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低調橋樑大師,他的存在讓外國橋樑專家只能全面退出中國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公開表示,過去的40年,美國在全世界發動戰爭花費了3萬億美元,而中國卻持續不斷地花錢搞建設。特朗普也向卡特表達,擔心中國已經在很多方面超過美國。


中國低調橋樑大師,他的存在讓外國橋樑專家只能全面退出中國

美國第39任總統吉米·卡特

其中,中國在世界上被點贊最多的,是基礎建設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被網友笑稱“基建狂魔”。比如,經過幾十年的奮起直追,中國已成為世界公認的橋樑大國,誕生了一系列世界之最。


這一切離不開,當年中國橋樑自主建設的呼籲者,原同濟大學校長李國豪。在他的堅持和努力下,中國加快了橋樑自主設計施工的步伐,鍛造出一個個精品,外國造橋專家和公司無奈全面退出中國。


中國低調橋樑大師,他的存在讓外國橋樑專家只能全面退出中國

中國橋樑大師李國豪(1913-2005)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幾乎中國所有重點的橋樑設計建造都與李國豪有關,他先後主持設計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上海南浦大橋,廣東虎門大橋等,即使在長達十年的隔離中,在報紙的邊緣和夾縫中計算,堅持推導武漢長江大橋橋體晃動問題的根源。


為了證實自己的判斷,李國豪又把自己的家做成實驗室,用縫紉機、乒乓球網、大頭針等工具模擬大橋,一點點地計算,直至出版專著印證自己的理論。


他的努力讓中國橋樑人再也不必受制於橋樑震動問題,他的擔當讓中國橋樑人敢於在世界上發出自己的聲音。


我們不禁想知道,在長達十年的磨難之中,是什麼支撐著李國豪敢於爭先,勇於承擔?


我想,答案是中國知識分子的骨氣。


別人談人格,他願意談國格,他認為真正的高素質人才應當在國內做出貢獻,而不是跑到國外去再來講報國。真正的高素質人才要回國另起爐灶,培養出一批人才來。在國內和國外報國,是不一樣的。


國之英豪,當如是也。


01


1929年,來自廣東梅縣一中的學生李國豪考入上海同濟大學。他當時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醫學院,另一個是工學院。李國豪本來想做救死扶傷的醫生,但目睹殘酷的解剖實驗後,適應不了,只好轉到工學院。


當時的同濟大學是按照德國大學建制教學,學制七年,兩年德語,五年本科,對技術培養尤其嚴格。1936年,李國豪以每門課程全優的成績獲得工學學士學位,並留校任助教。


中國低調橋樑大師,他的存在讓外國橋樑專家只能全面退出中國

李國豪

抗戰爆發後,同濟大學被迫轉移到浙江金華辦學。校內德籍教授推薦李國豪到科研實力遠勝中國的德國深造。


1938年,李國豪獲得獎學金赴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留學。因為本科成績優異,他被允許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李國豪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注意提升自己理論學習和實驗鑽研結合的能力。在科技人才輩出的德國,他發表了論文《懸索橋按二階理論的實用計算方法》,為他贏得“懸索橋李”的美譽,這也讓他很順利地獲得工學博士學位。作為一個工業弱國的中國年輕人,能夠得到驕傲自大的歐洲學界認可,足以證明李國豪的天賦和努力。


他並不滿足,兩年後發表論文《用幾何方法求剛構影響線》,獲得德國特許任教博士學位。


中國低調橋樑大師,他的存在讓外國橋樑專家只能全面退出中國

他的導師和研究機構,極力勸說他畢業後留在德國做研究,被他婉拒。1946年,李國豪攜帶家眷回到百業凋敝的祖國,任同濟大學土木系主任,至此從未離開。


02


十年浩劫開始以後,同濟大學副校長李國豪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接著隔離審查,交代問題。即使遭受莫須有的侮辱,李國豪依然牽掛著國內的重大橋樑建設項目。


武漢長江大橋通車典禮上,橋面上的百姓極度興奮,隨後出現了橋身晃動的現象。很多專家都無法判斷問題根源,作為武漢長江大橋的技術顧問,身陷囹圄的李國豪非常著急。如果能到現場勘測,可能會有所幫助。但是,他已失去行動的自由。


