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假如,我們要做自己的英雄

一個人的歷史,一個民族的歷史,一個國家的歷史乃至整個人類的歷史都是由偶然和必然組成的!


偶然和必然這對命題,基本上可以說是歷史哲學的最高範疇,也是生活和藝術哲學的最高範疇!


偶然和必然及其內在關係,就像斯芬克思之謎一樣困擾著我們後來的拜訪者!


以至於我們後來人,總會有“假如這樣”或者“假如那樣”想象!


這樣的想象我認為來源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來自對歷史中那些轉折的偶然事件的感嘆;另一方面來自對於英雄人物因偶然因素而失敗而惋惜、傷痛。


假如沒有人吃果子狸,那就沒有非典的災難;假如沒有人涉獵蝙蝠,那就沒有今日的新型肺炎。


那麼我們今年應該還和往年一樣,歡歡喜喜的過大年,串門,走親戚,聚會聯絡友誼。然後出門上班!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憋在家裡,工資不發、房貸車貸沒著落,銀行信用卡只能延期。


人生沒有假如,我們要做自己的英雄

好友推杯換盞


假如我們能早點發現新型肺炎的嚴重性;假如當初聽了李醫生的預警,抓住了黃金救援時間;假如當初不提出“不會人傳人”;假如封城的時間在早一點。假如…


如果真的有假如,那麼我們的歷史和命運可能都會被改寫!都會改變,會有不一樣的軌跡!我們會有不一樣的人生,或美好或淒涼,誰也說不好。


但歷史自有歷史的規律,既成的事實不容改變!歷史也不允許假如!


我們的歷史還是需要英雄的,我們的生活也需要英雄的存在,英雄是民族精神和民族靈魂的集中體現。


比如:鍾南山、李蘭娟、剛剛犧牲的李醫生、那位年輕的90後醫生宋英傑,還有奮鬥在火神山一線的人兒,那些在事故發生時出現在一線的人兒,那些英雄們。


人生沒有假如,我們要做自己的英雄

“逆行”的英雄


但歷史的悖論在於,先烈們和英雄們所創造的輝煌的歷史成果,總是被後來的幸運者分享。


我們迷戀英雄,呼喚英雄,同時也想成為英雄。


但我們呼喚的“英雄主義”或者說“英雄觀”不再是那種金戈鐵馬式的,也不再是那種殺身成仁式的。而是一種具有現代意識、現代人格、能代表民族精神的有創造意義的“新英雄”。


英雄主義沒有過時,反而在今天這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我們更加需要英雄。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對於文藝復興時期對於“巨人”的論述,完全適用於今天我們對於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英雄的呼喚:“那是一個需要巨人併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


實現民族復興離不開具有現代人格的英雄和巨人,所有的事情歸根結底還是需要人來完成的。魯迅曾說過“人立而凡事舉”就是這個道理。


真正的巨人和現代英雄,不僅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還應該像恩老說的一樣,具有“完整和堅強”的性格。這是一種健全的現代人格。


我們的傳統英雄,不乏吃苦耐勞、忍辱負重、自我犧牲的堅強;但缺少像歌德在《浮士德》中那樣的自我批評、自我複製、自我清算、自我流放、自我反思、自我審判的堅強。


人生沒有假如,我們要做自己的英雄

自我反思:自己頭上的王冠是否真的值得


正是因為我們堅強的不夠完整,所以我們的人格就不算完整,我們很難獲得“新生”。


我們處在一個大變革大變遷的時代,如果不想被時代淘汰,那就要與時俱進,做自己的英雄,革自己的命,重新塑造一個嶄新的自我:“我自己和我過去的靈魂告別了,我把它當做空殼似的扔掉了。生命是連續不斷地死亡和復活。克里斯多夫,咱們一起死了預備再生吧”(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多夫》)——黎明時,克里斯多夫發現他背上揹著整個時代,也只有這樣的當代英雄才能揹負起整個時代。


​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蓋世英雄,成就屬於自己的非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