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春風斗古城


庚子思明戰疫側記


野火春風斗古城

新華路43號東側一段斑駁的古城牆,有人說,它是鷺島城市建設的原點。自明洪武二十七年以來,它在626年的歲月流逝中,見證了這座英雄城市無數次的抗爭——從抗倭鬥爭的刀光劍影到鴉片戰爭的堅船利炮,從抗日戰爭的血雨腥風,到兩岸鬩牆的硝煙瀰漫,這座城市,一如這不倒的牆垣,何懼雨驟風狂,始終巍然屹立,書寫著多難興邦的不朽詩篇。


歲次庚子,瘟神現身荊楚,疫病播於華夏,東海之濱的廈門、思明,再一次面臨生與死的考驗。只不過這一回,我們的敵人不再是面目猙獰的倭寇與反動派,而是在空氣中伴著飛沫傳播的新冠病毒。大象無形,大音希聲,這是沒有硝煙的戰鬥,其兇險,不啻於真刀真槍的戰爭,因為,在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面前,我們沒有退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面前,我們只能勝利!


於無聲處聽驚雷,巍然屹立的古城牆作證,英雄的思明人民再一次經受住了考驗。儘管還未到凱歌高奏時,但疫情警報拉響一個多月以來的點點滴滴證明,百萬思明人民在危難面前敢於亮劍,善於亮劍,在這場面對疫情的總體戰、阻擊戰中展現了無畏的鬥爭精神和高超的鬥爭藝術。正是,野火春風斗古城,青史留名又一春!


野火春風斗古城

戰略篇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毫無疑問,形勢一度很嚴峻。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的是,本應祥和歡樂的春節氛圍。一座城市的保衛戰,無預警地打響了!不斷上升的數據如大兵壓境,黑雲壓城,城不能催!


作為廈門的中心城區,思明是這座城市人口密度最大,遊客最集中的地方。它以全市5%的面積,容納了1/4的人口,去年僅一月份,就接待了國內外遊客超過230萬人次,數量同樣冠絕全市!經濟總量和規上企業數等許多指標約佔全市1/3,保衛思明,不僅是為了保衛這裡的百萬居民,也是為了保衛廈門。樹立起三分之一意識,誓要化壓力為動力,變危機為機遇,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至最低,在全市大局中體現思明擔當、作出思明貢獻。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既然兵臨城下退無可退,那就全民皆兵勇敢亮劍,打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思明有什麼?有高效的社會動員機制,有前瞻的總體戰略佈局,有高素質的人民群眾。


思明區最早在全省進行大數據分析鎖定管理目標;最早實行最嚴格的網格化封閉式管理;還有擁有五十多萬粉絲的“思明快報”,進行最大程度的融媒體大眾傳播和動員……10個街道、98個社區協同作戰,構築起全方位、大縱深的立體化防禦工事,發揮近鄰機制,守住一道道防線,捍衛一座座堡壘。這就是思明的氣魄與擔當,這就是思明的硬核戰力,截至目前,已經連續23天無新增病例


然而,這還不夠!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即便在防抗疫情最緊急的時刻,思明區委區政府也沒有忘記“發展才是硬道理”。疫情終將過去,生活還要繼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疫情的紛擾,動搖不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疫情過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還要肩負。


野火春風斗古城


爭分奪秒迎財神!只有前瞻的視野,快速的行動,才能贏得先機,獲得主動,贏得未來。1月31日,就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刻,思明區就率先發出減免租金倡議書,釋放出關注經濟發展的信號;2月7日,更是在全市率先發布錯峰復工通知和穩生產的“六條措施”。要知道,彼時,思明在全市六個區中的疫情風險等級並非最低。


是什麼給了思明人這樣的膽量?是戰略的眼光,是擔當的魄力,更是科學的實踐。思明區率先上線全省首個健康管理系統“火燒雲”,逾20萬人、6萬名員工、4500家企業實現在線管理,構築起助力復工復產的線上“火神山”、“雷神山”。硬核實力交出硬核答卷。2月10日復工首日,思明區復工率,返崗率分別比全市高出了23和12個百分點


只有戰略的防禦,沒有戰略的反攻不是思明人的個性。化危為機,當這場與瘟神的戰爭進行到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的階段時,思明人已對未來做出更新的佈局。全面強化項目策劃提升、審批增效、徵拆攻堅、建設加速、要素保障,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沙坡尾和中山路片區提升,何厝嶺兜舊村整村拆遷,湖濱一里到四里城市更新……“島內大提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援企穩崗,一同奏響了思明戰疫三部曲。黃厝會議中心安置房項目的火熱施工,就是整個恢弘樂章中一段快節奏的行板。


野火春風斗古城

戰術篇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


從大處佈局,在細部落子。任何宏大的戰略都需要精巧的戰術予以實施,在這四十多天的戰疫實踐中,思明區生動地詮釋了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的真諦,以“心戰”帶動實戰,“心”之所至,所向披靡。


既然是人民戰爭,那就要全民皆兵。區防控指揮部一聲令下,街道、社區迅速行動,一道道隔離線,一個個檢查哨,幾乎在一夜之間遍佈大街小巷、樓宇館舍。無數個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二十四小時堅守崗位,用手中的額溫槍保衛我們的城市。你或許看不清他們口罩下堅毅的表情,但他們在你身上的“溫柔一槍”,卻讓人讀出這座城市的體溫。這是思明人對城市深沉的愛,是濃得化不開的家園意識,是文明廈門的城市底色


復工復產,靠的是細心。思明區的服務業去年營收超千億,佔到全區GDP近九成。作為經濟的重災區,受影響最早,復甦最慢。今年開春本該賺得盆滿缽滿,但疫情卻讓整個行業20多天幾乎顆粒無收。怎麼辦?思明區改變“撒胡椒麵”的傳統做法,精準施策,以細心助力企業“過冬迎春”。


野火春風斗古城


針對旅遊、酒店、餐飲、客運、影院等五個行業,制定稅收補助、貸款擔保支持、獎勵放貸擔保等穩生產措施,甚至直接安排超過4000萬元資金為企業輸血,幫企業過關。不僅如此,思明區還鼓勵支持企業在疫情停業期間,進行員工培訓、人才儲備和服務設施升級改造,為全面復甦做足準備。


客商一見傾心,思明三傾相報。思明區創造性地提出“CSO首席服務官”理念,選取1181家重點企業和項目,建立“1對1”掛鉤聯繫機制,提供“私人訂製”服務。連夜制定“傻瓜機式”復工防控指南,以便企業“快門式”操作。所有的一切,只為以心換心,幫助企業重新開始。


佈局未來,靠的是信心。“疫往情更深,大家可以放心安心有信心,思明一定誠心用心付真心!”2月26日上午,在思明區“開門紅”招商項目雲簽約儀式現場,思明區委書記向屏幕另一端的企業家們發出最誠摯的邀請,許下最莊重的承諾。


野火春風斗古城


思明區頂住了極大的疫情防控壓力,“開門紅”項目總投資185億元,其中,簽約6個項目總投資98.5億元,佔全市簽約投資額近1/3,交出了招商引資的優異成績單。“雲簽約”只是一個序曲。在全市堅定不移抓招商促發展的火熱氛圍中,思明正聚焦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深化招商引資,為產業轉型注入“活水”。


戰疫尚未結束,形勢卻已明朗。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恰逢農曆驚蟄,萬物萌發,一場春雨過後,廈門古城牆的磚縫中青草蔓發,仿若史官的筆觸,寫下城市新的篇章。


野火春風斗古城

野火春風斗古城

野火春風斗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