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椅:美國人心中"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其設計師竟是個丹麥人

你喜歡明式傢俱麼?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說到收藏圈兒,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無論是馬未都還是 Hugu Moss,都以收藏中國明式傢俱為榮~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英國著名古董商兼收藏家馬克斯·弗拉克斯(Marcus Flacks)的書房


今天,我們也常在不同的地方體會到簡潔優雅的明式傢俱與現代生活空間相融之妙。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英國收藏家、水松石山房主人 Hugu Moss 的書房


明式傢俱將素雅古樸的文人情懷緊密地融合在工匠精湛的技藝之中。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國際亞洲古典藝術專家、古董商兼收藏家、學者安思遠府邸中的收藏


它反映了天人合一的自然之趣,更飽含了深藏不露的建築天工和超越時空的生活美學。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黃花梨高靠背南官帽椅


從中國古代的建築工藝承襲而來的中國傢俱獨特的榫卯結構,使明式傢俱在功能及純粹的層面上出神入化。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粽角榫結構 王世襄手繪


這種完全摒棄釘和膠的組裝結構,是中國文化對世界文明的一個巨大貢獻。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黃花梨高靠背大四出頭官帽椅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明式傢俱不事雕琢的造型與線條,對西方現代傢俱的極簡風格極具啟蒙價值。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圈椅是明朝傢俱三種主要椅型之一,具獨有的圈形彎孤扶手設計,啟發了二十世紀傢俱設計


而說到明式傢俱在現代的發展和創新,我們必須要提到一個外國人,他於半個多世紀以前,在全世界範圍內將中明式傢俱的創新推向了又一個巔峰。

這個人,就是丹麥傢俱設計大師——漢斯·威格納。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漢斯·威格納


記得有人說過:“凡說到中式傳統設計,明椅是一個巔峰,此後至今,本土再無花開,開在丹麥”。


的確,很少有人能像漢斯·威格納一樣如此成功地賦予中國明式審美以現代氣息。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漢斯·威格納


1914年,威格納出生于丹麥的小鎮岑訥,父親是一位鞋匠。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漢斯·威格納的老家


他14-17歲師從H·F·斯塔爾伯格。威格納的天分與生俱來,除了著迷於切割與雕刻外,他對設計有著深切的感受,15歲時就設計了出他的第一把椅子。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漢斯·威格納的全家福,最右側為威格納


憑藉出色的天賦,威格納很快就出師併成為了一名技術純熟的細木工匠,那時的他深深地渴望創造出漂亮而又實用的傢俱。


20歲時,他遷往哥本哈根定居,並於1936至1938年在哥本哈根美術與工藝學校學習建築學,師從奧拉・繆爾加德・尼爾森。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畢業後威格納成為了一名建築師,並被雅各布森和莫勒邀請去為奧爾胡斯城市政廳設計室內陳設品和裝飾物。


1946年,他在哥本哈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威格納為奧爾胡斯市政廳設計的傢俱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奧爾胡斯市政廳內部


上世紀20 年代的包豪斯風格興起後,幾乎影響了西方所有的建築師和設計師,丹麥也不例外,但當生冷的德國線條遇到人性化的丹麥思想後就顯得有些水土不服。

當時的丹麥人的家裡充斥著文藝復興式的古典傢俱和舊樣式的仿製品,這些笨重的“大傢伙”在狹小的居室裡擁擠不堪。丹麥設計師們急需整理出“一個整潔的空間”。

威格納也開始為繁複拆分,他認為一張座椅可以簡約到“四條腿、一個座位、椅圈和扶手”。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在閱讀了威爾漢姆· 溫徹爾(Vilhelm Wancher)的書籍後,他受書中 《坐在明代椅上的丹麥商人》 畫作的啟發,於1944年打造了第一把“中國椅”(Chinese Chair )。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漢斯·威格納 中國椅


在此後的幾年中,威格納依舊著迷於造型簡潔優雅、材料工藝考究的明椅,他不斷思考如何將明式圈椅改造成符合現代人審美標準的生活用椅,同時還要融入丹麥元素。


第一張“中國椅”上的腳踏、扶手和椅座也都被他進行了各種修改和調整。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終於他終於打造出了最後版本的“中國椅”,並在丹麥和北美市場大獲成功。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漢斯 威格納設計的各種“中國明式椅”