中國低調橋樑大師,他的存在讓外國橋樑專家只能全面退出中國

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1957年10月15日通車

後來建設南京長江大橋,設計者為了避免重蹈武漢長江大橋覆轍,橋面加寬4米,增加4000噸鋼。


當李國豪在隔離室聽到南京長江大橋通車的消息,他再次想到了武漢大橋晃動的問題,他一定要搞清楚原因。然而在隔離室中,兩手空空,他利用報紙的邊緣和夾縫,偷偷計算。


儘管小心翼翼,還是被監管人員發現了,意味著他自由的時間更少了。他和監管人員“鬥智鬥勇”,兩年以後,他終於得出結論,大橋的結構沒問題,大橋之所以發生晃動,是因為潮水般的人群同時在橋面站立移動引發了共振現象。


後來,李國豪終於從隔離室被放出,卻依然要交代問題,幸福的是每天可以回家了。家裡也沒有實驗室的條件,他就創造條件,用乒乓球網、滑輪、縫紉機、大頭針等器具模擬大橋,進行計算。妻子從生活費裡摳出一臺手搖計算機,白天他去交代問題,晚上躲進書房計算,燈一亮就是一夜。


中國低調橋樑大師,他的存在讓外國橋樑專家只能全面退出中國

李國豪在模擬實驗

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李國豪的專著《桁梁扭轉理論——桁梁橋墩的扭轉、穩定和震動》終於在1973年出版。科學嚴謹的推導分析,基本證實了自己先前的判斷。這一理論為新中國橋樑建設發展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人才不會永遠被埋沒,李國豪認為國家不會總是這個樣子的,他對未來始終樂呵呵的。


1977年,李國豪被解除隔離,恢復身份,並出任同濟大學校長。混亂的年代讓同濟大學幾乎原地踏步,李國豪下決心扭轉局面。


他提出“兩個轉變”的辦學方針,一是恢復對德國聯繫和德語教學傳統轉變,二是由土木為主的單科性大學向以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轉變。“兩個轉變”讓同濟大學發展駛上了快車道,同濟大學成為了國家重點支持的中德交流的重要窗口。


中國低調橋樑大師,他的存在讓外國橋樑專家只能全面退出中國

李國豪也被稱為“同濟之魂”。


03


剛剛改革開放時,中國人連易拉罐都沒見過。去日本出差的工作人員,無法想象鋼鐵可以被軋的像紙一樣薄。在中國人的認知裡,日本是資源極其匱乏的國家,可是日本此時的鋼產量竟然是經過大鍊鋼鐵時代的中國的5倍。


國家被現狀震撼了,決定上馬中國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上海寶鋼工程,預算300億。這是什麼概念?當時中國一年的財政收入僅有800億。


李國豪也被任命為上海寶鋼工程技術顧問委員會首席顧問。


1981年,因為寶鋼工程耗費資金量巨大,有人建議立刻下馬。李國豪堅決反對,並給出了嚴密論證,他分析寶鋼工程工期已經進展了三分之二,如果貿然下馬,資金造成巨大浪費,已建好的設施也會被廢棄。他的意見是,不僅一期工程不能停,二期工程也不能停。


他成為逆行的“少數人”,科學精神和責任擔當讓他最終力挽狂瀾,寶鋼工程得以繼續進行。不久,寶鋼建設中又傳出“鋼樁基礎出現水平位移”消息,又是李國豪衝到前面,帶著團隊計算分析,找到問題點,最終成功解決。有了李國豪,寶鋼就有了定海神針。


04


李國豪大學畢業後,曾有機會跟隨茅以升在錢塘江大橋基地實習,親身感受到茅以升對中國人自主建設橋樑的渴望。


1987年,上海計劃在黃浦江上修建一座新橋,因為國內造橋水平不高,所以有人傾向於邀請日本的公司來設計施工。日本放出話來,可以提供資金、技術,但前提是必須由日本人施工。這件事一旦成為現實,外國人在國際橋樑會議上,會大講特講如何在中國建造大橋,臺下的中國橋樑人情何以堪?


