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的故事告訴我們怎麼通過新手期

在1712年的瑞士日內瓦,一個貧窮的鐘表匠家庭之中誕生了一個嬰兒,這個嬰兒就後來大名鼎鼎的偉大思想家盧梭。

盧梭的故事告訴我們怎麼通過新手期


盧梭曾經說過,成功的秘密在於永不改變既定之目標。他還說,做有意義的事,這本身就是對生活的一種享受。可以說,這兩句話就是對盧梭偉大生命的註解,而盧梭也的確用他無比豐富的一生驗證了這兩句話的含義。

盧梭剛出生不久,他的母親就去世了,從此以後,他只好跟隨父親生活。盧梭的母親是一位鄉村教師,所以家中有許多母親生前留下的書籍,而盧梭的父親雖然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也很喜歡閱讀,所以盧梭很小的時候,他父親就教他識字,閱讀。漸漸地,盧梭受父親的影響,越來越喜歡閱讀與思考,在六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獨立閱讀整本書籍,被人們稱為小神童。可人們不知道盧梭取得如此成就並不是因為他有超強的記憶力或者理解力,而是因為他在閱讀時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神,盧梭六歲開始閱讀,只用了短短一年,在他七歲的時候,就已經將家中所有的書籍讀完了,這就是盧梭努力閱讀的最好證據。

到了七八歲的年紀,盧梭已經不滿足於閱讀那些淺顯的書籍,開始到外公家裡借閱《世界通史》,《名人傳》等深奧而不會引起絕大多數小孩子興趣的書籍。

從10歲開始,盧梭的生活變得曲折起來,他的父親得罪了一位高級軍官,最後在壓力下不得不遠走他鄉,而盧梭寄養在舅舅家裡。鄉村優美的風景,淳樸的人民讓剛剛經受了打擊與父親離別的盧梭再次開朗起來,他重新開始了瘋狂的學習生活,如飢似渴的閱讀,經常忘記吃飯和睡覺,過了一段這種無憂無慮,一心學習的日子。

13歲盧梭為了生計,不得不到一個鞋店裡當學徒工,但即便這樣,盧梭也沒有放棄閱讀,他經常將四處借來的書藏在衣服裡,一有空閒就拿出來偷偷地看。

就這樣,盧梭在鞋店裡住了三年,知道16歲才離開那裡,開始了流浪生活。這段流浪的生涯讓盧梭如同耶穌與佛陀一般看盡了世人的疾苦,深切地瞭解了人民大眾生活的艱難與苦難,既豐富了他的閱歷,也開闊了他的眼光。

盧梭的故事告訴我們怎麼通過新手期


在後來,盧梭在好心人的介紹下認識了一位在當時以擁有豐富藏書而聞名的人,華倫夫人。盧梭對閱讀的喜愛感動了華倫夫人,她不但幫助盧梭找到了新的工作,更是允許他隨時借閱自己豐富的藏書。這段時間,盧梭的知識儲備又有了很大的增長,同時豐富的人生閱歷也讓他在讀書的時候對書中的那些哲理理解得更加深刻與透徹。

漸漸地,盧梭知識淵博而又擁有遠見卓識的名聲傳了出去。他甚至還結識了當時法國最為著名的先進思想家狄德羅。狄德羅鼓勵盧梭自由地創作作品,並且熱心地為他引薦發表的渠道。盧梭著名的作品有《論科學與藝術》,《愛彌兒》等。

盧梭的故事告訴我們,在我們心中設定了目標之後,需要考慮的並不是什麼能否完成,會遇到多少困難與危險,運氣不好怎麼辦或者完成之後能得到多少好處之類的問題。我們要考慮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完成。總之,我們要想有所成就,最終獲得他人的認可,就必須堅持不懈,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免受拒絕,只要我們努力,就一定會達到650,通過新手期。

盧梭的故事告訴我們怎麼通過新手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