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大銀幕上那些閃光的女性角色

又是一年三八婦女節。

盤點大銀幕上那些閃光的女性角色

人類電影百年,出現了數不清的女性角色,這些光輝的身影就是現實世界中傑出女性的代表。

奧黛麗·赫本應該中國人最熟知的外國女演員,簡直就是優雅知性女性的代名詞。

盤點大銀幕上那些閃光的女性角色

《羅馬假日》裡的她應該是本色演出,甜美可愛的公主形象深入人心,這麼多年過去了,說起銀幕上的公主形象我還是首推赫本。

晚年的赫本,致力於慈善事業,她的身影有了歲月的痕跡,不過也有了隱隱閃爍的光芒。

斯人已逝,光影永存,婦女節值得紀念赫本。

說起赫本,自然也不能說說和她同時代的巨星女演員瑪麗蓮·夢露,大家有沒有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年輕時喜歡赫本,成熟一點了則更加喜歡夢露。

盤點大銀幕上那些閃光的女性角色

夢露最經典的造型,應該是電影《七年之癢》裡,那張在地鐵口被風吹起來的裙襬。

夢露絕不僅僅是利用自身女性魅力的花瓶演員,她也有經典之作和經典角色,這就是著名的喜劇電影《熱情似火》。

盤點大銀幕上那些閃光的女性角色

電影中的夢露身材依然火辣,但是卻在性感的外表之下有著純真的心靈,聲音輕輕柔柔。

用一句,“it’s me”,留下經典之聲。

現實中的夢露所說沒有赫本那麼具有仙氣,但是仍然有很多當代女性學習的地方,比如好讀書

夢露還不是好讀書,應該是痴愛讀書,好像是要用讀書在這個亂七八糟的世界裡表明自己的心意。

歐美電影裡還有一部分女性率性而為,特立獨行,是自由的化身,在某些特定的歷史時期,這些角色應該是多多少少影響銀幕前的女性。

戈達爾的電影《精疲力盡》裡,女主有點自由散漫的感覺,似乎什麼都可以無所謂,反正就是想跟著自己的混混男友。

盤點大銀幕上那些閃光的女性角色

《雌雄大盜》裡的女主,實現了女生嫁給街頭混混,然後一起浪跡天涯的叛逆理想。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女權意識更加強烈,一些關於女性的電影,乾脆開始弱化男性角色。

經典女性主義電影《末路狂花》裡,兩位女主說走就走,一路上遇到的全是垃圾男人,上去直接就是幹倒在地。

東方文化之下的電影裡,女性更多的是堅韌的品質,風雨不動安如山,擦乾眼淚繼續幹。

盤點大銀幕上那些閃光的女性角色

許鞍華的電影《女人四十》和《桃姐》裡,女性角色具有典型的東方女性形象,為了家庭什麼都不能犧牲,更不要說受點生活中的委屈。

韓國電影裡塑造了兩位奮起反抗的女性,《金福南殺人事件》裡女主被全家男人強姦,如牲口一般對待,於是拿起了刀,走出了自己的路。

《親切的金子》亦如是。

盤點大銀幕上那些閃光的女性角色

日本電影裡的女性更多的是勵志和溫情,《百元之戀》裡安藤櫻飾演了一位宅女廢柴,32歲了就知道天天宅在家打遊戲,最後通過打拳贏得了人生。

是枝裕和的電影《海街日記》裡,鎌倉四姐妹美好動人,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但是仔細想想,她們都是默默承受風雨的人,尤其綾瀨遙飾演的大姐。

說了這麼多,從我的私心出發,還是想再說說,另一位經典的女性角色,這就是徐克導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的十三姨。

盤點大銀幕上那些閃光的女性角色

十三姨這個角色,雖說只是一個配角,身上也沒有多大的光輝事蹟,但是我個人卻非常非常喜歡。

她身上有傳統女性的溫婉可人卻又不依附男人,有現代女性的獨立自主卻又懂得尊重男人,最重要的是漂亮到驚為天人。

如果非要選出中國電影裡的最佳女性角色。

我站十三姨一票。

最後,祝各位女同胞節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