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真羨慕這些媽蟲…不用上班”

韓國有個全新的詞語,叫“媽蟲”,說的就是年輕的全職媽媽。

在韓國,蟲有表示低等動物的貶義,而“媽蟲”,則是英文“mom”+韓文“蟲”。這個詞語,原本被用來貶低“沒把小孩管教好的年輕媽媽”,後來也用來貶低沒有收入,專靠老公,在家裡帶孩子的全職媽媽。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韓國暢銷小說的《82年生的金智英》,講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這部作品講述的故事其實很簡單。

主角金智英這34年的人生,就如同她的名字,平凡且樸素。小時候她就發現,在家裡好東西永遠輪不到她和姐姐,七歲時因為吃了一口弟弟的奶粉,被奶奶指著訓斥,而敏感的金智英已經能明白,奶奶罵她不是因為這奶粉多金貴,而是她寶貝孫子的東西誰也不能碰。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成年之後處境也沒有變得更好,在職場上,儘管自己積極投入工作,甚至工作表現比同期男同事要更優秀,然而在上司挑選晉升人員時,還是直接將自己排除在外,他們認為女性到30歲左右就會因為結婚生子離開公司,投入的培訓成本也會毀於一旦。上司甚至還會對她的優秀直接表示排斥:「女孩子太聰明,公司也會覺得有壓力,像現在也是,你知道自己給人多大壓力嗎?」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即使後來結婚了,來自婆婆對傳統「好媳婦」的期待,以及各種親人對於生育的追問,也讓金智英感受到喘不過氣來的壓力。

丈夫儘管對自己表示了理解和幫助,但在生育上還是隻能勸她:要不還是生吧。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最後為了孩子,金智英辭去了自己這份經營了十多年的事業,當起了家庭主婦,每日被繁瑣的家務和各種育兒瑣事弄得筋疲力盡,一日好不容易難得可以休憩一下,她帶著女兒來到公園的長椅上,偷得短暫的享用一杯咖啡的時間。卻不想引來對面幾個上班族給了自己一個「媽蟲」的嘲諷。

“7*24小時,全年無休”

很多人對於全職媽媽有著這樣的刻板印象:

全職媽媽不需要上班,只需要每天把自己打扮得時尚亮眼,在老公上班後,就帶著孩子到外頭喝咖啡、做指甲、逛街,成天和同樣的媽媽閨蜜瞎混,每天還能經營個人網絡形象,當起網紅媽媽。

但是,這種看似光鮮的生活,或許只是一場辛酸的誤會。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網上漂亮的照片,並不是全職媽媽的全部。

事實上,普通的全職媽媽,在一整天的時間裡,都在陪玩重覆的遊戲與做副食品、餵飯、陪睡中度過,這是一份無法寫到簡歷上的,很瑣碎、很機械的工作。

全職媽媽的一天是怎樣的?

曾經有位全職媽媽,寫下了自己的一天: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從早到晚,全職媽媽就像一個陀螺,睜眼就開始不停地工作到閉眼。

現在在一個二線城市,請一個保姆的話,是5000元左右,一週2天休息, 過法定節假日,哦,對了,還不需要輔導孩子的家庭作業。如果孩子小或是有老人的話,還要加錢。而作為一個全職媽媽,以上的福利,統統沒有!

“我只想有人跟我說說話”

更可怕的是,你將會面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孤獨

Emily目前居住在英國的Wolverhampton,她有三個孩子,是一位全職媽媽,

丈夫負責在外賺錢,自己負責在家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和維持家裡的正常運轉。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在她剛開始當全職媽媽的時候,這樣的感覺並不明顯,

畢竟那時候她以為孩子可以給她帶來足夠的歡樂,

還覺得作為一位母親,可能並不需要太多額外的社交。

然而在孩子們都漸漸開始上小學後,她發現自己因為要同時照顧三個孩子,根本沒有什麼額外時間社交,

但平時孩子們不在的情況下她又對著空蕩蕩的家,喊一聲都沒人回應。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幾個月來這種感覺斷斷續續,到後面我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狀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道,

“漸漸的每次我要離開家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心裡都會有一種莫名的喜悅,後來我才意識到是因為只有這樣我才有機會跟成年人進行交流。”

雖然不是交心的溝通,但是對於很久沒有正常交流的Emily來說,普通的問候和嘮家常就已經足夠了。

“我養你的”

當你做了全職媽媽以後,你以為你老公會因此更加愛你且對你感恩戴德麼?知乎上的一個回答可能會狠狠的打臉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在大多數的家庭中,全職媽媽沒有什麼地位,她是免費的保姆、廚師、保潔員,也是免費的育兒嫂、護工、採購員。24小時全年無休,卻不被人認可和尊重。

如果說職場媽媽是最辛苦的職業,忙完工作又要忙家務,那麼全職媽媽就是世界上最委屈的職業。

別的職業做久了能升職加薪,前途一片光明,唯獨全職媽媽除外。

可能有人會說:不想當全職媽媽,那就回歸職場咯!

