漢唐以來,這裡一直是皇家園林地,離宮別墅眾多。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東西綿亙25公里,南北寬約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長青,壯麗翠秀,似一匹青蒼的驪駒而得名。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海拔1302米,是燕山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帶內的一個孤立的地壘式斷塊山。

驪山山青水秀,歷史文化厚重,今天小編帶你聽聽驪山的故事。

驪山是華清宮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山上文物勝蹟眾多、自然景觀秀麗,遍佈著烽火臺、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諫亭、上善湖、七夕橋、尚德苑、遇仙橋、三元洞等眾多著名景點。周、秦、漢、唐以來,這裡一直作為皇家園林地,離宮別墅眾多。上古時期,女媧在這裡“煉石補天”;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秦始皇將他的陵寢建在驪山腳下,留下了聞名世界的秦兵馬俑軍陣;盛唐時,唐玄宗與楊貴妃在此演繹了一場悽美的愛情故事;現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也發生於驪山之上。驪山是中華民族歷史前進的見證。

驪山由來的傳說

相傳在很早的時候,有一天,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間只聽得轟隆隆一陣巨響,天的一角塌了下來, 日月星辰也都失去了光亮,使得好好的一個人間,一下子變成了晝夜難分、混混濁濁的一片。天火燒著了所有的山林村舍,一些毒蛇猛獸也都乘機跑了出來,到處殘害生靈,人們遭受到一場嚴重的災難。當時有一位神通廣大的女神驪山老母,見此情景,就想拯救這些受難的人們,便不顧一切離開天宮來到了人間。她首先施展法力,端來了東海的水,澆滅了大地上的火。可是由於天的一角塌了下來,使天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風雨雪電便從這個窟窿裡不斷地襲擊著人們, 怎麼辦呢?後來她想出了個煉石補天的辦法。可是這又得多少石子呀!她跟前有兩個女兒都很聰明能幹,也都很有一些法力,她們聽說母親到了人間,也追了下來,一同幫著母親,

四方奔波,從大江大河裡揀來了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彩色石子,放在驪山這個地方煉了起來。火光燒紅了天,燒紅了地,這些火光後來被日月星辰吸收去了,才使得日月星辰又恢復了光亮。這樣一直煉了七七四十九天,把所有的石子都都煉成了石漿,他們又把煉好的石漿取出來,擀成一個又一個薄薄的石餅,然後再趁熱一片一片地補到天上去。這樣來來回回的奔波多費事呀!聰明機智的小女兒,為了爭取時間和減輕母親和姐姐的勞累,就把自己變成一匹美麗的飛馬。這樣一來,就方便得多了,她可以馱著母親和姐姐,把擀好的石餅飛快地補到天上去。一片、兩片,不知道來回奔跑了多少次,也不知道補了多少片,直到把煉好了的石漿都擀完了,補完了,才算把天補住了,使天又變得和原來一樣好看。這時她們的心裡好像吃了蜂蜜一樣高興,就隨便躺了下來,準備歇息一會兒,這一歇息就都睡著了,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當她們醒過來時, 向四周一看,只見大地上白茫茫一片,什麼也分辨不清楚,不由得吃了一驚。原來她們把天並沒有完全補好,還有一些縫子。

這些紛紛揚揚的雪花,就從那些破縫子裡鑽了出來,撒向人間,覆蓋了大地。一急之下,她們便就地挖起一把把的雪來,攥成雪球,又騎著飛馬,向著破了的縫子,使勁的扔去,一些破縫子便被堵住。了。她們不斷地擦著,扔著,又費了好大的力量,總算把天補好了。經過這樣幾次緊張的奮戰,她們確實太勞累,便又倒下來睡著了,這一回就睡得更香甜了。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突然她們又被一陣巨大的怪叫聲驚醒了,急忙睜眼一看,只見遍地洪水滔天,一些森林樹木衝倒了,一些房舍被淹沒了,人們都變成了魚蝦海物,這時候水借風力,風助水威,發出了陣陣怪叫聲。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由於天的一角塌了下來,把地的一角也給塌壞了。她們補好了天,卻沒有補地,地下的水,便從這些塌壞了的地方湧了上來,橫衝著大地,水勢越來越大。這時有一個兇猛的黑龍也跑了出來,推波助瀾,行兇作惡,趁著水勢,在水裡追食著人們。她們便又和這個黑龍展開了搏鬥,由水裡一直打到天上,又由天上打到水裡,後來女神又遣來了一些天兵天將才把這個黑龍降服了。降服了黑龍以後,這個勇敢的飛馬,便又在水裡尋找著人們,把僅剩下來的一些人,又一個一個馱到高埠的地方,給他們找來東西吃。接著她們又把煉石子剩下來的灰燼,一掬一掬的向著地上塌了的地方填去。填呀,填呀,灰燼填完了,而地卻仍然沒有填起。這可怎麼辦呢?她們就按照原來補天的辦法,又從江河裡揀來了五色石子,仍放在原來這個地方煉了起來,又煉了七七四十九天,把石子都煉成了石漿,又照樣一塊一塊地擀成石餅,然後由飛馬馱著,又一片一片趁熱飛快地補到地上去。

可是這一次,因為揀的石子少了一些,把煉好的石漿擀完補完,地仍然沒有補好,水仍然不斷地向上湧著。這時候大女兒一急之下,就把身子躺了下去,化成一條長堤,才擋住了洪水,使得大地又恢復了平靜。飛馬看見姐姐躺了下去,還以為是姐姐疲勞過度歇息了。這時,她確實也有些太累了,便也躺在驪山這個地方歇息起來,這一歇息就又睡著了。女神知道女兒太疲勞了,想要叫她多歇息一會兒,但又不願意去叫醒她。可誰知這個飛馬醒來以後,睜眼向四面一看卻只見大地上山清水秀, 花紅柳綠,風和日麗,燕語鶯鳴,一派美麗景象,便有了留戀之心,再也不願意回到天官去了,就一直躺在這裡,凝神注視著大地,天長日久,就化成一座大山。這個飛馬長得特別俊秀美麗,人們都很喜歡她,都親暱地叫她“驪馬”,所以,以後人們把座山也就叫做驪山了。

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

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
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
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
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
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
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
美麗西安--驪山裡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