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西籍企業家秦升益:點“砂”成金


嶽西籍企業家秦升益:點“砂”成金

他似乎練就了“點砂成金”的本事,將沙變成了精密鑄造材料,變成了油田“增產劑”,變成了新型建材,並由此開創出一個新興產業——工業型砂產業……北京仁創科技集團董事長秦升益,這個從嶽西大山裡走出來的企業家,30多年來沉浸在廣闊的“砂世界”中,致力於砂中掘金,造福人類。

妙手點“砂”成金

1961年,秦升益出生於嶽西縣響腸鎮的一個農民家庭。1984年,他結束中專學業,被分配到濟南鑄造機械研究所。初出茅廬的秦升益被分配進了鑄造車間,從事抬鐵水、造鑄型、澆鑄件、清鑄件等繁重的體力勞動。

上世紀80年代的我國鑄造業十分落後,國內企業為了生產合格的鑄造零部件,不僅是設備和工藝需要從國外引進,就連鑄件模具的原料——砂子,都需要從國外進口。當時進口的原料砂名為鋯砂,產自澳洲,價格高達每噸七八千元。秦升益就琢磨了:中國的沙漠浩瀚無垠,那裡的石英砂能不能代替鋯砂呢?“當時一噸進口的鋯英砂要7000元,而內蒙古荒漠上的石英砂一噸只要10元。一旦成功,可為國家節約大量資金。”秦升益說。

然而當他把利用業餘時間嘔心瀝血編寫的立項申請提交單位時,卻遭受了當頭一瓢冷水。立項申請被駁回,理由簡單而荒唐:就連技術先進的美國都沒有研發出鋯砂的替代品,何況遠遠落後的中國。

秦升益回憶這段往事時說:“我就不相信因為美國人做不到,我們就必定做不到。”沒能立項,實驗照做,秦升益積攢自己微薄的工資,買來定量的原料和簡易的設備,利用業餘時間,在職工宿舍裡炒起了沙子。沒有專業的加溫設備,用烤箱代替;沒有專門的原料容器,用醫院的搪瓷托盤代替;沒有足夠的理論指導,把借來的《化工大辭典》當作枕頭……

就是這樣的付出,就是這樣的堅韌,3年時間,6000次實驗,9000公斤沙子,秦升益終於成功了,他為自己的產品取名“耐高溫覆膜砂”。從此,這種廉價、無汙染、可重複利用、儲量豐富的砂子代替了昂貴且有放射性危害的鋯砂。

耐高溫覆膜砂得到原機電部專家的高度評價:“填補了一項國際製造業的空白”,鮮花和掌聲也接踵而至——1990年,29歲的秦升益榮獲原機電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1年憑藉“殼型鑄造用耐高溫覆膜砂”技術獲國家發明獎;1993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獎,教授級工程師稱號。

打造“砂的王國”

秦升益在砂子裡掘到人生第一桶金後,便與砂子結下了不解之緣。1993年,秦升益懷揣籌借的3.5萬元錢,隻身來到北京,創立了北京市長城鑄造新技術開發公司,即仁創科技集團的前身——三間平房,一口大鍋,便是公司的雛形。

在耐高溫覆膜砂的光環下,秦升益並沒有迷失。他看到了汽車增長帶來的石油需求,於是開始在石油開採領域尋找突破口。

當時原油開採面臨著一個世界性難題——油水分離。油和水共生在地下幾千米深的岩石裡,開採時需要打出一道地縫。為防止打出的地縫“癒合”,需要用高強度的材料進行支撐。國際上的先進做法是將陶土燒製成陶粒,通過高壓輸送到地縫裡。這種技術,儘管有增產效果,但含水率高的問題一直難以解決。秦升益通過三年時間艱苦的努力,研發出可替代陶粒且透油不透水的“孚盛砂”,大大提高了石油開採率。

在他的帶領下,仁創集團不斷加大研發力度,科研成果不斷增加,產品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用砂製成的硅砂濾水磚,鋪進了中南海,鋪進了科技部,鋪進了水立方,鋪進了世博園;沙漠中的風積沙加工成透氣不滲水能呼吸的生態保水產品,為沙漠變糧田與現代都市高效節水農業,提供了系統解決方案。

30多年來,秦升益專業致力於砂產業開發,遍及“以砂精鑄、以砂增油、以砂治水、以砂建築、以砂治沙、以砂興農、以砂興藝”七大領域,開創出一個以用砂為標誌的工業型戰略性新興產業。

回鄉精準扶貧

秦升益的家鄉嶽西地處大別山深處,是革命老區,也是國家級貧困縣。秦升益說,多年來,他一直期盼著回報家鄉嶽西。當前,在中央精準扶貧的指引下,嶽西的脫貧攻堅工作正處於關鍵時期,回鄉投資帶動家鄉人民脫貧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秦升益結合嶽西當地的區位環境和文化特色,充分發揮仁創公司的資金、技術、人才等綜合優勢,進行城鎮、鄉村汙水處理以及小區排水系統的改建,協調利用嶽西縣舊城改造等機會,接洽縣城、鎮、鄉排水系統建設、汙水處理、山塘改造、河道治理和“一砂一世界”特色小鎮建設等項目。同時,仁創公司將下屬的仁創生態環保科技公司總部搬遷至嶽西縣,投資建設集研發、生產、應用、服務於一體的仁創科技產業園,組建“仁創科技精準扶貧工作隊”,積極推進產業扶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