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將夜2》集中體現了國產劇續集常見的窘迫問題:換臉。

熱衷追美劇的同學們九年十年長情的原因,除卻被劇情本身吸引之外,還包括對演員們的習慣性情感:看著他們從青蔥歲月走向時光荏苒,陪伴感很有吸引力。

而熱門國劇的第二部或者後續,往往會面臨很艱難的“換臉”問題:地地道道的原班人馬太難集齊。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角色中途換臉的尷尬癥結

比如《將夜2》,從男主角寧缺到唐王到公主李漁、到葉紅魚,一眾角色沒換、人物情感關係沒換、演員的臉卻換了。

原本飽受質疑的“臨陣換男主”,或許並非最大的問題。

對比陳飛宇和王鶴棣二人飾演的寧缺,這或許是差異最小的、最為連貫的角色。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原本,更換男主角人選應是大忌,但事實上,劇情有足夠充足的空間讓王鶴棣建立“我就是寧缺”的質感。

不論是不正經的逗趣畫風,還是敢和天下為敵的孤注一擲的勇氣,抑或是和桑桑青梅竹馬、相依為命的深厚感情,王鶴棣的表達路數都和陳飛宇很接近,兩版寧缺的還原度本質上並無多大差別。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問題出在配角們,戲份的發揮空間太少,導致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長和空間讓觀眾熟悉自己的新面孔新表達

一言不合就換了一張臉,卻還突兀頂著原來角色的個性、說著別人的口頭禪

,尤其容易讓觀眾產生對比落差。

比如兩部《將夜》中的唐王,對比堪稱慘烈。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第一部中唐王由黎明飾演,第二部中則換成了保劍鋒。

兩相對比之下,珠玉在前、狗尾續貂等等詞語的意義、都有了最直接的顯示。

黎明飾演的唐王,既有帝王威儀、又有江湖義氣。

有為國為民公天下的胸懷,也有真情實感愛一個人的勇氣,大氣而又不失可愛、深沉但也不乏性情。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一句“廢柴”“都是廢柴”,更是讓角色無比鮮明。

但第二部中保劍鋒飾演的唐王,同樣說“廢柴”,卻讓人生出明顯的“消費降級”之感

讓人只想搖著劇組大喊:你還我黎明啊!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第一部中的公主李漁,由童瑤飾演。

《將夜》第一部播出之時,也正是童瑤事業發展最繁花簇錦的階段。

《大江大河》中她飾演的國民姐姐是多少人心目中的白月光。

《如懿傳》中她那般奶兇奶兇的高貴妃又是多少人心裡的意難平。

《將夜》裡她的公主李漁,也將複雜又微妙的感情、闡釋得非常細緻。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戲裡的到位表達是一部分,戲外演員的一路走高也是一部分,兩部分互相加持、共同拿下高分。

新版中這個李漁公主,對比也相當慘烈,網友吐槽從外形到氣質都被全線碾壓。

劇中有一個非常詭異的畫面,是唐王一家人一同站在大殿中,這一家人中有第一部裡就在的演員、也有新更換的演員,新舊摻雜、質感非常怪異。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同樣被吐槽的新演員,還有新版葉紅魚。

第一部中的葉紅魚由孟子義扮演。

原本,孟子義的職業生涯原本主要由“捱罵”構成,但第二部上線之後關於她的評論畫風卻悄悄扭轉了風向。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陳情令》拍攝期間,孟子義的角色被網友質疑加戲,引發書粉多次憤怒抗議。《中國機長》中孟子義飾演被杜江搭訕的女乘客,從角色設定到劇情必要程度都被吐槽。

但《將夜》中,孟子義飾演的葉紅魚頗為英氣。雖然此前她的扮相也被網友質疑“網紅臉”,但一二部對比之後,更多網友似乎都開始懷念孟子義版本的葉紅魚。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角色更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更換演員,另一種則是舊角色已死、新角色上線,顯然後一種狀態更為自然。

第一部中金士傑、倪大紅兩位老師的角色“同歸於盡”,第二部中王勁松老師特別出演的岐山大師上線,新面孔也同樣很有魅力。

可惜,《將夜2》中更多是前一種情況。

拋開“換臉”問題不談,《將夜》第二部的質感和完成度如何?

沒有明顯的錯漏,但失之老套乏味。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這位P圖師:好像臉都歪了?)

大而空疏的設定

“洞玄”境這樣的功力級別設定,和《慶餘年》中的八品七品高手,並無本質區別。

無論是用特殊的詞語釐清級別,還是直接以數字表明品級,核心都是計量算法,類似的設定太多,容易讓觀眾產生厭倦之感。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而宋伊人飾演的桑桑,身份從“光明之女”變成“冥王之女”,思考黑白對立的旨意很明確,但母題太大、太容易落入空泛的尷尬境地之中。

《將夜》第二部中,“大主題”的雙刃劍特性表現尤為鮮明

黑白對立、永夜將至、冥王之女現身,這些過於宏大的概念,落點都在稀疏的幾場爭鬥之上,讓人很容易產生空疏之感。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第一部中讓人驚豔的高口碑開局,始於春風亭夜雨中的一場打戲,武術動作設計、鏡頭調度和後期剪輯樣樣在線,雖然是超現實的設定、但落點都細膩又紮實。

而第二部中,打戲、特效都稍顯平庸,沒有特別拖後腿之處、但也沒有亮眼的閃光點。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類型化的發展和接受瓶頸

此外,作品的傳播和接受很大程度上受制審美潮流的變化。

《將夜》原著小說自帶流量、坐擁超多擁躉,但影視化生產鏈條耗時漫長、嚴重滯後於小說作品的流行時間。

往往存在這樣的現象,十年前流行的小說,十年後才被改編成影視劇。

比如曾經號稱“清穿三大鼻祖”之一的《夢迴大清》,十幾年後才終於被搬上熒幕。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然而流行文化的潮流趨勢變化快,熱門門類存活週期短,十年前流行的內容、十年中或許早已批量出現讓觀眾感到厭煩,十年後的影視化亮相更容易不討巧。

隔壁《慶餘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對男頻大IP的顛覆,雖然本質上依舊是男主開掛的逆天模式,但在呈現方式上有諸多反諷和消解之處,以“反英雄”的模式來銷售“英雄開掛”的底本。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相比之下,《將夜2》這樣的傳統男頻改編作品,則太過中規中矩。

一二兩部相加超過百集的龐大體量,也和如今觀眾期待劇作集數短小精悍的趨勢相違背。(《唐人街探案》網劇主打的特色之一,便是劇作一共只有12集)

在半數演員更換的情況之下,《將夜2》的處境或許將格外艱難。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冗長繁多的內容,大而空疏的設定,平平無奇的劇作呈現,一切都容易讓人心生疲憊。

論質感和完成度,《將夜2》依舊可以枚舉不少優點:一眾老戲骨壓陣、服化道精良、後期水準在線。

問題出在水準太“平”,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新鮮血液。

(大部分新換臉的真實效果是讓人眼前一黑)

半數演員更換,《將夜2》狗尾續貂?對比太慘烈?

與其說這是主創團隊的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如說這是某一類型發展到巔峰期之後的無以為繼。

開啟新類型新畫風新審美新維度的新作品,縱使品相有諸多瑕疵,也更容易掀起熱度;而延續著老舊套路的作品,縱使品相更橫平豎直、恐怕也難以撬動更多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