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文|雲中嶽

每年3月是全國藝術高校招生考試的時間,考生不遠千里赴中戲、北電、北廣和上戲尋找自己的明星夢。浩浩蕩蕩的藝考大軍,總能讓旁觀者以為明日之星都是觸手可及。殊不知,初試、複試、三試,最終佼佼者才能正式收穫“通行證”,那些和藝術高校擦身而過的潛力學生終究只能望校興嘆。藝術這條康莊大道終究是許多人難圓的夢。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2006年上戲95主持人班再聚首

為培養電視節目主持人專業人才,1995年首屆上戲主持人班正式啟動招收。四年後我們見到了未來明日之星開始嶄露頭角,日後20年叱吒全國電視熒幕。魔眼樂章一起回憶上戲95主持人班的未來熒幕之星。

陳蓉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初登上海熒幕

1998年元旦陳蓉初登上海熒幕,她的身份是益智類節目《智力大沖浪》的女主持人,和程雷搭檔的全新主持陣容,那年陳蓉還是上戲三年級學生。當年林棟甫、和晶離開節目組,製作人小辰老師從上戲主持人班挑中了陳蓉和她的同學陳曉申,不幸的是陳曉申只參與主持了兩期節目,被無情換下。陳蓉取而代之,可以說小辰是陳蓉的伯樂。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1999年大學畢業的陳蓉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初中時在照相館的倩影

1999年7月首屆主持人班畢業,陳蓉加盟上海電視臺,日後憑藉《智力大沖浪》累積的人氣和專業度,央視《挑戰主持人》、東視《今天誰會贏》、大型晚會都有陳蓉的主持身影。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改走幹練的職業女性形象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2006年轉型製片人,開始推出明星訪談節目《今晚嘻唰唰》,2007年開辦以個人品牌命名的《陳蓉博客》,為了更好地擔任《陳蓉博客》製片人一職,喜歡讀書的陳蓉又於2009年開始攻讀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的EMBA,終在2010年獲得E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陳蓉的努力和機遇,讓她成功躋身一線女主持行列。多年後陳蓉回憶曾經過往的學生時代,讓她最有挫敗感的不是面試經歷,而是進入《智力大沖浪》節目後編導說的一句玩笑話,“我剛進節目的時候,某編導在背後笑說,怎麼從上戲找來一個紡織女工類型的女孩,讓我很有挫敗感。”

吉雪萍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那時候白雪,簡直是女神

張愛玲的那句“成名需趁早”,在吉雪萍身上得到很好的應證。

1989年參與拍攝《十六歲的花季》,那個幹練、睿智的班長白雪始終是整劇中最大的核心人物。即使30年後,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這部內地青春偶像劇的魅力。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1995年,剛進入上戲學習的未來之星們

1995年進入上戲主持人班,吉雪萍擁有特殊的明星光環。本以為可以順理成章進入表演系深造,卻讓主持人系的老師一眼敲定。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吉雪萍和王梓 搭檔《五星獎》

1997年上海電視臺和正大綜藝公司推出《五星獎大擂臺》,一檔真正意義上的群眾選秀節目。當時的策劃人是江吉雄先生,來自臺灣的資深電視人,曾是《正大綜藝》創始人。臺灣曾有《五等獎》節目,張惠妹就是有幸從這檔節目誕生的歌星。如今,沿用了《五等獎》的節目形式複製到內地,《五星獎大擂臺》填補了雙休日午間綜藝節目的收視率高潮,形成了當年的收視狂潮。一個全民唱歌,全民數星星的畫面。吉雪萍很幸運的被選中,擔任了這檔節目的首位主持人。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2002年主持《猜猜誰會來》

1999年吉雪萍從上戲畢業,被中央臺選中,是留在上海還是去北京成了她人生職業規劃的一個分水嶺。爾後,前往央視,接捧《正大綜藝》主持人。2011年吉雪萍回到上海,正值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成立,《家庭演播室》、《猜猜誰會來》讓她找全新的主持方向。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參加《舞林大會》錄製

電視中主持風格膽大、潑辣的吉雪萍說自己在生活中是一個不愛交際,不愛應酬的人。空閒時間通常都在家裡陪先生或父母,出門遇到“粉絲”,她只會躲,低著頭,快速地走開。私下的她並不善於交流,平時話也不多,她很無辜地說:“我不知道該講什麼,也不知道講什麼可以迎合別人的口味。”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如今,已為人母的吉雪萍,逐漸淡出電視熒幕。也許迴歸家庭,才是人生最好的歸宿。

楊逸歌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同樣是95主持人班的楊逸歌,就顯得低調。

當年還是在校大學生的楊逸歌,就參與主持當時有線電視音樂臺的《越洋音樂雜誌》,在一個娛樂、音樂資訊相對匱乏的時期,這檔以介紹歐美、港臺流行音樂的時尚節目很快收穫了不少粉絲。

