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教育如同作畫,適當的時候需要留白

作為教育家的北京大學校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理想、希望和意志可以說是決定人一生榮枯的最重要因素。教育如果不能啟發一個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單單強調學生的興趣,那是捨本求末的方法。


好的家庭教育如同作畫,適當的時候需要留白

表姐是個幼兒園老師,平時在學校裡應付孩子得心應手的她,回到家面對自己的孩子,常常被氣得暴跳如雷。

表姐的女兒今年上一年級,這段時間因為疫情,只能待在家裡學習。漫長的假期分散了孩子學習的心,也擾亂了表姐原本就焦慮的心情。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昨天學完了多少拼音,今天學會了多少漢字,表姐開始不淡定了。

她每天就像盯賊一樣盯著孩子學習,容不得孩子出一點錯。寫字寫出格了要罵,數學題不按她的要求從上往下寫也罵,就連應該拿哪支筆寫字也要嚴格控制。她說,培養孩子認真學習,一定要從這些細節抓起,規規矩矩地讀書寫字。

好的家庭教育如同作畫,適當的時候需要留白


7歲大的孩子,正是貪玩又有獨立思想的時候,哪能如表姐期望的那般“規規矩矩”地學習。所以表姐經常會被女兒的“不聽話”、做錯題而氣得跳腳。

前幾天,被孩子折騰得疲憊不堪的她找我訴苦:為什麼我的女兒就跟別人的孩子不一樣呢?我給了她那麼好的學習環境, 什麼都不用做,每天只是想要她認真學習而已,怎麼就這麼難呢?

我想,生活中,如表姐一樣為孩子操碎了心卻看不到效果的父母不計其數,也包括我自己在內。

我們總想著要讓孩子有出息,總是仗著我們是過來人,有經驗,自以為是地為孩子計劃好一切,每一天都安排得滿滿的,不懂得甚至不願意給孩子的人生留白,所以才會很多時候與表姐一樣,事與願違。

好的家庭教育如同作畫,適當的時候需要留白


何為留白

在我們中國藝術作品創作中,有一個詞叫做“留白”,指的是:創作者在作品中有意留下適當的空白,從而使整個作品畫面和章法更加協調與精美,給人留有想象的空間。

而我們作為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也需要在適當的時候留白,要知道應該做什麼,更要知道不應該做什麼。

盧梭在《愛彌兒》中說過: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人總是強使一種滋養另一種土地上的東西,強使一種樹木結出另一種樹木的果實。他擾亂一切,毀壞一切東西的本來面目;他喜歡醜陋和奇形怪狀的東西;他不喜事物天然的那個樣子,甚至對人也是如此。把人像馬場的馬那樣訓練;把人像花園中的樹木那樣,找他喜愛的樣子任意裁剪。

學會給孩子在適當的時候留白,給孩子留有喘息的空間,才不至於讓孩子一直處於壓抑之中。就像我們平時寫的字,如果沒有適當的空白做間隔,而是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堆在一起,讓人看了難免會感到壓抑,毫無美感。

好的家庭教育如同作畫,適當的時候需要留白

如何留白

  • 留白試錯,允許孩子犯錯。

朋友的兒子今年3歲,是一個乖巧安靜的孩子。

有一次來我家裡玩,不小心把我女兒堆起來的積木弄倒了,女兒還沒來得及哭,朋友看見了,就二話不說地上去一頓揍,一邊揍一邊問:“知道錯了嗎?以後還敢不敢?在別人家做客,就老老實實坐著。”

孩子大哭著說:“爸爸,我再也不敢了。”

朋友看到孩子哭了,大聲吼道:“不許哭!哪有男孩子像你這樣做錯事就只會哭的?”

