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恨你卻又活成了你——《中國城》

電影《中國城》是韓國導演韓俊熙執導,金惠秀、金高銀等主演的一部黑幫片。該片主要以韓國的中國城為背景,講述了被遺棄在地鐵投幣儲物櫃的女孩,被高利貸不法分子養大成人的故事。

我恨你卻又活成了你——《中國城》

在影片中,導演編劇對於一零這個角色的設定太具主角光環,同其他大多的電影一樣,主角一零的人生就像是“開了掛”的一生一樣,她可以一生下來在沒有剪短臍帶被拋棄的情況下可以被乞丐發現,而剛好是被一個擁有愛心的一個乞丐收養。而後就那麼剛好被小卓看上了然後輾轉到黑幫老大“媽媽”的手上。再然後一零面對各種困境總是那麼的沉著冷靜,在一群人裡面顯得那麼的與眾不同。而這一系列的“開掛”導致了影片的故事情節太過於刻意且極具設定意義,把一切的偶然機運湊到一起就流失了故事該具有的現實生活的自然真實性,致使觀影者們認為這開始的一切都不是那麼的合乎常理。而也正是因為這些因素,使其同相同類型的黑幫片相比沒有什麼獨特之處,導致《中國城》這部影片顯得太過於大眾平凡化。就一如香港的黑幫片一樣,主角一上來就是悲劇的命運,被人遺棄,然後機緣巧合的被黑幫老大收養,成長過程中因為接觸了以往沒有接觸過的令人感到陽光溫暖的人,促使其不顧死活的想要飛蛾撲火,最後因為種種社會環境因素和一系列的誤會,使其與曾經親近的人自相殘殺,上演一夜長大的虐成長,最後成長為那個曾經最不想成為的人。一貫的黑幫套路,動不動就耍酷的老毛病,只能說《中國城》這部影片基本達到了類型片值得娛樂觀看一下的水準。

我恨你卻又活成了你——《中國城》

雖然《中國城》這部電影的題材並沒有太大新意,但是在細節和人物這兩個方面也處理得十分精細,演員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及其細緻,在我看來這是一部沒有宏大場面但有宏大心理的電影。

我恨你卻又活成了你——《中國城》

仔細觀看分析電影的畫面,不難發現導演在影片中埋線了許多耐人尋味的伏筆。首先,在影片前半段中,“媽媽”殺狗後從昏暗的巷子裡面抽菸走出的畫面與長大後的一零第一次出現在境頭前的畫面一模一樣,就像新的輪迴一樣,從那個巷子裡面,一零開始走上“媽媽”走上的路。而影片最後,一零祭祀“媽媽”的方式與動作同之前“媽媽”祭祀自己媽媽是一樣的,就像既定的情節一樣,之前“媽媽”帶一零去祭祀自己的媽媽的畫面在影片最後顯得那樣的刻意且富有深意。我想這就是編劇對主角一零設定的一種既定的宿命吧。再次,影片中值得回味的一個細節就是當一零被小卓敲暈綁架時,換面剪切到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溫馨的吃著飯,再然後畫面定格在一零轉頭微笑的那一剎那。就如畫面顯示的那樣,相機裡面室內光線格外的亮,顯得畫面裡面的。

我恨你卻又活成了你——《中國城》

內容是那麼的不真實,似夢非夢,就像白日做夢夢境裡面的曾今都已不復存在了。也許這是導演的刻意為之,為了顯示這一家人畸形的幸福,為了凸顯一零對家嚮往的強烈情感。最後,在我看來影響最深刻的就是“10號儲物櫃”,這個導演在影片的一開始就很細心的埋下的很深的線,這個貫穿全片的感情線。在儲物櫃被遺棄的剛出生連臍帶都未剪掉的嬰兒,因是第10號儲物櫃而得名的主角“一零”,最後殺死“媽媽”成為黑幫新一代老大的一零在10號儲物櫃裡收到了來至於“媽媽”的領養證明。10號儲物櫃,這個一零被拋棄而又被接受的地方,這個獨具社會諷刺意味的地方。

我恨你卻又活成了你——《中國城》

​看過《中國城》的觀眾,都會被演員的演技所吸引。的確,在許多人看來,這是一部人物表演蓋過了劇情的影片。演員對影片的二次創作,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影片題材劇情的不足與爛俗。影片由之前大火的高分燒腦韓劇《信號》的女主金惠秀和新生演技派女演員金高銀飾演,這兩個演技派的合作本身就已經給這部電影加分了。更何況影片中那獨具一格的人物形象。

