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上海:现代建筑,小桥流水,执勤的女警和忧伤的母亲


这是一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老照片,影视剧里旧上海的故事大多发生在那个年代及其以后的四十年代。图为1930年的上海公园酒店。

图为1930年的上海现代化酒店及其周边街景。一直以为,作为城市的上海历史悠久,没想到她居然比较“年轻”。

图为1930年的上海南京路,街景、建筑、商店和车辆与行人。上海历史悠久,但作为都市,却是从近代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的。

图为1930年上海外滩上的一座公园,能看到黄浦江与往来的船只。据记载,1843年上海开埠;1845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英租界;1848年以虹口一带划为美租界。

图为1930年上海赛马场的钟楼。国民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曾拟定大上海计划。

图为1930年上海的一座水门,一艘船驶过大桥。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为淞沪市。

图为1930年上海地区的运河悬臂式住宅和圆拱桥。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

图为1932年的上海邮政总局。1930年,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

图为1935年上海的一家工厂,一名正在上班的工人。

图为1937年的上海百货公司。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图为1937年上海市区的一家杂货店,各国国旗与拖把一起卖。1938年12月,江苏省川沙、南汇、奉贤、崇明、宝山、嘉定等县和上海县浦西地区划归汪伪上海市政府管辖。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伪国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

图为1937年正在执行任务的上海第一批女警察。194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历时百年的上海租界结束。

图为1937年,上海的一位母亲陪伴着她熟睡的孩子,看起来无精打采、很忧伤。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随后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设20个区和10个郊区。

图为1937年正在做运动的上海的孩子们。在1949年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同时,上海的郊县划入苏南、苏北行署,后由江苏省管辖。

图为1938年英军离开上海时的情形。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如果您喜欢摄影、行游、历史、国学及传统文化,欢迎关注“行摄驿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