1999年畢業加盟當時的上海衛視(東方衛視前身),以《好運傳家寶》、《紅藍大對抗》、《真情滿人間》、《品藝風景線》多檔綜藝節目提升知名度。雖沒有同班同學陳蓉、吉雪萍那般擁有人氣節目,但楊逸歌始終履行著專業主持人的素養。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2003年轉型成為東方衛視《看東方》晨間大型新聞直播節目的主播,從綜藝舞臺到早新聞主播。多年後,楊逸歌還參與了《新聞快報》、《午間新聞》的主持工作,至此上海熒幕多了一位知性的新聞女主播。

周瑾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1998年時,許多觀眾喜歡稱她為“蝦米”,所以即使日後她成為滬上知名節目主持人,依舊有許多粉絲改不了口。

周瑾早期是有線音頻道《樂樂音樂樂園》的主持人之一。當年通過電視選秀的形式招募主持人,也算製作單位的創新舉措。和陳蓉、吉雪萍一樣,尚在象牙塔的周瑾開始了電視主持之路。其實,早期並非順風順水,上海電視臺一檔節目《我愛我家》,找來新人周瑾和當時通過主持人考試入職的崔松(現在可是名醫)搭檔,不知是配合不默契還是節目定位關係,並沒有引起綜藝熱。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名醫崔松,昔日也曾擔任電視主持人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1999年畢業後,周瑾在音樂頻道才真正知道人生的重心。《越洋音樂雜誌》、《非常娛樂》、《沸點時間》,最有代表性的練攤應該是2006年《我型我秀》的戰場,也因此收穫了許多音樂屆的好友。

畢業20年後,身兼主持人、製片人的周瑾將《36度7》炮製成一檔家喻戶曉的綜藝養生節目。每個十年,總有些許的改變與收穫。

倪蔚佳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倪蔚佳為《十六歲的花季》袁野一角配音,圖為袁野扮演者何威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倪蔚佳為美劇《成長的煩惱》本.西維爾一角配音

如今,在搜索引擎很難找到這位昔日主持人的資料。

年少時,曾為《十六歲的花季》袁野一角,美劇《成長的煩惱》本.西維爾一角配音。1999年畢業上戲主持人班,這位陽光型男主持人留任體育頻道,成為資深體育評論員。

短暫的主持人生涯,也讓倪蔚佳的粉絲不禁唏噓。

王梓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2000年王梓主持《五星獎》

1997年和吉雪萍搭檔《五星獎大擂臺》,外形靚麗,英氣逼人,是王梓在觀眾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

1999年擔綱上海電視臺全新節目《三星青春節拍》,2000年離開《五星獎》節目遠赴國外深造。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2003年歸國後,曾在《娛樂星天地》、《智力大沖浪》等節目短暫露臉,後下海轉投IT行業,並逐漸淡出主持行業。現出任唯優網節能環保形象大使、唯優家居高級顧問。

沈婷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1999年出道之初,曾和上海名嘴曹可凡共同主持《共度好時光》,當年沈婷是東方臺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2001年沈婷出任《激情方向盤》主持人,搭檔依舊是曹可凡。隨後,沈婷和戴軍搭檔《新評頭論足》。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從業以來,先後擔任過《人氣美食》《十字街頭》《相伴到黎明電視直播版》《80後劇場》,再到生活類節目《星養生》《大城小事》《今日印象》《星尚之夜》。

2014年起擔任藝術人文頻道文化類資訊節目《新文藝縱覽》的主持人。

程皓楓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程皓楓同是上戲95主持人班畢業,同班同學吉雪萍陳蓉等人,在大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主持節目小有名氣,畢業後有的進了上海臺,有的分配到了央視。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程皓楓和她們不一樣,大學四年讀完後,恩師覺得他有當老師的潛質,於是留校成了上戲一名大學老師。那幾年,他一遍在上戲任教,一邊還在在東方衛視《新上海遊記》任主持人。後來在面臨人生的重要選擇時,他放棄了當老師和主持人的“鐵飯碗”,義無反顧投身影視圈。


上戲95級主持人班成長史,21年後並非都成名嘴

和胡歌演對手戲

在演藝圈摸爬滾打了13年,不斷在拍戲中沉澱自己,程皓楓終於憑藉《琅琊榜》裡的“蕭景睿”一角走紅。《琅琊榜》裡的有血有肉的角色眾多,“蕭景睿”儘管是配角,卻是人設相當完美的一個,謙謙君子,溫潤如玉,有情有義,播出之後受到不少觀眾的喜愛和追捧。

魔眼樂章:關注流行音樂、娛樂人物、傳媒人物、影劇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