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你好,鄧麗君!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你好,鄧麗君!

鄧麗君,華語樂壇上最璀璨的一顆明星。

14歲,她發行了第一張唱片。

15歲,她在臺北各大音樂場所登臺演唱,創造了連續數月滿場的紀錄。

16歲,她被新加坡總統夫人邀請去新加坡做慈善義演。

20歲,她第二度當選“香港十大最受歡迎歌星。

21歲,她剛去日本發展,單曲就打破了寶麗多唱片公司的銷量紀錄 。

25歲,香港首屆“金唱片獎”、臺灣的最佳女歌手獎、日本的正頑張中賞等等,她已經拿到手軟。

30歲不到,鄧麗君就拿到了一個歌手能達到的最高成就,實現了“哪裡有中國人,哪裡就有鄧麗君的歌聲”的盛況。

33歲時,鄧麗君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世界七大女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歡迎女歌星”,她是唯一同時榮獲這兩項殊榮的亞洲歌手。

她是在美國林肯中心獻唱的首位華人,在拉斯維加斯凱撒皇宮舉行首位個人演唱會的東方女歌手,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演唱會的首位女歌手,就連臺灣首檔藝人專題節目,也是鄧麗君。

鄧麗君是中國流行音樂界的里程碑,是眾多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經典。

人民網評價鄧麗君“是一位歌者,也是一個文化符號”。

鄧麗君的音樂是對中華民族音樂的一種新的詮釋,她的歌曲用一種文化形態影響了一代人的生活。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曲中思念今猶在,不見當年夢中人。

但願還能再入夢,夢裡相思纏綿情。

纏綿繾綣心頭熾,曲終人散早成空。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你好,鄧麗君!


《月亮代表我的心》

這首歌的創作頗具戲劇性。1973年,在美國波士頓讀書的曲作者翁清溪帶著自己創作的一些曲子回到臺灣,他找到了作詞家孫儀,挑選出自我感覺不錯的曲子,請孫儀填詞,其中並沒有《月亮代表我的心》。但孫儀卻在翁清溪挑選剩下的的作品中發現了這首曲子,哼唱了一下並決定留下填詞。歌詞寫好後,決定讓當年紅極一時的麗歌唱片臺柱歌星陳芬蘭演唱。同時,麗歌的另一位歌手劉冠霖也喜歡這首歌,並將這首歌作為唱片的主打歌。雖然劉冠霖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比陳芬蘭的版本出版時間略早,但由於陳芬蘭是最早拿到這首歌曲的,所以陳芬蘭被認為是這首歌的原唱歌手。

上世紀70年代,正在新加坡巡演的鄧麗君偶然發現了這首歌,聽過後覺得很適合自己,如獲至寶。但她不知道作者是誰,把《月亮代表我的心》誤當作南洋那邊的曲子帶回國內重新演繹,收錄於1977年發行的國語專輯《島國之情歌第四集 香港之戀》中,雖然未作為專輯主打歌曲,卻在專輯發行後一舉而紅,成為華人世界家喻戶曉的經典名曲和海外傳唱最廣的中文歌曲。

一般來說,由於先入為主的原因,聽歌總是喜歡聽原唱版本,原唱情結讓我們很難接受翻唱版本。但是你找來陳芬蘭和鄧麗君演唱的版本一比較,很明顯就可以感覺到意境、韻味和演唱技巧的完全不同,鄧麗君版本情感投入,吐字清晰,略帶磁性的聲音,更如小情侶在說著悄悄情話,溫馨浪漫,讓人沉醉其中難以忘懷。歌曲看似簡單,但配合歌詞、曲調鄧麗君的演繹自然流暢、抒情溫婉,字字句句都是經典的鄧式小調唱腔,讓人如飲甘醇回味無窮。她的聲音傳達出了這首情歌最精髓的東西,安靜細膩如柔柔月光曖人心懷。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你好,鄧麗君!


《甜蜜蜜》

1979年,鄧麗君將酒窩裡的甜蜜唱得甜到天際。

《甜蜜蜜》的歌詞是一生創作了3000多首歌詞的詞壇泰斗莊奴先生的得意之作,莊奴先生稱這首歌詞只用了五分鐘便創作出來,完全是憑藉他對鄧麗君聲音的印象度身定造即興寫出。

說這首《甜蜜蜜》就不能不提這部同名電影。朦朧的愛情文藝片是最能扣人心絃的。故事從1986年開始敘述一直說到1995年,歷經滄桑的張曼玉和黎明兜兜轉轉,終於因為那首鄧麗君的老調情歌《甜蜜蜜》再次邂逅於異鄉的街頭。當那熟悉的旋律在耳邊響起時,那不經意間轉身,四目悄然相接時,時間彷彿凝滯,一切亦真亦幻,恍如隔世,在歌聲響起的一瞬間,觀眾都淚流滿面。電影《甜蜜蜜》裡,這首歌曲成為愛情發展的座標。

唱這首歌的時候,鄧麗君26歲,沉浸在和成龍的那一段感情中。兩個人在他鄉遇故知的惺惺相惜中擦出愛情的火花,然後又在一年的相背而行中分道揚鑣……

我們並不知道當鄧麗君唱著這首《甜蜜蜜》時,心裡有著什麼樣的五味雜陳,可是聽到那種好像帶著微笑的歌聲時,心尖上總會盪漾出一陣酥麻的甜蜜。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你好,鄧麗君!


