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有“機”的時刻,怎樣選擇資產才能獲得“安全感”?

投資市場有一句流傳甚廣的名言:“擊垮投資者的,不是非常時刻,而是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中的一個資產類別的超配”。每一次“黑天鵝”事件,對投資者來說都更加強調了多元化資產配置和風險分配的重要性。富國大通提醒投資者,通過資產配置來降低風險,才能在逆境中贏得機會,這也正是資產配置的重要性之所在。想要獲得“安全感”的根本,還是在於資產的配置,特別是對優質資產的配置。

“危”中有“機”的時刻,怎樣選擇資產才能獲得“安全感”?

疫情不會改變長期趨勢

注意配置黃金保險等避險類資產

要做好資產配置,首先需要了解各類資產的表現受週期、受經濟形勢影響的差異比較大。從宏觀的角度看,在21世紀中,即發生過2003年“非典”、2009年美國H1N1流感、2015-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等疫情。但即使疫情再大,仍然不會改變經濟體自身的長期趨勢,可以說疫情也只是經濟週期運行中的突發因素。

目前,全球經濟已進入下行週期。美國經濟增速回落,歐洲經濟增長持續放緩,日本經濟超預期下行;新興經濟體整體承壓,工業國經濟疲軟逐漸導致資源國出口乏力。從目前的狀況和已經公佈的數據來看,中國第一季度也面臨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為緩解壓力,國家從再融資新規到LPR、MLF調整等等,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通過適度寬鬆來提振經濟。

在這種情況下,各類資產的不確定性增加。如果我們想在非常時期也能夠安心而臥,就需要一個長期的、有預計性的大類資產配置,不要在危機到來時再臨陣抱佛腳。做資產配置時需要有大局觀,不應過度激進,片面追求高收益,注意資產的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同時,做好能夠對抗週期的長期避險類工具的配置。

避險類資產,或者說保障類資產,我們最熟悉的是黃金與保險。黃金具有保值的功能,是世界儲備資源,全球公認的所佔稅項負擔最輕的投資項目。而且,黃金產權轉移便利,是很好的抵押品種,同時也具備保值、易保管和攜帶的優良特性。如今90%以上的央行把黃金當戰略儲備,正是因為黃金能發揮很好的對沖風險的作用。

富國大通認為,從大類資產角度來看,黃金資產相對於其他商品資產享有獨立的趨勢性行情。在當前的全球大背景下,各國央行對於黃金的配置需求有望提升,疊加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金價得到支撐。市場普遍預計,黃金有望繼續發揮避險優勢,金價仍有上行空間。在全球避險需求急速升溫的情況下,黃金長期來看是利好的。

除黃金外,被提及最多的另一種保障類資產是保險。對於個人和家庭來說,不同的保險產品,可以讓人們獲得對未知風險的保障,一方面在受到損害時投資者本人或家庭得到經濟上的補償;另一方面,作為金融工具,可以讓被保險人得到保險金額和其他回報。所以,保險除了是防禦類資產外,也是個人與家庭極好的輔助現金流管理工具。而且約定的固定收益使得保險幾乎不受任何其他行情的波動影響,收益率的波動性小。

可根據需求進行股債配比

甄選優質資產把握投資機會

其他大類資產,股票與債券從週期上來說,常常體現為此消彼長的互補與輪動狀態。股票在經濟向好時出現整體上漲趨勢,相對債券而言是較為積極的配置;債券則在股票下跌時相對錶現較好,更適合風險偏好低的投資者。在進行資產配置時,可根據個人需求進行一定的股債配比,經歷週期或波動時,相對單一股票資產會有更好的表現。

結合目前情況來看的話,我國債市和股市其實都有一定的機會。如我國投資者習慣配置的國債。2月28日起,中國國債正式納入摩根大通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GBI-EM Global Diversified Index),全部納入工作將在10個月內分步完成。該指數中的中國債券權重將達到10%的上限,也就是“頂格”納入。至此,國際金融市場影響力較大的債券指數彭博、富時羅素和摩根大通,都已將中國債券納入其相關指數。富國大通認為,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國際資本市場劇烈震盪,全球投資者進入“避險模式”的情況下,國際金融市場與投資者將中國債市視為避險地的標誌之一。

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利率還會繼續下滑,所以債市的行情還在繼續。在美國再一次降息之後,中美雙方的十年期國債再次拉開到160個基點以上,很大程度上凸顯了中國國債的吸引力。所以其他很多國家也在增持中國的國債。

對於股市,春節開始之後,僅在第一個交易日出現大幅殺跌,隨後連續反彈,成交10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上證指數也收復3000點。因中國疫情控制成效積極,復工復產持續推進,開年來公佈的一系列政策亦為資本市場創造良好環境,國內與國際業內均看好A股後市。如摩根士丹利發佈報告稱,中國股票市場將成為新冠病毒下的“避險資產”,提高中國股票在其亞太地區及新興市場資產配置中的權重。

在此前提下,每一次資本市場出現的“黑天鵝”,亦是投資者尋找投資機會的時機。受非常情況影響大的資產會出現幅度較大的下跌,但在事態平息後,這些超跌資產會帶來顯著的超額收益。

例如2003年SARS時,服務行業與消費品行業受到最大沖擊,但在疫情緩和後,服務業以及消費品的基本面和股價也出現了顯著的超跌反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時,權益類資產遭拋售,眾多主權基金紛紛調低權益類資產比例,然而挪威全球政府養老基金(GPFG)則大量持續購買權益類資產,於是在2009年權益市場大幅反彈時,獲得了創紀錄的25.6%的收益。

富國大通認為,在疫情尚未緩解時,醫藥醫療器械為避險板塊。TMT(計算機、傳媒、電子、通信)。由於目前科技仍處在上行週期,景氣度仍在上行週期。由於疫情的影響,未來一段時間“宅消費”,例如遊戲,在線影視,在線教育、消費電子等將保持高景氣。同時,本次疫情的教訓會在未來對醫療信息化、遠程教育、在線辦公、工業互聯網、無人工廠、無人駕駛產生正面推動。在疫情緩解後,金融、地產、汽車行業則會成為政策的發力點與市場的聚焦點。

最後說房地產,房地產可以說是很有代表性的順週期行業與資產。因為房地產行業對現金流和信貸的要求很高,在疫情衝擊下,很多房企面臨危機。短期來看,房企為了現金流自救,有可能會對一些標的進行降價銷售,像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可能會出現一波下行。但是,一二線城市重點地段的物產仍然是優質標的,不會受到太大的衝擊。

富國大通認為,對投資者來說,這次疫情無異於為中國投資者敲響警鐘,讓大眾真正認清落實資產配置的必要性。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危”中有“機”,非常時刻亦會成為民眾提高財富管理與風險管理意識,辨別與配置優質資產的一個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