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場線下演出被迫暫停,線上渠道過渡期如何“救場”?

按照之前的計劃,今年本該是演唱會大年。周杰倫、孫燕姿、劉德華、蔡依林等一眾大牌歌手都有演唱會計劃。其中7年不曾登上內地舞臺的劉德華準備在2020年再度開唱,孫燕姿將舉辦出道20週年巡迴演唱會。可受疫情影響,劉德華已經公佈的24場演唱會只能取消或延期,而其他歌手的演出計劃也都被打亂。

此外,本該在3月舉行的草莓音樂節也被取消。舞臺劇、話劇等劇院演出同樣未能倖免。2020年原本是超高人氣話劇《如夢之夢》創作20週年,原定於2月13日~16日的上海站演出由於疫情延期;中國知名舞臺劇團體開心麻花已經連續4次調整取消演出的退票策略,迄今為止總共取消了240場演出。

數萬場線下演出被迫暫停,線上渠道過渡期如何“救場”?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了《致全國演藝同仁倡議書》,其中提到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在會員範圍內進行了抽樣調查。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1~3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達到了20000場,佔一季度總場次的80%以上,造成直接票房損失約24億元,其他損失近百億元。3月,全國20多個省市近8000場演出被取消或延期,造成直接票房損失超過10億元。

慘淡的現狀造成的負面影響讓許多公司倒閉,沒倒閉的公司則苦苦支撐。對於從業人員而言,想要撐過這段困難的時期,就必須找尋新的有效渠道,而線上無疑是不錯的選擇。

1月30日,音樂資訊平臺“音樂節RSS”發起“臥室pogo音樂節”,播放樂隊的往期視頻,“讓大家有地方安放情緒”;

摩登天空聯合B站打造了“宅草莓不是音樂節”直播節目,每天6小時,有許多音樂人分享宅家的體驗,並且為觀眾演唱,此後在西瓜視頻上線了第二季“宅草莓”,7天累計觀看直播人數超出857萬,單日最高人數達到152萬;

數萬場線下演出被迫暫停,線上渠道過渡期如何“救場”?

太合音樂則聯合淘寶公益推出“滾蛋吧!病毒”線上音樂會,還聯合抖音推出“沙發音樂會直播”,在快手等平臺也有專區;

此外,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平臺也推出了各種線上音樂節,以滿足線下演唱會被取消而產生的巨大需求,也為自家平臺獲取更多收益;

而脫口秀主持人、喜劇演員們也在線上開始“雲復工”。 李誕先後在快手、抖音與平臺的紅人們連線,為線上演出造勢。“嘻哈包袱鋪”高曉攀、“歡樂喜劇人”潘斌龍、喜劇演員許君聰也選擇在線上吸引關注。

儘管線上的效果不比線下,但就當前的情況而言已是最優解。“雲綜藝”、“雲錄製”、“雲演出”成了娛樂行業的新模式。從實際情況來看,“往線上走”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疫情帶去的危機。當然產生的效益相當有限,線上再怎麼熱鬧,也無法全部還原出現場看演出的那種真實感,更沒辦法像舞臺演出一樣輸出完整的演出橋段和作品,演出效果大打折扣。

不過據業內人士推測,疫情過後線下演出可能會迎來反彈。觀眾觀演熱情高漲。這一點從觀眾的態度可以感受到。在疫情開始初期,就有許多用戶要求演出取消或者延期,在社交平臺中許多觀眾希望對4月份之前的線下演出作出相應調整。許多人表示願意等,可想而知一旦疫情結束,各類線下演出將迎接更多觀眾。

數萬場線下演出被迫暫停,線上渠道過渡期如何“救場”?

隨之而來的巨大的退票量也要求票務平臺更加謹慎。退票流程明晰、溝通渠道通暢才能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票務平臺處理相關事務的能力和態度也會決定它們是否能贏得潛在用戶,為以後的發展搶佔先機。

從近幾個月的種種情況來看,當前線下演出相關企業與從業者的目標並非盈利,而是平穩渡過特殊時期,靜候線下演出“爆發期”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