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與洛水在溫縣的東南方相遇。
當我們站在高聳的大堤上,便見清澈的洛水緩緩匯入裹挾著大量泥沙的黃河水,一清一濁,相融相生,形成了天然的太極陰陽圖,蔚為壯觀。
聞名世界的太極故里——陳家溝偏安此處,伏羲也曾在此演畫八卦。
河洛文化是溫縣的“根”文化。
抵達溫縣的黃河,在這裡,雖然沒有高山峻嶺相伴,但是從西至東貫穿溫縣全境的一道土嶺——清風嶺成了她最親密的夥伴。
這道嶺究竟存在了多少時間?溫縣諸多的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均集中在這道土嶺沿線,這裡深藏著這片土地的“根”文化。當我們隨手捧起一剖黃土,就能聞到歷史的芬芳,大將軍司馬懿就曾站在這道嶺上告慰鄉親、犒賞三軍。
溫縣人民從古至今都在感念這道土嶺。黃河在其南側,與邙山間來回翻滾。沁河在其北側,靜靜流淌,濟水環繞其間,無聲滋養。三條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化河在溫縣的東南端相遇,滋養出了中原地區最肥沃的土壤。
3000多年前,溫麥已是貢品,如今四大懷藥聞名於世,從這裡走出去的太極拳享譽全球,是展現人類文明的瑰寶。古溫更是人才輩出,誕生了卜子夏、司馬懿、李棠階、陳王廷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
黃河,來到溫縣,倒映著從清風嶺上折射而來的光芒,變成了溫潤如玉的君子,文武兼備,陣陣“君子之風”滲透古溫大地。
在溫縣縣城中央,有座聯珠臺。聯珠臺又名蘇苑(因蘇姓起源於此,建蘇國而得名),這裡曾是古溫縣城治所李城的重要區域。
聯珠臺是一座高聳的土堆,但實為清風嶺的一段。千百年來,聯珠臺被當地百姓冠以更多的人文色彩,一說內有“哼哈二將”,一說蘇妲己父兄為抵抗紂王由此發兵。歷史上,古溫曾在溫縣西南的上苑村、安樂寨村設城,後遷至李城,也就是現在的溫泉街道。而不論怎樣變遷,我們都不難發現,古溫城一直都是建在清風嶺上的一座城。
“我家就在清風嶺上住,攬盡黃河風光無限。”
從清代時期的《溫縣地方誌》上拍下來的地圖來看,那時的清風嶺熱鬧非凡,嶺上廟宇眾多,還有演武場等重要建築。初步統計了一下,發現目前溫縣國家級、省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多數集中在清風嶺沿線。
眺望黃河唱大歌,獨特的地理風貌積澱溫縣人文底蘊。
在溫縣武德鎮徐堡村,79歲的剪紙藝人王慶榮和侄媳婦張雙霞一邊沐浴著溫暖的陽光,一邊剪紙。這天,王慶榮剪了一隻蝴蝶,張雙霞剪了一個“福”字,爺倆其樂融融。剪紙,是黃河文化中的特色文化,沿黃一帶居民樂於將這種藝術形式融於生活。現在,剪了一輩子的王慶榮,把手藝傳給了村裡的晚輩們。
在溫縣嶽村街道三家莊村,83歲的老藝人原樹武喜歡唱老懷梆。1947年,三家莊村成立了懷梆業餘劇團,原樹武是聽著、唱著懷梆戲走過了大半輩子。如今,溫縣三家莊懷梆已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家莊懷梆劇團已有了4任團長,成員發展40餘人。用濃濃方言唱出來的老懷梆,體現著黃河岸邊百姓粗獷中又帶著細膩的人文情感。
在全國首個小麥博物館——溫縣小麥博物館,一句“世界小麥看中國,中國小麥看河南,河南小麥看溫縣”,道盡了溫縣種植小麥的悠久歷史,以及溫縣小麥的優良品質。
黃河文化的時代樂章在溫縣招賢鄉倉頭村鋪展開來。1999年,因為黃河小浪底工程,原址在洛陽市新安縣的倉頭村搬遷至溫縣,到如今已整整20年。20年來,倉頭村由山區貧困村變成了美麗鄉村,該村2000多名村民因為黃河有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
看剪紙、聽懷梆、聞麥香、走倉頭,眼前和諧的一幕幕,應歸功於黃河文化帶給我們的視聽盛宴。
新時代黃河歲歲安瀾,清風嶺上騰起縷縷炊煙。
文字:《焦作晚報》記者 王瑋萱
閱讀更多 溫縣發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