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高照 成都沙河东篱翠湖公园踏春寻景

艳阳高照 成都沙河东篱翠湖公园踏春寻景

一提到成都,脑海里很自然的就闪现出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虽赞誉之高,但我觉得成都是受得起的!

去年春节上成都(翡翠城第五期)作客,利用午后时光在沙河边逛了狂,采集了些春天的讯息。

艳阳高照 成都沙河东篱翠湖公园踏春寻景

沙河广场

沿沙河东篱翠湖公园往南,在翡翠城锦江(府河)与沙河交汇处(琉璃路大沙河桥西),有一纪念广场,广场上出来沐浴阳光,享受春天的人们渐渐多起来了。

广场北部,建有一座高台,台中央立有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建筑,上面鎏金部分艳阳之下熠熠闪光,下面青石为柱上布浮雕,古朴庄重。

这是“成都之最”纪念碑,碑身铭文:成都文明史记已逾4500余年,历春秋沧桑,迄今为止,据史料所载,成都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中华第一”、“巴蜀第一”之历史文化纪录。今择其要,筑台刻画,以示历史上成都贡献于世界之最。

艳阳高照 成都沙河东篱翠湖公园踏春寻景

“成都之最”纪念碑

细观之,碑身浮雕刻画有世界最早的天然气井“临邛火井”、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等系列组图,充分展示了成都历史文化所达到的高度。

纪念碑南侧高台下方有一块2米长1米宽的朱红花岗石,石上撰有铭文《沙河古今记》,镌刻的时间为沙河整治后的2004年冬月。全文记录分享给大家:

沙河,古称升仙水、凤凰水,因凤凰而飞升、汉代张伯子骑赤虎升仙的故事而得名。至南宋始称“沙水”。陆游《驷马桥》有“桥边沙水绿茵老”之诗句,明清时代,习称“沙河”。沙河是府河的泄洪道,北自洞子口的府河分沱别出,向南流至三瓦窑,重入府河,古曾有“沱江”之称,是蜀人“岷山守江,东别为沱”独特治水经验的又一产物。沙河环绕府河东段,东郊地脉因之而成一蚕形。自古即为栽松莳柏,绿岸翻鸥,麦苗剪剪,梅子双双,渔歌唱晚,碧流咏叹的优良人居环境,被誉为“王家山水,如在画图”。

艳阳高照 成都沙河东篱翠湖公园踏春寻景

沙河广场上的《沙河古今记》

市府2001年9月作出整治沙河的同时,“腾笼换鸟”,调整东郊工业区的战略决策也顺应而出。三年整治沙河道长达22.22公里,范围达4.63平方公里。工程初竣,沙河景观再现,东郊再度恢宏为水绿天青,绿林如带,功能齐全,两江环抱的蚕形新城区。从北湖涵养水,到三洞古桥,从科技秀苑、麻石烟云,到九天图画、东篱翠湖,从古升仙水的遐想,到今凤凰河的现实,沙河为骋鹜成都新梦想提供了一处浪漫仙游的时尚胜地。漫步红满绿重,行居仙缘故乡,令人心旷神怡。沙河之舟,将承载如锦如绣的天府历史,文明飞棹在现代生态工业文明的场合里,与时偕行,向着未来,催帆奋进。

艳阳高照 成都沙河东篱翠湖公园踏春寻景

府河风光

艳阳高照 成都沙河东篱翠湖公园踏春寻景

长虹卧波近景

回望府河,蓝天白云与秀水微澜之间,一条钢铁长龙横卧府河,飞架东西。远远看去,桥上人们熙来攘往,有的匆匆赶路,有的驻足凭栏观景(或许我与他已分别成为对方眼中的景了),还有的似乎正在试着放飞风筝。离桥不远的一条“白练”不就是府河塑腰的绢带么?哦,不,府河已是那么婀娜秀美,那是一处河床落差形成的跌水瀑布。

艳阳高照 成都沙河东篱翠湖公园踏春寻景

桃花红

艳阳高照 成都沙河东篱翠湖公园踏春寻景

李花白

一侧是碧绿澄净的沙河水,一边是姹紫嫣红的各色花,难怪沿河两岸步道上游人如织,如此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景致怎能不吸引人们,摄人心魂?一路上,多少游人停下脚步,倾耳倾听和定睛欣赏蜂飞蝶舞的闹春场景;一路上,多少游人被这些精彩绽放的花勾住了眼,拽住了腿,纷纷用手机珍藏倩影;一路上,多少游人又被这阵阵香风吹得醉意矇眬……

艳阳高照 成都沙河东篱翠湖公园踏春寻景

沙河与府河的交汇处


在此,沙河汇入府河,两河携手继续向南奔流,目标长江,目标东海。在我看来,府河您流淌的何止是一江春水,更有成都厚重而骄傲的历史和继往开来加速奋进的自信,您将吸引多少东来的北上的人们溯源而来,膜拜于您!

艳阳高照 成都沙河东篱翠湖公园踏春寻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