之後的一整天,孩子都安安靜靜地坐在朋友身邊,眼睛裡不時瞄向我女兒玩的方向,卻再也不敢走過去和女兒一起玩。朋友看著如此乖巧聽話的孩子,一臉滿意地對我說:“我兒子很乖的,平時不讓他做什麼,他就不敢做,所以基本很少犯錯。”

好的家庭教育如同作畫,適當的時候需要留白


我聽了朋友得意地炫耀自己對孩子的“有效教育”,不可置否。難道不讓孩子犯錯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大人尚且不能做到,更何況是孩子。

有人說,成長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對孩子而言,每天做的事情其實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犯一些錯誤。如果孩子每做錯一件事情,或者說錯一句話,都要嚴厲批評,甚至打孩子,那麼孩子以後很大可能會在說話做事的時候變得唯唯諾諾,不敢再說,也不敢再做。

這樣不但會剝奪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權利,更會阻礙了孩子的健康發展。適當地允許孩子犯一些錯,能讓孩子在往後的生活中學會獨立,更加自信地做好每一件事。


好的家庭教育如同作畫,適當的時候需要留白

  • 有效地陪伴,不要扼殺孩子的求知慾。

5歲的女兒是一個破壞大王。有一次在客廳玩玩具玩膩的她,看見擺在桌上的相框,就拿起來裡裡外外都拆了一遍。剛從廚房出來的我看見她又在搞破壞,就很生氣地問她:“你怎麼這麼調皮!為什麼要把好好的相框弄成這樣,是不是又皮癢了?”

女兒委屈地說:“我只是想看看相框的裡面長什麼樣子......”

好的家庭教育如同作畫,適當的時候需要留白


那時候,我非常不理解,為什麼會有小孩子是這麼喜歡搞破壞的。家裡的玩具基本都被她損壞了,甚至很多我們大人的物件,只要是她看著覺得新鮮的,也都逃不了她的魔爪。

直到偶然間看到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說的一段話:孩子喜歡損壞玩具,是因為他想知道這件東西的構造,他在尋找玩具裡有趣的東西,因為從外觀上看,玩具可能沒有一點使他感興趣的地方。

好的家庭教育如同作畫,適當的時候需要留白


這時我才恍然大悟,不正是這樣嗎?孩子破壞玩具,拆一些她感興趣的東西,說明她有求知慾,她正在學習研究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我們作為家長,在陪伴孩子玩耍的過程中,遇到類似的情況,不能一味地阻止和批評,而是選擇性地留給孩子自我發揮的空間,同時通過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幫助和引導孩子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不要輕易扼殺孩子的求知慾,否則失去好奇心的孩子往後對任何事情都會提不起興趣,只能像機器一樣,沒有自我。

好的家庭教育如同作畫,適當的時候需要留白


  • 讓孩子多與同齡人獨自玩耍,享受探索的過程。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愈發地一絲不苟。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單親的媽媽與唯一的女兒相依為命,平時生活不管大事小事都為女兒安排得妥妥當當的。因為害怕女兒受傷或者被人欺負,她從不讓孩子單獨與周圍的同齡人一起玩,所以每次別人都是看見她的女兒和一堆小朋友玩,她就站在一旁監督。有時候看到女兒學別的小朋友撿起路邊的小石子把玩,她急忙拍掉,告訴女兒太髒了;看到女兒騎著自行車與別的小朋友追逐,她馬上跑去阻止說,騎自行車摔倒會痛的。久而久之,周圍的孩子都不可以跟他的女兒玩了。

好的家庭教育如同作畫,適當的時候需要留白

生活中,我看過很多家長如故事中的媽媽一樣,因為過度關心與保護孩子,不敢放手讓孩子單獨與同齡人玩,甚至有些父母還會選擇性地幫孩子挑朋友,只要是他們認為不聽話、過於活潑的孩子,他們都會禁止自己的孩子與他們接觸。

可是,孩子未來的路都是要靠自己獨自走完的,我們哪能一直陪伴左右?作為父母,我們只能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建議與引導,而是在他們的生活中充當主人,指手畫腳。

不要剝奪孩子與同齡人單獨玩耍的機會,學會放手,留給孩子自我探索的空間,讓孩子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學會探尋未知的一切。

好的家庭教育如同作畫,適當的時候需要留白


結語:

適當地給孩子留白,是讓他們的心靈有自由的空間,讓他們更好地學會探索未知的世界。學會放手,必要時學會順其自然,給孩子的未來留下更多的可能性。


我是花和禾,全職二胎媽媽,正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與孩子一同成長。如果喜歡我的文字,請關注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