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寶雞一模作文詳解


2020 年寶雞一模作文詳解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快意自然,知 行合一。”研學旅行逐漸成為中小學教育的 一道風景。但在某校組織高二暑期赴省外進 行山水研學之旅時,遭到了“冷遇”。“馬 上高三了,出去耽誤學習。”“從來沒有獨 自外出過,誰能照顧我?”“去省外,又這 麼多天,怕家長擔心。”“打開網絡觀天下, 何必勞費身心?”…… 面對各種不同的理由,你會做出怎樣的回 應?請結合材料內容,以“高二年級學生會” 的名義,寫一篇“告高二年級全體同學書”, 體現你的認識、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 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 800 字。 命題說明:本題來自 2020 年寶雞市高考模擬 檢測(一)。

【命題方向】

實踐創新:問題解決

科學精神:理性思維、勇於探究

學會學習:樂學善學、勤於反思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

【審題】 限制性:

1. 真實情境的限制。本題所設置的情境為, 某校為高二學生組織暑期山水研學之旅,卻 遭到了“冷遇”。學生的理由是,怕耽誤學 習;擔心沒人照顧;怕家長擔心;網絡觀天 下,不必勞費身心……這是考生寫作的出發 點,考生要針對這些理由做出相應的回應。

2. 典型任務的限制。材料要求考生以“高二 年級學生會”的名義,寫一篇“告高二年級 全體同學書”,體現自己的認識、思考和解 決問題的策略”。 “以‘高二年級學生會’的名義”表明書寫 者是一個團體,讀者是高二年級全體學生, 因此應該寫成公告的形式,不能寫成個人私 信,語言風格要體現公文的特點,以分析、 議論為主,不能過於抒情,不能整段列舉名 人事例。 “告高二年級全體同學書”為應用文,“書” 即為“書信”,格式上要符合一般書信的形 式:稱謂、問候語、正文、署名、日期。特 別是日期,根據材料中“暑假”這一信息, 不能寫成考試當天,而應寫為 7 月份暑假前 夕。“體現你的認識、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即寫作時除了要圍繞已發生的學生不願研學 這一事件發表見解外,還必須提出解決問題 的策略,讓學生同意並樂於參加此次研學活 動。

3.價值判斷的限制。寫作必須在認可學校組 織山水研學之旅的前提下進行,不能將觀點 定為取消研學活動。此外,寫作要圍繞材料, 針對學生對於山水研學之旅的四種認識展開 分析,並一一作出回應。

開放性:

1. 題目具有開放性。題目既可以是題幹中給 定的“告高二年級全體同學書”,又可以以 寫作內容的主旨命題,如體現獨立自主、親 自實踐、知行合一等,最好是用觀點做正標 題,將“告高二年級全體同學書”作為副標 題。

2. 立意具有開放性。根據材料中的“讀萬卷 書,行萬里路”“快意自然,知行合一”這 一表述,既可以從個人素質的發展、人才培 養的方向立意,也可以從學習知識的多種途 徑方面立意,還可以從實踐的重要性方面立 意,總之,要強調山水研學之旅的意義和必 要性及安全等方面的周密安排。

3. 聯想和思考是開放的。題目所給材料貼近 考生實際,現場感強,甚至有的考生真實遇 到過,由此引發的聯想和思考是開放的,考 生有話可說。考生可以結合材料所給信息, 並聯系現實與自身實際展開行文,引用相關 素材進行論證,開放性較強。

【解題】 這是一篇任務驅動型作文。命題材料針對目 前在中小學中較為流行的研學旅行與即將進 入緊張備考的準高三學生身上,使得“行’ 與“學”形成尖銳的矛盾。準高三學生以各 種理由反對山水研學之旅,寫作任務為“以 ‘高二年級學生會的名義’,寫一篇‘告高 二年級全體同學書’”,這一任務體現對考 生能力和素養的考查,突出目前高考語文試 題重視情境化設計的發展趨勢。“體現你的 認識、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題目通過 創設一個相對真實的場景和比較明確的問 題,要求考生通過寫作提出解決問題的想法 和方案,在說理中體現出情感的生髮和價值 的判斷。寫作的針對性和對象感較強,避免 了套作和宿構,發揮了試題引導寫作任務的功能。

【參考立意】 切題立意:

1. 山水研學,知行合一。

2. 於研學中尋真知。

3. 盡吾志也去研學。

4. 邁出研學第一步。

5. 絕知研學要躬行。

6. 於研學磨鍊中彰顯風華。

7.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偏題立意:

1. 準高三拒絕旅行。(觀點完全背離材料)

2. 談實踐、自立、樂於吃苦、網絡的利與弊 等。(套作、宿構)

3. 遊 XX 有感。(文體理解錯誤)

【範文展示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告高二全體同學書

親愛的高二全體同學: 大家好! 對於學校組織暑期赴省外研學之旅,我 們聽到了很多不同的聲音:有擔心學習的, 有擔心安全的,有擔心沒人照顧的。但我想 說,我們即將成年,成年人需要獨立解決許 多事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我們 踏上研學之旅,為成年獻禮。

我們高二學生會認為,此次研學活動有 以下意義:

第一,放鬆身心。高三期間的假期少之 又少,但學習壓力很大,因此這次活動的主 要目的是放鬆身心,為更好地迎接高三充實 而緊張的學習生活做準備。第二,感悟生活。 山水研學並不是遊山玩水,而是于山水之中 親自感悟生活,這種感悟是課堂學習所不能 達到的。第三,增長見識。目前同學們普遍感覺學習壓力大、學業負擔重,但眼界過小, 僅僅停留在一方教室。網絡或許能遍觀天下 事,但絕沒有自己親身經歷印象深刻。第四, 獨立自主。步入高三也意味著即將成年,但 不少同學在生活方面自理能力不足,過分依 賴於父母,可謂“一心只讀聖賢書”,而這 次研學無疑是一個好機會,可以鍛鍊自己的 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第五,增進友誼。外 出研學一起聊生活、聊興趣、聊學習,更能 增加同學之間的友誼,增強班級凝聚力。“讀 萬卷書,行萬里路。”學校要教會我們的並 不只有知識,更有那種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 的信心與毅力。第六,開闊眼界。有的同學 會說,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為何不坐在家 中打開網絡遍觀天下呢?網絡上想看什麼就 有什麼,但你也只能是眼觀而不能身臨,你 和自然美景之間永遠隔著屏幕。要知道眼界 決定了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大小,領略過世間 萬物的多彩之後,我們才能更好地領悟蘇軾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人生感 慨。

研學與讀書一樣,終其一生,我們都在 路上。

山水研學之旅是校方站在多個角度為我 們策劃的,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針 對

學們提出的各種問題,我們做出了以下 回應:

第一研學過程中,我們會有專門的老 師,就歷史、文化等進行講解,並不會耽誤 大家的學習。第二,隨行會有男女生活指導 老師各一名,照顧大家的日常生活。第三, 可攜帶移動設備,同學們每天都能及時與 家長聯繫,不會讓家長擔心。帶隊老師也會 將每天的行程做記錄,及時與家長遠程溝通。 對於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參加研學山水活動 的同學,請及時向班主任請假。

總而言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過的書是知識,走過的路是經歷。研學之 旅即將開啟,成年舞臺開始搭建,我們需要 的是鼓起勇氣,接受挑戰,為 18 歲成人禮獻 禮——通過研學之旅,成就精彩人生。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本次旅行中找到自 己心中的那片淨土。 祝大家學業有成,旅行順利!

高二級學生會 2019 年 7 月 12 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