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陽光,宅家的日子也是一片藍天

一場面目猙獰的疫情撲面而來,為了有效地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短短几天內,中國有數不勝數的人變成了“宅男宅女”,對於那些平時很少呆在家裡的人來說,時間會顯得難以打發,甚至心情會變的糟糕。在這種時刻,一定要把心態調整好,特別要學會自找樂趣。

這些天,一直窩在家裡的我就是這樣找樂子的:

首先我想到了我家複式樓上面的陽臺,陽臺上有幾塊小小的菜地。多年來,由於忙於工作,我極少去侍弄,都是妻子一人打理,現在我有足夠的時間親近它了。

心中有陽光,宅家的日子也是一片藍天

我在自家陽臺上侍弄菜地

望著眼前綠油油的白菜、青菜、芹菜、大蒜、芹菜、小蔥......我撫摸著這些嫩綠的葉子,望著日光融融的天空,真的好享受!

心中有陽光,宅家的日子也是一片藍天

眨眼間,妻子便摘好了一簍子菜蔬

我想起了放在櫃子裡一摞摞的紙質影集,那是我多年前受雜誌社邀請參加在全國各地舉行的創作筆會留下的照片,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不少照片後面都藏著一個有趣的故事,現在翻閱起來,細細回味,樂趣多多,一個上午或下午,時間不知不覺就溜過去了。

心中有陽光,宅家的日子也是一片藍天

筆者在泰山之巔觀日出

我會玩不少樂器,二胡和小提琴是我的主打,還教了不少學生。以前除了教學,幾乎沒有什麼空餘時間給自己“充電”,現在有了大把的時間,可以靜下心來練習小提琴和二胡那些高難度的練習曲、獨奏曲。我發現,在練習時只要全身心投入,便能物我相忘,達到一種琴人合一的境界。練琴之餘,我還可以通過視頻指點學生們在家裡練琴,時間也是過得飛快的喲。


心中有陽光,宅家的日子也是一片藍天

筆者在個人專場音樂會上演奏

待在家裡的日子裡,我常常會拿出整個下午的時間來讀書,年輕時讀小說是一種鑽研,細細琢磨作者如何提煉素材,如何表現生活的真實,如何謀篇佈局,如何塑造好人物,如何寫出深度?那個累呀!現在也許是年紀大了,也許是面對疫情,對生命、對人生有了更透徹的感悟,我覺得閱讀本身就是一種樂趣,隨著作家的筆觸去體驗人生,是件更有意思的事。


心中有陽光,宅家的日子也是一片藍天

筆者日前正在閱讀陳彥先生榮獲茅盾文學獎的鴻篇鉅製《主角》

我家住6樓,我的老父親住2樓,恰好是一碗湯不會涼的距離。以前我雖然每天都會下樓去看望他幾次,大都是打個招呼問問他吃了飯沒有就又上樓幹我的活去了。現在不能出門時間就多了,可以坐下來與他好好聊聊天。我突然發現,跟父親聊天是件很有意思的事,聽了老父親那些封存了的往事,能令我對人生有著更深更多元的理解。

我可以靜下心來聆聽父親拉拉二胡,偶爾點撥一兩句,他會像個小孩子似的聽話;他在兒女面前從來沒有開口唱過歌,昨天在我的慫恿下,他竟然拿起話筒唱起了卡拉OK。


心中有陽光,宅家的日子也是一片藍天

98歲高齡的老父親在客廳裡唱卡拉OK

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兩個女兒都不在家,大女兒在樟樹市市監局工作,為防控疫情,和他的同事們天天奮戰在街頭,渴了,喝幾口礦泉水;餓了,泡一包方便麵。小女兒是個音樂教師,一放寒假就去了雲南西盟一個偏遠的少數民族小山村,準備到那裡搞些支教公益活動,由於疫情防控的原因,不能如願,只好暫時客居他鄉了。子女在外,父母總是有太多的牽掛。於是在微信家人群裡互通信息也成了我們夫婦一件主要的事情,問幾句冷暖,多幾句叮嚀,有點冷寂的家裡便多了幾分溫馨。


心中有陽光,宅家的日子也是一片藍天

奮戰在防控疫情工作中的大女兒

說實在話,整天窩在家裡不出門是有點不爽,可是想想那麼多沒日沒夜戰鬥在防疫第一線的各條戰線的工作人員,我們真的該知足了,如果沒有他們的守護,那該是多麼恐怖的事!我們安安心心待在家裡,就是不給國家添亂,就是在為戰勝疫情出力。

只要心中有陽光,宅家也是一片藍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