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盆景當業餘愛好,最終卻成盆景大師


他把盆景當業餘愛好,最終卻成盆景大師

李偉釗在修剪盆景

李偉釗的幼年時期主要在家鄉鶴山度過。李偉釗的父親是鶴山古勞鎮上升村人,上世紀三十年代陳濟棠主政廣東時期,在廣東省糧食局任職。1938年3月,李偉釗在廣州西關出生。同年10月,日軍入侵廣州。在日軍入侵前,李偉釗的父親帶領全家回到鶴山古勞鎮上升村鄉下避難。

1956年,還在讀初中的李偉釗踴躍報名參軍。1960年,李偉釗退役後回到廣州,被分配到廣州市荔灣區委工作。

“我從小就喜歡花草樹木。”童年時代和青少年時代的經歷,讓李偉釗養成了熱愛勞動的好習慣,也為工作之後與盆景結緣打下了基礎。

師從孔泰初學習盆景技藝

李偉釗對盆景產生濃厚興趣的時候,幸運地遇到了孔泰初先生,並有幸成為其弟子。

孔泰初祖籍廣州番禺,少時喜練字畫,愛好盆景,從事盆景研究長達60餘年,首創“蓄枝截幹”造型藝術,創作出雄偉蒼勁的“大樹型”盆景,因成就、貢獻卓著,被譽為廣州嶺南盆景“三傑”之一。


他把盆景當業餘愛好,最終卻成盆景大師

(左)孔泰初 (右)李偉釗

1964年廣州盆景協會成立,孔泰初被選為會長,並被聘請為廣東園林學會理事。流花西苑於同年建立,有一個盆景班,孔泰初擔任盆景技術指導。孔泰初在西苑悉心培植盆景佳作,將自己幾十年的栽培經驗和修剪技法傳授後人,使得嶺南盆景發揚光大。西苑亦因此盆景佳作雲集,享有“嶺南盆景之家”的美譽,此是後話。且說李偉釗得知孔泰初在西苑作盆景技術指導後,於是趁週末來到西苑拜師。

孔泰初師傅剪裁盆景時,李偉釗等弟子就站在邊上看。“師傅邊剪裁邊講技法,他教導我們,學習盆景技法,首先從基礎開始,選好根胚。”回憶跟隨師傅學藝二十餘年的經歷,李偉釗感慨萬千。師傅青年時期就崇尚清初畫壇“四王”(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畫法,常常臨摹樹木形態貼於窗門,通過陽光投影,捕捉盆景造型。

1985年,孔泰初先生過世,李偉釗和妻子為師傅守靈。“師傅把理想的樹形畫出來,然後再照著畫樣去培植、剪裁,他曾送我9幅,我一直珍藏在家裡。”李偉釗將師傅送的畫作裝裱好掛在家裡,每每睹物思人,念及師傅教誨,不敢有所懈怠,儘管已是八十高齡,仍然修枝剪葉每日不輟。

出版5本嶺南盆景學術專著

廣東自然環境優越,可供作盆景的樹種很多,所以,嶺南盆景以樹樁盆景較為盛行。1985年,李偉釗和孔泰初、樊衍錫合作撰寫了我國第一本系統介紹嶺南盆景藝術的著作《嶺南盆景》,出版後大受海內外盆景愛好者歡迎,一版再版。此書亦榮獲1987年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三等獎。

李偉釗作品圖

他把盆景當業餘愛好,最終卻成盆景大師

林深鳥更鳴(樹種:細葉榕,是一個母體的連理樹。)


他把盆景當業餘愛好,最終卻成盆景大師

高位臨春氣自華 (該作品榮獲1992年9月南京海峽兩岸盆景名花大聯展一等獎。)


《嶺南盆景》一書詳細介紹了嶺南盆景的藝術特色,根據史料記載,嶺南盆景的盆栽藝術,有近千年歷史,嶺南盆景的發展與藝術風格的形成,是20世紀三十年代以後的事。就藝術風格而論,嶺南盆景分為三個流派,以孔泰初為首的一派,參考國畫藝術特點和樹樁的自然形態,形成以雄偉蒼勁、純樸自然見長的“大樹型”盆景;以廣州三元宮道士為首的一派,利用將近枯死的樹樁作材料,經過精心培育,使樹樁某一部分長出一支樹芽,以孤飄瀟逸為貴;以廣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為首的一派,枝幹清瘦、扶疏挺拔,意境清高超脫。

