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短的一條河流,全長只有90米,河流雖短,卻舉世聞名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源遠流長,在長達5000年的歷史沉澱中,華夏熱土誕生了很多馳名中外的山川河流。自古以來就有很多文人墨客濃筆讚歎祖國的大好河山,這些詩句流傳至今、經典不衰!詩句歌頌著不同的名山名河、歌曲傳唱出眾的奇異風景。古人常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乃是生命之本,我國的長江、黃河乃頗為典範的存在,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長江黃河歷來受人尊崇,寄託了眾人的期望憧憬!

像李白的“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王之渙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李白的“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等朗朗上口的詩句。這些歌頌長江黃河的詩句氣勢磅礴,令人心生敬畏,長江黃河自誕生起就孕育著兩岸的人民,它不僅是人們的母親河,更是華夏民族的一個象徵,其價值不言而喻,其名聲有目共睹。很多河流都是以長為主,像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皆以長出名。但在我國最短的一條河流,全長只有90米,河流雖短,卻舉世聞名,從清朝起就備受矚目,這條最短的河流有何獨特之處?為何能夠長盛不衰至今被人熟知?

我國最短的一條河流,全長只有90米,河流雖短,卻舉世聞名

夏天帶涼爽、冬天不結冰,想不紅都難

這條河流就是名譽中外的熱河!新中國成立前,它是清朝統治者頗為青睞的一個避暑地區;新中國成立後,它是普通話標準音的採集地之一。這條河流位於內蒙古、遼寧省、河北省的一個交界地帶,它原本只是一個無人知曉的河流,在後來的發展中成為了一個地理名詞。

這條河流雖然位於北方,卻有著令人匪夷所思的奇異景象:在寒冬九月,這條河流不僅不會結冰,反而河面上還會冒出白茫茫的霧氣,經過查看才發現這條河流的中游有溫泉湧入,源源不斷的供熱水才使得這條河流在冬天依然能熱氣騰騰。

雖然河流較短,但河流的周邊風景宜人,尤其在夏季,極為涼爽,像是世外桃源之地,清朝的統治者,為此花了十年時間在此地建立了一座避暑山莊,別名又稱為“行宮”。提到這裡,很多人會想到承德避暑山莊、熱河行宮。

我國最短的一條河流,全長只有90米,河流雖短,卻舉世聞名

從旅遊景點到政治要地,熱河的崛起僅是給人舒適嗎?

熱河不僅是極好的旅遊勝地,更是備受矚目的一方熱土,它之所以名噪內外,大概和他後期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我們先來看一下熱河的地理位置,在此地可以統管三省、省時省力,除了它的地理位置,還有它的實用價值。

從1703年開始,熱河便是一個政治地區的代名詞,清政府在熱河設立了負責熱河行宮事務的熱河總管一職。

在1810年,熱河總管權利更上一層樓,總管已經開始有權涉及承德府的軍務事情,熱河逐漸成為了處理政務的要地之一。

我國最短的一條河流,全長只有90米,河流雖短,卻舉世聞名

在1914年,民國政府為了方便管理熱河一代的情末群眾,在此設立熱河特別區,似乎看中了它的歷史價值。

民國政府在1928年設立了熱河省。熱河省在東北的地位不容置疑,畢竟東北向來只有三省,能夠將熱河設為省,可想它的權利。

1945年,熱河省被解放,雖然在歷史長河中只短短地存在了27年,但它帶給全國人民的影響卻是極大的。

我國最短的一條河流,全長只有90米,河流雖短,卻舉世聞名

熱河享譽國外,是時代所致還是國情使然?

清末民初,西方列強攻進中國,他們被熱河的宜人風景所折服,熱河名氣在當時是極大的,注重享樂的外國人通常會到熱河一遊,這不僅是精神的放鬆,更是精神的享受。熱河被解散後,很多人以為它將會由盛轉衰,再次恢復沉默,成為一條不知名的河流。

但事實並非如此,中國的權力中心一直在北方,北方很多有名氣的事物被南方借用。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有一條路叫做熱河路,雖然和熱河毫不搭邊,但很符合這條路繁華熱鬧的場景。或許是他們看中了熱河的潛在實力,所以從1935年取名熱河路至今,這個路名一直被沿用。

很多人說:熱河出名主要在於權力的移動,它本身的價值並無實在意義,一條90米的小河能有怎樣的存在感?如果不是清朝統治者在此地建立行宮,恐怕它只能是不被人知的河;也有人說:河流雖短,但它的影響力卻是極為深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