這是難以想象的羞辱。


李國豪當即給上海市長寫信,全面陳述中國橋樑人的實力和渴望,提出中國工程界需要實踐的機會,來提高自己的水平。上海市認可了李國豪的意見,決定讓中國人放手一試。


中國低調橋樑大師,他的存在讓外國橋樑專家只能全面退出中國

建造中的上海南浦大橋

年逾75歲的李國豪親自擔任專家組組長,負責全面工作。除了鋼樑的鋼板和拉梁的鋼絲是進口的,其他設備零件均為國產。事實證明,李國豪並沒有放空炮,1991年11月19日,上海南浦大橋順利竣工。它像一條昂首盤旋的巨龍橫跨在黃浦江上,實現了幾代上海人“一橋飛架黃埔江”的夙願。


它也極大地提升了中國橋樑人的信心,外國人能做的,中國人也能做。


廣東虎門大橋打算邀請英國公司帶資建設,李國豪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寫信給廣東省省長,申請由中國人自主建設。李國豪是廣東梅縣人,發自內心想為家鄉做貢獻。


虎門對於中國人來講,是一個具有複雜情感的特殊地方,當年林則徐就選擇在虎門銷煙。


中國人民的感情很難接受一個英國的公司在國恥地建造大橋。南浦大橋的成功建設已經充分證明了中國人自主建設高難度大跨度橋樑的能力,省長在會見李國豪後,當即拍板,虎門大橋由中國人自己來建設,並邀請李國豪等22位國內橋樑專家擔任技術顧問。


中國低調橋樑大師,他的存在讓外國橋樑專家只能全面退出中國

1997年6月9日,虎門大橋正式通車運營。從此以後,外國橋樑專家和公司完全退出中國橋樑建造領域,全部由中國人自己來建設。


05


2019年,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公開說,過去的40年,美國在全世界發動戰爭花費了3萬億美元,而中國卻持續不斷地花錢搞建設。


中國在基礎建設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也被網友笑稱“基建狂魔”。經過幾十年的不斷進步,中國已成為世界公認的橋樑大國,誕生了一系列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

世界上最高的大橋北盤江大橋,高達565米,相當於200多層樓高;

世界上橋墩最高的大橋赫章特大橋,11號主墩高達195米.


中國是無可爭議的橋樑大國,但很遺憾,還不是頂尖的橋樑強國。


我們有無可比擬的超級工程,可是在技術創新、競爭優勢上,與美國、日本、瑞士等傳統橋樑強國還有差距。


差距要靠一代又一代科學探索的精神和踏實的教育來彌補,李國豪治下的同濟大學是排頭兵。


經過“兩個轉變”後,同濟大學獲得長足進步,李國豪培養出了項海帆、範立礎等橋樑專家和工程院院士,李校長桃李滿天下。


從校長位子上退下來以後,李國豪仍然非常關心同濟大學的發展,每年的開學和畢業典禮都要參加,並說上幾句掏心窩子的話:“要是追求物質財富,就得不到精神財富;要下決心追求精神財富,就要淡泊物質財富。”


中國低調橋樑大師,他的存在讓外國橋樑專家只能全面退出中國

2004年11月14日,李國豪最後一次到同濟大學

每當有人講如何塑造人格,李國豪總是強調“國格”,他談到高素質人才應當在國內做出貢獻,而不是跑到國外去再來講報國。


出國留學學習先進技術是可以的,但心要在國內,就像風箏有一根線牽著,在國內和國外兩種環境下談報國,是不一樣的,真正高素質的人才是要回國另起爐灶,培養出一批人才來。


2003年,李國豪獲得首屆“上海市教育功臣”,時年90歲。大家都祝福他健康長壽,李國豪卻說, 長壽不長壽不幹緊要,關鍵要看對國家貢獻大小。


2005年2月23日,李國豪院士因病去世,享年92歲。


回顧李國豪院士跌宕起伏的一生,他堅持“為人要正派,做事要誠信”的人生信條,矢志不渝的科學精神和艱苦年代的報國之志,無愧國之英豪,校之師魂。


有了他的堅持,中國洗刷恥辱,外國人完全退出了中國橋樑建設領域;

有了他的努力,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各國交口稱讚的基建狂魔;

有了他的改變,中國橋樑人只爭朝夕,創造世界橋樑史一個個奇蹟……


中國低調橋樑大師,他的存在讓外國橋樑專家只能全面退出中國

位卑未敢忘憂國,希望中國現代的科學家們,都成為“雙一流”:既有一流的科學能力,又有一流的報國志向。


學之師表,國之英豪,向您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