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因為疫情,口罩這種不起眼的物品一夜之間成了全國人民的剛需品,而提到口罩品牌,很多人第一個或唯一能說得上名字的大概就是 3M 了。

但深入瞭解後才知道,口罩只是3M公司的副業,只是它龐大帝國的冰山一角,小到可能連財報都不會提到的業務,這個擁有百年曆史的企業涉獵範圍極廣。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一百多年的時間裡,3M研發了近7萬種產品,涉及家庭辦公、醫療用品、商業清潔、安全防護、電子通訊等眾多領域。除了我們熟知的防霧霾口罩,像思高百潔布、高曼無痕掛鉤、Post-it報事貼等知名產品也都出自該公司,其產品和技術早已經融入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去。

如今,3M已經是一個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分支機構,產品遠銷全球各地,年營業額超過300億美元的世界500強企業。那麼,它又是如何從一個小作坊變為一個商業巨頭的呢?

始於錯誤---五個小夥伴的發財夢

可以說,3M 的歷史是從另一個M──Mistake 開始的。3M公司初創於1902年,即我國的清光緒二十八年,在一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中橫跨了風起雲湧的20世紀,見證了美國和世界的近代工業史。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1902年,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雙港市的5個年輕人決定合夥投資開一家公司。他們有廚師、醫生、鐵道管理人員,還有一位肉鋪老闆,這個奇特的商業組合起初只是為了開採剛玉,是一種硬度僅次鑽石的自然物質,於是就成立了一家採礦公司,並取名為明尼蘇達礦業和製造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由於首字母都是M,該公司就來也就被簡稱為3M。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 3M 成立時的辦公室,現在已改成博物館。

然而老天和他們開了個玩笑,3M 找到的根本不是剛玉,而是毫無商業價值的斜長巖,3M 股權也變得一文不值。用作家弗吉尼亞─哈克在3M 傳記的話來說,那時候3M 的股票是酒吧最便宜的交易物,「2 股換一小杯威士忌!」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開外掛的發明史--小發明帶來大生意

用3M自己的說法是,每人起床後在3米內一定能看到它的產品:膠帶、報事貼、無痕掛鉤、百潔布、拖把…而就是這些看似無足輕重的小玩意,讓3M公司走向了輝煌。

走投無路的3M 決定轉行,既然找不到製作砂紙的材料,那就自己做砂紙吧。在開始的幾年間,3M公司的經營可謂岌岌可危,不僅沒有盈利,反而欠了很多的外債。 公司從麥克奈特的加入後開始好轉。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1907年,威廉·麥克奈特以助理薄記員的身份加入3M公司,他看到了公司糟糕的財務狀況後,向經理提出了降低成本的想法並受到了賞識,遂被提升為會計師。在其帶領下,3M在1914年創立了第一個實驗室,並在同年推出了第一個獨家產品——Three-M-ite研磨砂布。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Three-M-ite研磨砂布

1914年歐洲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軍事用車的生產量激增,3M公司的Three-M-ite研磨砂布由於在切割金屬上擁有的優越性能,而被軍隊大量採購。3M公司也因為這筆戰爭財而第一次扭虧為盈。

在盈利之後,3M公司立刻便成立了質量實驗室,開發新產品並對產品進行質量檢測。對產品質量的嚴格把控和創新思想,對3M公司的長盛不衰以致成為百年老店至關重要。

1920年,已經小有起色的3M公司收到了一份訂單,對方不是要其公司的砂布而是礦砂樣品,這引起了麥克奈特的關注。麥克奈特和這位名叫奧基的人見了面,發現他發明了一種可以讓工人們在使用時擺脫灰塵困擾的乾溼兩用砂紙。麥克奈特看到了新的商機,於是就買下了奧基的專利,這也成了3M公司歷史第一個拳頭產品,3M從此名聲大振。經過不斷創新和改進,3M 總算把砂紙生意做起來了,並在1921 年推出革命性的防水砂紙Wetordry,就此點亮了技能樹。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防水砂紙Wetordry

▲ 世界上首張防水研磨砂紙Wetordry™

1925年,3M公司一名叫理查·德魯的員工去一家汽車製造廠做業務。在工廠裡他聽到了工人對噴漆時用於遮擋的膠帶的種種抱怨,於是開始私下獨自專研,發明了一種名叫「Scotch」的隔離膠帶,這成了3M第二款里程碑式的產品,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之後,理查·德魯又以此為基礎,發明了家喻戶曉的世界性產品─「玻璃紙+粘膠」的Scotch透明膠帶。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 Scotch 解決了雙色調油漆噴塗的棘手問題。

