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女性揭開了深海的祕密


在20世紀30年代一次破紀錄的探險中,一隊女性探險隊員為定義海洋科學做出了巨大貢獻。圖:Else Bostelmann以其精湛的畫技成功還原了那些我們之前從未見過的深海生物。圖:一條海鰻捕獲了另一條魚。繪圖:ELSE BOSTELMAN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1930年,水下探險家William Beebe和Otis Barton進入深海潛水球中,之後被下放到了百慕大附近的大西洋中。這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載人深海探險,很快就成了國際新聞。圖:William Beebe(左)在談到他與Otis Barton(右)的水下探險時寫道:“潛到水下400多米的地方時,我們發現了一個人類眼中完全陌生的世界,這裡的風景非常奇特。”照片來源:WILLIAM BEEB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Beebe在1931年的《國家地理》故事中寫道,他們看到的生命世界“就像火星或金星一樣充滿著未知”。他補充說,現代海洋學對深海的瞭解還很少,就好像一名研究非洲動物的學生一直埋頭研究齧齒動物,他不知道野外還有大象和獅子在遊蕩。圖:一條無尾鰻魚在猩紅色的箭蟲中間游泳。繪圖:ELSE BOSTELMAN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水面之上,一群女科學家團隊要負責這個新裝置的順利運行。實驗室助理Jocelyn Crane Griffin在甲板上幫助辨認海洋生物。負責電話通信的是Gloria Hollister Anable,她是野生動物保護協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熱帶研究部的首席技術助理,該協會贊助了這次行動。圖:蝦和魚在大西洋的深水中游弋。繪圖: ELSE BOSTELMAN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1950年,Beebe買下了特立尼達島叢林裡的一所老房子,並創建了一個蝴蝶研究站。 Griffin也加入了這個團隊,目的是記錄和研究蝴蝶的“私生活”,她在1957年為《國家地理》雜誌撰寫的一篇文章中寫道。“我們不僅要為昆蟲提供舒適的家和美味的食物,還有合適的伴侶和育兒室。圖:劍齒蝰魚正在攻擊小翻車魨。繪圖: ELSE BOSTELMAN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20世紀30年代,在一個名為“深海潛水球”的潛水裝置中,人們進行了最為大膽的載人深海探險嘗試。圖為技術人員Gloria Hollister Anable在船抵達百慕大聖喬治後對探險球進行檢查。當探險隊員們潛到水下時, Anable負責與他們保持聯繫。攝影:JOHN TEE-VA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在水下數百米處,William Beebe通過電話向Gloria Hollister Anable描述了他看到的情景(Anable位於照片右側,圖中是百慕大的深海潛水球總部)。在船上, Jocelyn Crane Griffin(中間)幫助辨認海洋生物。後來, Else Bostelmann (站在門旁邊)繪製了這些奇異生物的圖像。攝影:JOHN TEE-VA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現在,國家地理總部大廳裡就擺放著一個深海潛水球的複製品。90多年前,第一個深海潛水球建成,至今仍在激發著探險家們的想象力。圖:甲板上,Gloria Hollister Anable 正在與潛入水下的“深海潛水球”聯繫。當連接被中斷時,她無法判斷是靜電干擾還是致命意外。照片來源:WILLIAM BEEB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