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學到老

“咬文嚼字”,“之乎者也”是諷刺、嘲弄,調侃那些不懂裝懂,自以為詩書滿腹,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人。

其實不懂並不可怕,其實不懂並不丟人。可怕,而且丟人現眼的是那些個不懂裝懂,還滔滔不絕評價他人,還用文縐縐的詞彙,來形容來彰顯自己的文學素質,見多識廣,博學多才,殊不知他們早以露怯,早已把人丟到姥姥家了。

活到老,學到老


不懂可以去問,不懂可以去學,沒有人會因此譏笑諷刺你。因為沒有那個人一生下來,就什麼都會,什麼都懂。如果什麼都懂,什麼都會!那不就是“哪吒”轉世投胎了嗎?我們平凡人不都是從咿呀學語,從摸爬滾打,從排排坐、吃果果開始學的嘛?所以我們都被成為凡夫俗子。

活到老,學到老


我姥姥的童年、花季、雨季,都在既貧窮又落後的舊中國度過。因此沒有機會讀書學文化。所以腦子裡都是些老思想老觀念,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老人,卻說了句在當今社會都很受用,都很有深度,很有理論的話:“活到老,學到老”。

活到老,學到老


這話的“深意”就是,每個人一生都要學習,一生都要讀書,一生都在積累知識、學問。每個人在茫茫世間行走一遭,都會盡自己所能收穫滿滿的精神財富,這份精神財富“取之不完,用之不竭”,這就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優勢所在。

活到老,學到老


“咬文嚼字”,“之乎者也”的樂趣,其實我也想嘗試一下,可我怕,我稍不留神把好文好字咬爛了嚼碎了。好文好字是用來閱讀和欣賞的,而不是相互用來吹噓和顯擺自己有多麼了不起的。

活到老,學到老


文字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當你靜下心讀一篇好文時,你會驚奇的感受到,文字的呼吸和文字的脈搏,在那很有力的跳動和喘息。當你痴迷於一首詩文時,當你被某段文字裡的“痴男信女”所感動時,你就會身輕如燕、你會很意外的看見文字裡的山青水秀,與恬淡感悟,你會身不由己的飄落於文字的懷裡,感受那字裡行間散發出陣陣人性的真善美,它還會和你說悄悄話,還會和你撒嬌呢!

活到老,學到老


文字本身是無色無味,更沒有生命體徵的。它之所以在閱讀者眼裡活了,有靈性了,有溫度了,那是讀者本性的真善美,和文字裡的真善美,相互碰撞、相互寬慰、相互對視起到了共鳴!所以文字活了,所以文字有了人一樣的靈性!人一樣的七情六慾!

秦英,女,網名,隱形的翅膀,新疆伊犁兵團人。患先天性成骨發育不全,俗稱“玻璃娃娃”。通過字典認識了不少字。被誤解,是令人最痛心疾首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