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達集團:多拳出擊、組合發力、全力衝擊新目標

位於威海臨港區的威達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精密夾具類產品生產基地。2月10號全面復工以來,威達三大業務版塊以及全部生產車間,迅速搶抓產能恢復的“黃金期”,全方位按下產能提升的“快進鍵”。

威達集團:多拳出擊、組合發力、全力衝擊新目標

鑽夾頭,是威達集團響噹噹的拳頭產品,產銷量連續20年全球第一。眼下,威達9號車間裡,一條條全自動生產線和組裝線正馬力全開。機器轟鳴聲中,一個個鑽夾頭產品正如“流水”般產出,等待它們的,是威達供應商名單上的博世、TTI等世界500強巨頭。

為了保障產能達到最大化,從全面復工的第一天開始,生產計劃部的主管畢銘超,每時每刻都在緊盯生產計劃表。

威達集團:多拳出擊、組合發力、全力衝擊新目標

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計劃部主管 畢銘超:“這是當前我們的一個生產計劃表...我們10車間一共是16條線,整個16條線已經全部是滿負荷在運轉,一直我們排到了下下星期,全部攥在了手上,還有十幾萬訂單還正在處於一個待排產的狀態。”

面對供不應求的市場訂單,當前,威達一邊加大產能、積極消化,一邊加快智能製造腳步,鞏固產業鏈高端。

針對全球高端客戶對高檔產品的需求,眼下,威達6號車間正在為美國頂級電動工具品牌Milwaukee改造配備全新的高檔生產線。為了爭取提前向客戶供貨,從年前到現在,6名高級工程師一直在加班加點,不間斷地進行自動化改造作業。

威達集團:多拳出擊、組合發力、全力衝擊新目標

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六車間主任 蘇德光:“Milwaukee的生產線它的產品屬於世界頂級的...3月中旬就能改造完成,應該在4月份我們開始批量供貨。”

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楊桂軍:“在疫情期間,實際上對我們來說是個危機,也是一個機遇,因為畢竟通過自動化改造,我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了,我在行業當中的競爭優勢應該是擴大了...市場份額也是擴大的。”

今年,威達集團制定了更高的衝擊新目標任務。然而,想要把目標照進現實,光靠鑽夾頭的“單打獨鬥”還不夠,迫切需要挖掘出更多的新動能。

威達集團:多拳出擊、組合發力、全力衝擊新目標

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楊桂軍:“這些都是我們原來的主業鑽夾頭,各類各樣的鑽夾頭,這是我們原來的主業。那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利用我們現在的技術團隊,新對生產線進行擴張,外延,所以我們就形成了很多這種產品,就是類似的配件類產品,這些產品,附加值也很高,市場上量也不少。”

“龍頭”產品不斷創新求強,“龍身”配件產品也要密切協同。對此,威達拿出企業近兩成的生產力,生產鑽夾頭的各類延伸配件產品。

威達集團:多拳出擊、組合發力、全力衝擊新目標

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楊桂軍:“比方說電動工具原來是打孔,打孔的話現在需要翻過來打,翻過來打的話,就會需要一個轉角,這個就是轉角器。你拿著這樣打的話,他就可以這樣打,90度的一個打孔,還有各種各樣的形狀的、不同的需求,那我們就根據這個研發出來了,然後在客戶的使用過程中,這些也都是他的痛點和他的需求。”

客戶的痛點和需求,就是發展上的空間和增量。就在這兩天,威達又接到了世界500強——馬來西亞博世的一批轉角器訂單。為了能夠研發出更多像這樣的新產品,疫情期間,威達40多人的技術團隊一直沒有鬆懈。

威達集團:多拳出擊、組合發力、全力衝擊新目標

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運營經理 劉敬忠:“現在我們大的客戶,都主動地來尋求非鑽夾頭類的產品,需求是越來越大的。”

多拳出擊,組合發力,對於衝擊新目標,威達當前信心十足。這份信心,不僅來自於穩中有升的訂單,還有政府部門的及時“撐腰”。送防疫物資、送政策支持,臨港區的一項項暖心舉措為企業創新發展打下了“強心劑”。據瞭解,威達在越南新建的海外工廠今年也將正式投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