1930年,3M公司的工程師利用此前生產磨砂紙的粘合技術,開發出了一種由幾乎無色的油、樹脂和橡膠混合物製作的堅韌、防水並且透明的Scotch膠帶,也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款透明膠帶。3M 正式進入黏合劑行業,有了透明膠、雙面膠等產品。

而恰逢此時,美國的經濟陷入了大蕭條之中,人們無力消費,只能購買Scotch膠帶修補家中的物品。家庭主婦用Scotch膠帶封蓋罐裝牛奶,男人們用Scotch膠帶修補書籍、窗簾,甚至是衣物,銀行也用Scotch膠帶來修復紙幣。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就這樣,大蕭條時期的3M公司靠著透明膠帶貢獻的收入,不但沒有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反而將營收規模擴大了3倍。在後來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3M公司生產的各種膠帶還用來封裝彈藥箱,生產飛機、船隻和坦克,其開發的止血繃帶更是重要的戰略物資。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為了配合美國政府的戰爭需求,3M公司在二戰期間共研發了100多種人工橡膠粘合劑,員工數量從1939年的3000人增長至1945年的7000人,並且員工的工資由戰時生產委員會直接發放,第二筆戰爭財讓3M公司一飛沖天。

「除了上帝,什麼都做」

二戰結束後,3M公司意識到了戰時生產模式不再適用於企業未來的發展,選擇在1946年在紐交所上市,所募集到的資金用於豐富產品結構。3M在紐交所上市的時候,有人問3M總裁,以後3M公司啥打算,沒想到3M這家公司戰略及其的清晰,總裁說了一句話就是,我們不挑,啥賺錢我們幹啥。

今天的3M 擁有不只膠帶和口罩,業務更涉足健康護理、運輸、電子等。3M 的業務範圍到底有多廣?有人如此總結:「除了上帝,什麼都做。」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1939年發明了,世界第一塊交通反光標識

3M公司又接連開發出了更多新產品,比如40年代發明的用於高速公路標識的Scotchlite反光膜,50年代發明的錄音磁帶和錄影帶,60年代的幹銀式膠捲、無碳紙、投影系統等。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1947年,發明了世界第一盤錄音磁帶

此後,3M公司陸續開發了裝飾膠帶、手術床單、彩印紙、錄影帶等產品,還進入了建築材料、工業材料等領域。1967年,3M公司利用無紡布和靜電纖維濾棉的熱成型加工方法,開始生產防塵口罩。

1969年,3M公司生產的Fluorel彈性體被用於登月計劃。自此,3M公司不斷向多領域進軍,先後進入了保健品、醫療、牙科、製藥等領域,已經成長為工業領域的巨無霸企業。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 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用的合成橡膠鞋底,也是出自3M公司

到了80年代初,3M又一款顛覆性的產品出世了,那就是聞名於世的Post-it報事貼,這個看著幾乎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東西,成了一個劃時代的品牌。它改變了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方式,使生活和工作變得更輕鬆,更有趣。一經問世,Post-it就暢銷全球,給3M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3M早已深深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甚至有網友將其稱為是一家,「除了上帝,什麼都能造」的公司。

1.工業領域--VHB™膠帶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3M的膠帶可不是,咱平時做手工的那種膠帶,把它稱之為一項「黑科技」也不為過。這個帶有高強度的,丙烯酸泡棉雙面膠可以粘結各種材料。包括鋁、鋼、玻璃、塑料,以及塗漆和粉末塗層表面,為生活中你能想象到的任何事物提供靈活的粘接解決方案。

比如這座來自美國洛杉磯的沃爾特·迪斯尼音樂廳,因其奇特的建築設計和金屬片狀屋頂而聞名。但卻少有人知道這座音樂廳的屋頂上,並沒有用到螺釘、鉚釘和使用焊接,建築大師弗蘭克·蓋裡使用的正是3M VHB™膠帶,對重達145磅的板材進行了粘接。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2.電子&醫療領域

PELTOR™環境聲電子耳塞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3M這款降噪耳塞能夠及時降低突發的脈衝或高強度聲音,在潛在噪聲危害的環境中幫助保護使用者的聽力。而產品的環境聲音功能電路在把高強度噪聲控制在82dB的同時,能幫助人在嘈雜的環境中集中精力,隨時與身邊的同事及時溝通而無需取下護聽器,同時雙耳的立體聲還能幫助佩戴者,準確判斷各種提示聲、警報信號,以及靠近的車輛等的方位。