之所以將其命名為“中國椅”,是威格納在丹麥工藝博物館見到中國圈椅後得到的靈感。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可以看出,它似乎就是明式圈椅的簡化版。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半圓形椅背與扶手相連,靠背板貼合人體背部曲線,腿足部分由四根管腳棖互相牽制。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唯一明顯的不同是下半部分,沒有了中國圈椅的鼓腿彭牙、踏腳棖等部件,符合其一貫的簡約自然風格。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這把椅子在之後也推出各種不同的版本,包含了不同的顏色和其它材質的坐墊等。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1949年 漢斯·J·威格納 為 Carl Hansen 設計的 The Wishbone Chair,也叫 The Y-Chair 是另一把傳奇性的椅子,Y 形支撐背板是其最大的標誌。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1950年在 Carl Hansen 生產,代號為 CH24。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Y形椅在簡潔輕盈、富有吸引力的同時,也是異常的堅固與合理,舒適的單椅與Y字支撐背板為其最大的亮點。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直到今天,它仍是世界各地的餐廳、咖啡廳和私宅中的必備品,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做“經典”。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如今的 Y 椅有很多顏色外觀供選擇,是 Carl Hansen 的主打作品。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而另一把“世界上最美麗的椅子”,是威格納1949 年的作品 The Round Chair(圈椅)。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這件作品周身圓潤流暢,優雅親切,美國《室內設計》雜誌評價其為“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它的扶手由幾塊實木拼接而成,其間融合了中國的榫卯結構,這種方式不僅能夠節省木料,而且比西方慣用的曲木技術更完整地保留木頭原本的自然品質。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因為它在尼克松和肯尼迪1960 年的總統競選電視評論上出現,一下子迷倒了美國觀眾,從此便被叫作 The Chair ——“椅子”,以示其獨一無二的地位。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肯尼迪競選電視節目時坐的圈椅


The Chair 打開了威格納的國際知名度,在隨後的幾十年中,這把椅子被丹麥皇室用來接待外賓,並曾作為國家禮物贈送給美國總統克林頓。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1990 年丹麥政府為了表彰他對丹麥現代設計的貢獻,更特別推出《The Chair》郵票,足見其重要性。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時至今日,它仍是各路名流的心愛之物。而在各種國際重量級會晤中,也總少不了“椅子”的身影。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2007 年1 月26 日,92 歲高齡的丹麥傢俱設計大師漢斯·威格納頹然而逝,他的無數經典設計則靜靜地躺在紐約聯合國大廈、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樓、華盛頓世界銀行、丹麥駐各國大使館以及世界各地的設計博物館之中。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威格納語錄:

“人的身體永遠不會靜止、不會安分。好的椅子應該能夠允許人們在它上面自由調整姿勢,並保持血液的長期流暢。”

“一張好的椅子必須能夠耐用50年。”

“你最好先將一件傢俱翻過來看看,如果底部看起來能讓人滿意,那麼其餘部分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我試圖剝去這些舊式椅子中所有外在的風格,讓它們呈現最純粹和原始的結構。”


“一張椅子的設計和製造,直到有人坐上它的那一天才算真正完成。”


在威格納一生共設計了500 餘件座椅作品,它們體現了並不單一的價值,在全球無數經典案例中寧靜地唱響著一首首木質奏鳴曲。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最讓我們難忘的是:威格納除了將丹麥現代主義設計推向全世界外,也將中國的明椅進化到一種新的境界。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從第一把中國椅誕生後,在他的設計生涯裡,幾乎處處有北歐版的中國元素。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據統計,其一生至今為止有的近500多種設計中有1/3與“中國椅”的主題相關。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無疑,中國明式傢俱的功能、構造、以及藏在外觀之下美學觀念深深地吸引了威格納,他與中國明椅彼此成就。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站在時代鉅變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現代人的居家生活裡看到這位溝通東西文化、讓明椅在現代主義背景下重生的偉大設計師的影子。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他的設計永久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在以記住一個朋友的方式永遠地記住他。


中國椅:美國人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