學藝初始階段,孔泰初建議李偉釗從小樹種開始,選擇比較容易種植的九里香、福建茶、榆樹和細葉榕,特別是細葉榕,不僅生長快,對泥土水分要求也不高。“師傅喜歡種植爆發力強的樹種,選的根胚比較正規,樹幹嶙峋蒼勁,樹冠豐滿,富有畫意。”李偉釗工作之餘就去花卉市場挑選“樹仔頭”,買回家後,按照心中所想剪裁設計。

隨著社會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市民住進了樓房,一般家庭只有陽臺沒有天台,大盆景沒有地方種植和擺放,小微盆景逐漸成為發展趨勢。1991年,李偉釗撰寫了《嶺南微型盆景》一書,在保留嶺南盆景藝術特色的基礎之上,創新出一種新的格調,提出了“清、奇、古、雅”的藝術特色,受到了眾多盆景愛好者的喜愛。

李偉釗作品圖

他把盆景當業餘愛好,最終卻成盆景大師

一式脫衣——鴉噪寒天


他把盆景當業餘愛好,最終卻成盆景大師

二式換錦——疏林春曉


他把盆景當業餘愛好,最終卻成盆景大師

三式盛裝——林深不知處


李偉釗是一個有心人,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他研究盆景已經58年,已是嶺南盆景藝術大師級人物,但是直到今天仍然堅持學習,他家裡書櫃裡擺放了數十冊厚厚的文件夾,裡面是數十年來收集的與盆景相關的剪報。或許正因為此,李偉釗才能把一種愛好發展成為一種專攻的術業,從1985年至今,他陸續出版了5本盆景專著,贏得了嶺南盆景界“鬼才”之譽。

榮膺“中國傑出盆景藝術家”

李偉釗種植盆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工作期間。他利用工餘時間,在單位宿舍天台培育了200多個盆景,上世紀90年代末,應廣州市越秀區政府相關部門邀請,他把這些盆景送去五仙觀供市民群眾觀賞。後來,因五仙觀改造,他又先後將這些盆景送去深圳、花都,目前在花都還留存數十個大中型盆景。第二階段是退休後,李偉釗把大部分時間用於培植盆景。2004年搬家至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昌華大街後,他在四樓樓頂天台種植盆景,在數十平方米天地內,漸漸培植了200多箇中小微盆景。

對於李偉釗而言,盆景是一種愛好,不是一門生意,種植盆景近60年,但數量並不多,加起來不過千盆。這些年來,有不少人登門相求,李偉釗也捨不得賣,因為在他眼裡,傾注了二十年心血的盆景,彷彿是自己的孩子那般珍貴。他的盆景藝術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和國際大賽,獲得全國金牌5枚、一等獎1個、銀牌1枚,以及全國雙龍金盃獎和國際杯獎、國際大賽特別獎。他還先後被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授予“中國花王獎”、“跨世紀中國傑出盆景藝術家”,傳略載入《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世界名人錄》。

李偉釗作品圖

他把盆景當業餘愛好,最終卻成盆景大師

蒼虯吸浪(榆樹)


因盆景結緣,任仲夷贈送書法條幅

“天下山水集一盆”,在李偉釗家中客廳,掛著中共廣東省委原書記任仲夷贈送的書法條幅。省委書記為何來訪?李偉釗講述了這個與盆景有關的趣事。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伊始,任仲夷從遼寧調到廣東。當時,李偉釗在荔灣區委當新聞秘書,先後寫了兩篇通訊稿件,一個是荔灣區第一個入團的青年個體戶,另一個是荔灣區第一個入黨的個體戶,都在報刊上發表。

他把盆景當業餘愛好,最終卻成盆景大師

《天下山水集一盆》是任仲夷同志在李偉釗家中天台觀看完盆景後題贈的墨寶。


他把盆景當業餘愛好,最終卻成盆景大師

一九八八年原中共廣東省委書記任仲夷同志在李偉釗家裡觀賞盆景。(中:任書記;右:李偉釗;左:李永勁)


“我想,任書記可能看到了我寫的兩篇通訊稿,後來也知道我業餘種植盆景。1988年5月27日中午,任書記來到宿舍後,看了宿舍環境,然後坐下來,看了《嶺南盆景》這本書,問我的工作和家庭情況,又問我業餘生活。我就說種盆景。他問我盆景怎麼學怎麼種。我們拉了一會家常後,就一起來到天台看盆景。他對盆景很感興趣。我們交流了剪裁的方法。他很慈祥,不擺架子,好像一個老工人,一手拿毛巾,一手拿扇子。”李偉釗說,任仲夷寫了書法條幅送給他,後來兩人還多次交流盆景藝術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