Littmann®3200型電子聽診器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3MLittmann®作為聽診器領域中50年來的經典品牌,專注於聽診器技術創新並以其卓越品質聞名全球。這款3200型聽診器帶有高精度聲音傳感器,聲音被傳感器收集後經由聽診管以自然方式傳送入耳道,還能自動消除85%的環境噪音。可以用音量調節按鈕放大聲音最大可放大至24倍。

3.汽車領域

在汽車上,3M也有不少絕妙產品,車蠟、遮光罩、隔熱膜以及燃油寶、玻璃水等簡直無所不能。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4.軍工裝備

3M甚至在軍工類也有研發產品,比如像特種部隊常需戴著的防彈頭盔。3M的防彈頭盔採用,輕巧的材料和專業工藝,可提供多種防護措施,包括手槍子彈、鈍器撞擊,炸彈碎裂和精選小武器彈丸,適用於各種危險環境。

在3M的美國官網還有專門為士兵設計的防彈衣、通訊工具以及防護眼鏡等在重量,舒適性和抵抗各種威脅方面達到平衡。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永無止境的創新之路——15%規則

多年來,3M憑藉著成千上萬的發明構築起了一家龐大的大公司。據統計,平均每兩天就會開發出3種新產品,並保證可靠的產品品質。作為一家多樣化的科技公司,其小發明無處不在,甚至在iPhone手機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100多年的來,3M公司共開發了近7萬種產品,擁有了10萬項專利,相當於平均每天研發1.7個新產品。在普華永道評選的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名單中,3M公司自2010年至2016年一直位於前六,是少有的創新能力能跟新興科技企業媲美的傳統制造業公司。3M公司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提著名的「15%規則」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1948年,時任3M公司總裁的WilliamL.Mcknight推出了具有開創意義的”15%規則“,即允許每一名技術人員可以用15% 的工作時間按照個人興趣去“幹私活”,不管這些東西是否與公司有關、是否有利於公司,並且成立了新產品部門和產品製造實驗室鼓勵公司的研發。

這一規定也進一步推動了 3M 的創新氛圍,最早用於反光交通標誌的反光材料 Scotchlite、Scotchgard 織物保護劑、 Post it 便利貼等如今隨處可見的產品都是靈光乍現或實驗意外的產物。

「15%規則」給3M帶來了巨大的回報。除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營業收入,還讓公司招來了大批有創意有思想的員工,加強了3M作為「創新公司」的品牌建設。

15%原則3M的創新精神還讓多家公司直接效仿,谷歌就是這條法則最忠實的擁躉,在谷歌,工程師把20% 的工作時間用來做自己的項目,並以此而成為高端人才的寵兒。從管理學的角度而言,這種暫時性的業績背離更好地體現了管理的藝術,其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影響意義非凡。

關於3M防霧霾口罩

既然很多人認識3M都是源自於口罩,我們就說一下3M公司與口罩的淵源。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數萬種產品中,3M口罩能在中國如此火爆,實在是有些尷尬。每逢霧霾季節,人們臉上捂的那個並不太好看的「呼吸器」,其實很多都出自於3M公司。

追溯歷史,3M的個人安全防護產品已有40多年的時間。其生產製造口罩的初衷其實是職業防護,幫助採礦、冶煉或爐窯等工人應對苛刻的工作環境挑戰,為勞動者在不同條件下的有效防護和舒適效果。

早先,在有粉塵或有毒氣體環境中工作的人是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久而久之就會容易生病。18世紀末,開始有人設計用來防塵的口罩,而真正現代意義上的防塵口罩使用的是無紡布材料,則起源於60至70年代的美國。

1967年,3M公司基於無紡布和靜電纖維濾棉的專有技術,開始設計和生產防塵口罩,經過近50年的發展,其已發展成為品種豐富、樣式多變、功能齊全的安全防護產品。

如今,3M防顆粒物口罩產品線已經十分全面,不僅提供不同認證類別和級別的產品,還有多種帶有額外功能的產品,如帶有3M專利冷流呼氣閥的口罩、帶異味減除功能的口罩、帶阻燃性能的口罩等等。在霧霾極為嚴重的北京,3M更是一直被人們當做一家「口罩公司」。

當然,能靠一件件小玩意把生意做得如此巨大的,也僅此3M一家,這也難怪它能成為眾多企業紛紛效仿的典範了。


靠口罩走紅的3M公司,竟市值千億,網友:除了上帝沒啥它不敢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