《小城故事》

是鄧麗君的成名曲。1979年,同名電影還讓成龍的太太林鳳嬌圓了金馬影后夢。影片講述了一個有著濃郁鄉土氣息的。動人愛情故事。

歌曲由莊奴填詞、湯尼譜曲。和鄧麗君的很多歌詞一樣,這首歌的歌詞是既不能多一字也不能再少一字,真是巧奪天工。鄧麗君用歌聲描繪出一座安寧詳和的小城,如詩如歌也如畫,還有一份讓人格外有安全感的真實和慵懶在裡面,偷得浮生半日閒,讓人無限嚮往。聽到這優美的旋律,一幅小橋流水的畫面躍然紙上,小城便成為最有故事的地方。最經典的是小城鎮那種小國寡民的狀態:老式的家庭小作坊,泛灰的牆壁,廟宇的飛簷,四合小院,搖晃的馬燈,空氣裡瀰漫著木香。

一座小城,一門精細手藝,一份淡淡的愛情,一輩子的時光就這樣悠閒地過去。走進時空的深處,天長地久海枯石爛只是把平淡均勻地分散在每個晝夜。

錢鍾書先生曾經把婚姻比作圍城,圍城便有了一種讓人感到窒息的苦悶氣氛。但,小城是活的,有暗香浮動,有小橋流水和鳥語花香,甚至還有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在不斷演繹。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你好,鄧麗君!


《夜來香》

這首歌本是由李香蘭所唱,在當時被認為是日本侵略者麻醉佔領區國民的歌曲之一,故被歸為“靡靡之音”。這首歌也一度將李香蘭的藝術生涯推向了巔峰。在李香蘭首唱之後幾十年的歲月裡,她所賦予這首歌曲的影響力已經逐漸消褪,儘管也有層出不窮的歌手不時的翻唱,但沒有一個人的翻唱能超越當年的李香蘭,直到鄧麗君再度演繹了這首歌曲,使其再度傳遍中華大地,傳遍全世界,是鄧麗君使《夜來香》這首歌曲煥發了第二春,賦予了它新的生命,而且這次是永生!

在央視《一百年的歌聲》專題節目中,黎錦光的兒子在談到父親時曾說:“我說你說看看,你的《夜來香》,有五六十個人翻唱,原唱當然是李香蘭了,我說究竟誰唱得最好,這一點是黎錦光親口跟我說的,他說是鄧麗君唱得最好。”

“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惟唱聲”,這就是鄧麗君這位“古人”最與眾不同的地方。鄧麗君的歌聲是可以唱入人心扉的,輕輕地墜落在你的心坎,緩緩地撥動著你的心絃,暖暖地撫慰著你的心靈,引起聽眾無限的共鳴。其實她的歌曲又怎一情字了得,在她歌聲中有詩情、有畫意,她唱的風、花、雪、月可以讓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引領你進入真、善、美的境界,而這種境界的美使得她由歌手最終成長為歌唱藝術大師之一,也最終奠定了她在華語歌壇空前的地位。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你好,鄧麗君!


《我只在乎你》

這首震撼世界的歌曲,堪稱鄧氏歌曲經典中的經典。詞曲配合天衣無縫,無懈可擊,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可以說用任何筆墨來形容都不為過分。鄧麗君生前也曾表示自己唱過的無數歌曲中,最鍾愛這一首。

《我只在乎你》原本是1986年鄧麗君在日本發行的單曲《任時光從身邊流逝》。10月以該曲獲得日本作曲大賞冠軍。12月蟬聯全日本有線放送大賞及日本有線放送大賞雙冠軍,創下日本歌壇歷史紀錄,直至今日無人能超越,即使紅透亞洲的濱崎步也自愧不如。也正是這首歌曲將鄧麗君推上日本藝能界事業巔峰,贏得日本歌壇不朽地位。1987年,鄧麗君請著名詞作者慎芝女士為該曲填詞,中文歌曲《我只在乎你》橫空出世,一時之間,風靡亞洲地區。中文歌詞和日文歌詞的意思雖然差不多,卻更琅琅上口。

這首穿透時空的歌曲,總能深深地溫暖和打動人心,讓所有聽過的人都被這種醉人柔情所征服。任時光匆匆流去,記憶裡依然是那張甜美的笑臉和完美的歌喉。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的歌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