我恨你卻又活成了你——《中國城》

影片中金惠秀飾演的“媽媽”在影片開頭時強勢登場時,一頭夾雜著白髮的短燙髮,皮膚粗糙且佈滿雀斑,每個眼神都是戲,活脫脫一個在黑道經歷了風雨的形象。而金高銀飾演的一零在黑暗的巷子出現時,一頭利落的短髮,一襲黑衣,一手插兜,一抽拿煙,嘴裡還不時吐出煙霧,一臉冷漠的表情,活脫脫的一個淡漠孤寂且冷酷的形象。我想只要是第一次看到這兩者形象的觀眾都會被其深深的吸引住吧,至少當時我是這樣的。

我恨你卻又活成了你——《中國城》

在驚歎人物形象的同時,還會驚歎於其演技。首先,一零看似面無表情,卻能讓人從她的眼神、聲音、肢體語言裡讀懂她的憤怒、悲傷、絕望、掙扎、麻木。其次,在後面殺死“媽媽”時,一句“該死”的怒吼,飽含一零當時糾結複雜的情感。一句傾盡全身力氣的怒吼,將一零的無可奈何、憤世嫉俗和對媽媽極致的愛恨展現得淋漓盡致。最後,特別是片尾祭祀“媽媽”時的那個場景,光線昏暗的房間裡,綠色的地板紅色的牆面形成鮮明的反差,而站在這一反差中的一零,一身黑色的衣服,麻木而又疼痛的表情,倔強的的身板,沒有一滴眼淚,像是行屍走肉般一樣做著一些列僵硬而又熟悉的祭祀動作……而最後定格的一零那麻木而又疼痛的表情畫面深深的刺痛了觀影的我。那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就像心臟被不輕不重的捏住了一樣,雖然不痛,但卻讓人喘不過氣來。而“媽媽”看似冷傲無情,但卻能從她的話語、表情和一系列的行為看出她內心的柔軟,從和賣魚糕的老闆交流時,當被問及一零是誰時,“媽媽”會一臉幸福的微笑且自豪滿足的用中文說“我的孩子”。而這裡蹩腳的中文所說的“我的孩子”是導演埋下的又一感情線,即“媽媽”對一零隱藏的愛。當得知一零決定要來殺死自己時,“媽媽”表情是釋然解脫但又心疼的,從影片中她咬碎了杯子,鮮血滴落在手上都不自知就可以看出其強忍的悲痛。

我恨你卻又活成了你——《中國城》

無論影片中演員的演技如何,都逃不過其故事情節給其設定的獨特魅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觀眾的除了演員的演技外還有其中觸動人心的故事情節。其中最能觸動觀眾的,就是影片中一零和“媽媽”這對母女兩人的宿命輪迴了。“長大後我就成為了你”這對於原本善良渴望外面世界的的一零來說,這莫過於人生最大的悲劇。而這樣的悲劇正是導演所想傳達給觀眾的悲劇感,因為只有在這樣的悲劇感中,觀眾才能感受到一種以痛感形式出現的快感。而這種快感是在現代工業社會機械體制壓力下,觀眾在精神領域尋求逃避的一個出口。

我恨你卻又活成了你——《中國城》

由此可見,黑幫類型的電影之所以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是要有一定的前提背景的。因為黑幫電影集結了暴力、血腥、獵奇、名利等這些現實生活中觀眾難以親生經歷的元素,為了滿足自己的觀影體驗,這些元素成為了各大黑幫電影所必選的元素。而這樣一味的迎合觀眾的口味的電影,在我看來是沒有很大意義的。電影《中國城》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屬於這種類型的電影,但好在有演員的二次創作,和編劇對於人物的創作的獨具一格,使它稍稍擺脫了爛俗電影的頭銜,但不可否認的是導演為了迎合觀眾的觀影心裡,加入了狗血的劇情,從而降低了整部影片的質量。但最後好在,片中獨特的拍攝手法使狗血劇情多了一絲觸動人心的情感。雖然不知道現今的電影市場是怎樣的一個局勢,但至少作為觀影者的我看來,電影應該是寧缺毋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