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最後悔的一件文物,15年翻了100倍,如今想買都買不到了

馬未都先生是中國當代著名的古董鑑賞家,相信只要是收藏愛好者,對他的名字肯定都不會陌生。馬未都先生在百家講壇《馬未都說收藏》這檔欄目中曾經給大家介紹了一種叫黃花梨的藏品,並由此引申說起了一件讓他終身後悔的往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黃花梨。黃花梨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雪梨、碭山梨並不是一回事,雖然黃花梨也有果實但是它的果實並不能食用,而且黃花梨比一般的梨樹要“高貴”許多。有多高貴?它和檀木同屬於我國的珍貴木材,而且生長期及其緩慢,因為黃花梨堅實的木質和美麗的花紋,所以它是製作高檔傢俱的最佳選擇。馬未都先生曾經說過 :“黃花梨註定只屬於富有的人”,這倒不是輕視其他人的意思,畢竟黃花梨的價格一斤可以高達上萬元,一般的家庭是不會選擇這種木材做傢俱的。


那麼馬未都和這種名貴木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竟讓他後悔至今呢?原來,早在1993年的時候,馬未都曾經和一塊長達4米的黃花梨條案失之交臂。那塊條案曾經被供奉於一座宗族祠堂裡,祠堂從明清之交時就存在了,這樣算起來那塊黃花梨條案最起碼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後來祠堂重建,那塊條案被有心之人以30 萬的價格買下,準備轉賣給馬未都。馬未都第一眼看到那塊黃花梨條案時,便離不開眼睛,不住讚歎。那個人知道馬未都愛收藏如命,便刻意提高了價格,獅子大開口,直接要價50萬元沒得商量。當時的馬未都一下子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錢,他希望用40萬就把這塊黃花梨條案帶回家,但是奈何對方無論如何都不同意降價。討價來,討價去,最後兩人不歡而散。就這樣馬未都和那塊條案擦肩而過。



15年之後,也就是2008年的時候,這塊黃花梨條案在一家拍賣行重現身影。15年之前,馬未都沒能買下它,15年之後也註定不可能屬於馬未都,因為那塊條案的最後成交價格是5千萬元人民幣,足足是原來的100倍!

馬未都心裡肯定後悔死了,如果當年能夠狠狠心把黃花梨買下來,到今天它的收藏價值一定是價值連城。雖然馬未都是個收藏家,但是他也有失誤的時候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