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為十一個地區的大理

大理市地處雲南省西部,雲貴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作為古代雲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時間長達五百餘年。

分為十一個地區的大理

大理市為中國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是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幅員面積1468平方千米,全市人口61萬人,其中白族佔65%。下轄10個鎮,1個民族鄉,共有20個居委會、109個行政村。大理市人民政府駐下關鎮。名勝古蹟有巍山風景區、太和城遺址等。

分為十一個地區的大理

前221年, 秦朝開始經營西南,在西南地區建立行政機構,自此開始中央王朝對大理的統治。

西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刺激漢武帝探索從西南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經營西南邊疆。前109年(漢武帝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區遙置葉榆縣,是中原王朝最早在雲南設縣的地區。

東漢時隸屬於永昌郡。三國時臣服於諸葛亮的南征軍,設立了蜀漢雲南郡。南北朝時先後屬河陽郡、西河郡。當時,白族已大致形成,並在洱海邊建築了多座城邑。

唐初,洱海周邊有6個部落,稱為六詔。唐高宗時,蒙舍詔以外的五詔均被吐蕃征服。737年(唐開元二十六年),蒙舍詔首領皮邏閣兼併了其他五詔,建立起南詔國,並將都城從蒙舍(今巍山)搬遷到了太和城(今太和村),並以此為基地,繼續征服周邊地區,控制今天雲南省的大部分地區。

750年(天寶九年)到754年,唐朝先後三次派鮮于仲通、李宓率大軍攻打南詔國,南詔王閣邏鳳與吐蕃結盟,三次大敗唐軍,史稱天寶戰爭。

779年(唐大曆年間),皮邏閣之曾孫將都城遷至羊苴咩城,即今大理舊城。南詔國在大理境內定都時間共達163年。唐德宗貞元十年,派遣節度使前往南詔,與南詔王異牟尋會盟於蒼山,兩國再度恢復和平。

902年(唐昭宗天覆二年),南詔權臣鄭買嗣奪權,建立“大長和國”。927年,楊幹貞扶持趙善政建立“大天興國”,隨後又自立為王,建“大義寧國”。937年(後晉天福二年),段思平也於羊苴咩城定都建國,國號大理。段氏自稱是漢人後裔,立國後,大力推行漢文化,並與南宋遣使通商。

大理國曆經了316年後,在1253年,為元世祖忽必烈親征所滅。1274年,元朝為便於統治,在押赤城(又名中慶路,今雲南省昆明市)設置了雲南行省,同時設立大理路及太和縣,隸屬於雲南行省。從此雲南的中心城市便由大理轉移到了昆明。

1381年,明軍攻佔大理,大理路改為大理府,仍治太和縣,並築新的府城,即今大理古城。1659年,清軍攻入雲南。清代沿襲明制。1856年(清咸豐六年)爆發雲南回民起義,建立杜文秀穆斯林政權,控制雲南大部分地區。

中華民國建立後,裁撤大理府,太和縣則改名為大理縣。1950年析置下關市,1983年,下關市與大理縣合併設立了縣級大理市。現為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駐地,大理市人口中約三分之二是白族人。

大理地處雲貴高源與橫斷山脈結合部位,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複雜多樣,點蒼山以西為高山峽谷區。點蒼山以東、祥雲以西為中山陡坡地形。境內的山脈主要屬雲嶺山脈及怒山山脈,點蒼山位於大理境中部,如拱似屏,巍峨挺拔。北部劍川與麗江地區蘭坪交界處的雪斑山是大理內群山的最高峰,海拔4295米。最低點是雲龍縣怒江邊的紅旗壩,海拔730米。州內湖盆眾多,面積在1.5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有18個,面積共1871.49平方公里。佔全州總面積的6.6%。盆地多為線形盆地,呈帶狀分佈,從西向東排列為6個帶。第四紀山嶽冰川遺址分佈於洱海以西,永平以北的高山區。

主要河流屬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紅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60多條,呈羽狀遍佈全州。州境內分佈有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東湖、劍湖、海西海、青海湖8個湖泊。洱海位於大理市境東部,是雲南省第二大內陸淡水湖泊,風光明媚,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分為十一個地區的大理

大理市共轄11個縣級行政區,包括下轄10個鎮、1個民族鄉,分別是下關鎮、大理鎮、鳳儀鎮、喜洲鎮、海東鎮、挖色鎮、灣橋鎮、銀橋鎮、雙廊鎮、上關鎮、太邑彝族鄉。大理市人民政府駐下關鎮獨秀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