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瑩目前為什麼打不上主力?或少有與主力一起首發?

一,引言:

一域球迷一直以來都在強烈建議、要求、呼籲李盈瑩由替扶正,首發打主力,為此還別出心裁的設置了很多有李的組合,如朱袁李高快組合,朱張李三炮齊轟組合,朱姚李鐵三角組合,朱李雙核雙進攻型組合、王炸組合等等,並連篇累牘的發問發文佐證,但是郎平及教練組就是不為所動,因此,也遭到了一域不理智、不懂球,甚至是別有用心的球迷粉的指責、謾罵、詆譭與攻擊。

二,為什麼?

李盈瑩被津媒盈粉都吹拔到"絕境上李,每每扭轉乾坤,絕境逢生"的空前絕後的高度了,為什麼還打不上主力,甚至是首發都少?難道就是為了等絕境到了才上場?事實上,郎平任上中國女排很少遇到絕境(里約奧運會1/4決賽對衛冕冠軍巴西是一次),碰到的多是相持中的頑強拼搏。若按津媒盈粉"絕境上李“的論調來論,那李盈瑩的確是不該首發打主力。為此,建議津媒盈粉,為了李好,應儘快的除去這兇險、九死一生、不仁不義的害李論調。

三,原因。

李盈瑩目前打不上主力的根本原因是整體實力不濟,攻防不兼備,攻守不平衡,難容業已成熟、配合默契、打法流暢並行之有效的女排攻防體系。具體原因如下:

1,中國女排的優勢在整體。從女排的戰術組織和攻防體系上看,必然是圍繞整體優化,整體最強和打贏重要及關鍵比賽來長期設定、磨合、備戰、完善和精心準備的。也就是說,七仙女的陣容組合一直就是為東京奧運會打造的,2019年世界盃已打造完成並得到了預演,今年的賽訓與備戰更是為了升級提高,抓細節,達到精益求精,再上水平。

2,中國女排必然會以朱婷為場上進攻核心來制訂與組織戰術打法。郎導曾言:朱婷、張常寧、丁霞是女排的核心,朱婷是核心中的核心,老、大隊員要搞好傳幫帶。從郎導的講話中也不難看出:穩定陣容,希望成長,豐富打法,升級板凳深度的良苦用心和長遠打算。

3,從中國女排主攻球員現狀來看,應是朱婷、張常寧、李盈瑩、雙劉的順位排列,排位第三的李盈瑩在攻防兩端,在整體實力上分別弱於朱婷與張常寧,在主攻組合優化、互補、兼備、平衡、陣容整體效果方面,朱李組合也弱於朱張組合。因此,這也是朱李組合非常態化使用,李盈瑩作為替補後發、輪換、變節奏、調整使用,衝擊對手的常見用法。

4,從中國女排雙主+自由人+接應的一傳體系上看,無論是朱李組合,還是朱張李組合(張打接應),都需要一傳的強力支持來保障進攻(四人接一傳),都需要接應龔翔宇/張常寧承擔防接一傳+邊攻與攔網的重任,有增加防接壓力,消弱右翼的意思,一旦某一環節出狀況,或李盈瑩在進攻上面對強攔網,突破不了,打不開,在大力跳發追發的情況下,頂不住,撐不起朱婷對角,那朱婷的強點作用必受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朱李或朱張李組合的使用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使倒保障得不償失。還有這個組合對二傳有選擇,與陣容其他球員配合也存在默契的問題。

5,朱張主攻組合(七仙女場上),朱婷可儘可能的少接一傳(三輪以下),張常寧接6輪一傳,接應龔翔宇3~4輪一傳(朱減少龔增加),再加自由人,這是結構合理,攻守平衡,是優化與互補後的優勢組合,1+1>2,陣容整體最優的組合,克服了朱李與朱張李組合的攻強防弱,攻防轉換節奏慢,速度慢,強打陣地戰,戰術組織打法簡單,不流暢的弊端,可最大限度的保持攻守平衡,發揮朱婷進攻強點的作用,形成整體優勢最大化。

綜上所述,朱、張強勢,技術全面,攻防兼備,沒有明顯的弱點,組合後相得益彰。同時,朱婷、張常寧正是當打之年,如日中天,與陣容體系長期配合,已成默契,是成熟的高峰期;又逢奧運會,事關祖國榮譽,必是當仁不讓的主力主打戰將。因此,李盈瑩在奧運會上的角色定位,還是有限首發,後發出擊,合力撐起,輪換調整使用。

當然這屆奧運會對李盈瑩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有著不同於他人的特殊意義。加油!

李盈瑩目前為什麼打不上主力?或少有與主力一起首發?


李盈瑩目前為什麼打不上主力?或少有與主力一起首發?


李盈瑩目前為什麼打不上主力?或少有與主力一起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