但是迴歸職場,卻並不容易。

智聯招聘調查中有66.44%的女性認為:全職媽媽重返職場“有難度”。

很多全職媽媽,脫離社會數年後想再回頭,很難找不到好的工作,絕大多數的公司不願意錄用有孩子的女性,因為他們認為女人有了孩子,就不再有心力放在工作。

除此之外,她們還面臨著很現實的問題

好不容易迴歸到職場,也有可能受到一直堅守在職場的,別的女同事的攻擊。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女人做全職媽媽久了容易和社會脫節,她有逛不完的菜市場、淘不完的便宜貨,受不完的氣,她有多辛苦就有多委屈。

全職媽媽很偉大,也很委屈,所以女人當全職媽媽之前,必須想清楚這四點:

1. 家裡有沒有人幫你帶孩子做家務,你是否放心和安心?

2. 你是否有一個長遠的工作計劃和親子教育計劃。

3. 家裡的經濟狀況允不允許你當全職媽媽,還要不要二胎,都要提前商量好。

4. 夫妻感情好不好,老公對你當全職媽媽的看法。

全職媽媽有沒有過的幸福美好的呢?有的。

我身邊就有兩個全職媽媽過的非常幸福,但是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孃家特別有錢。生活上的瑣事統統交給保姆,自己只負責帶娃。

哦,對了,還有就是:她們老公也特別有錢。

她們在產後就報了幾百塊一節的私教課來恢復身材,做起育兒博主,生活依舊豐富多彩,美豔照人。

“我的媽媽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

很多全職媽媽之所以先擇成為全職媽媽,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想要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和更多的愛,最後,卻成了孩子眼裡的“壞媽媽”。

曾經有一篇文章《我的媽媽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講的就是一個全職媽媽,放棄工作和事業,放棄興趣愛好,放棄自己的社交關係。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一門心思全部撲在孩子身上,其結果,不僅沒有讓孩子更優秀,而是孩子更反感。

一個人,越是花了時間心血在某件事情上,就越難從這件事情中脫身。

全職媽媽的全部心血都在孩子身上,她們對孩子的眷戀甚至依賴會越來越高。

但對於全職媽媽來說,孩子是她們的全部,甚至是她們生命的意義,退出了,自己的人生何處安放?

於是,全職媽媽特別容易成長為控制性媽媽,甚至病態性地控制孩子成長。

6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詩人紀伯倫的一句話:“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但不屬於你。”

全職媽媽,很難完成在孩子生活中的退出。

“難道要用我兒子的錢,去救你爸爸?”

全職媽媽的中年危機,總是來得更猛烈一些.

在一檔情感類綜藝節目裡,妻子因為種種原因當起了全職媽媽。妻子的父親患了重病,需要醫治,丈夫不願意出錢,理由是妻子還有一個哥哥,當然是兒子出錢了,女兒女婿沒有這個義務。

一邊是病情嚴重的父親,一邊是鐵石心腸的丈夫,妻子找到了公公婆婆,想讓公婆借點錢給她。

婆婆只說了一句話,我兒子養了你和孩子三年,你再讓他救你父親,這不是得寸進尺嗎?

自己沒有錢,遇到困難誰都幫不了你。

父親去世以後,妻子終於決定要離婚,丈夫卻要爭奪孩子的撫養權,理由是小清沒有工作養不起孩子。

節目現場,有個男情感嘉賓點評,小清選擇當全職媽媽,就是放棄了尊嚴。

他還說,好的婚姻應該勢均力敵,不要指望男人養你,還要養你的家人,除了你父母,沒有誰有義務養你。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人到中年,能力和體力都跟不上,收入頂峰已經過去,但現金流去越來越大,妻子做全職媽媽,不僅沒法供養家庭,連自己也沒辦法養活,所有的重擔都在丈夫身上,一旦丈夫出現問題,整個家庭的資金鍊就斷掉了。

在經濟學和投資學領域,降低風險最重要的手段是什麼?

“不要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即儘可能讓自己的收入多元化。

對於一個家庭也是這樣的,婚姻的作用之一便是組合成家庭,提高抗風險能力,除非你的收入特別高,並且來源穩定,否則,不要輕易讓你的妻子做全職媽媽,一個家庭,多一個收入渠道,就是多一份抗風險能力,全職媽媽,會降低這種抗風險能力。

“嗯,哦,嗯。”

每一個當過全職媽媽的女人,應該都會發現,隨著你做全職媽媽的時間越長,你和丈夫的共同語言就越少,到最後能聊的就只剩下:

“今天孩子又拉褲子了。”

“今天我又買新衣服了。”

“今天家裡的熱水器不好用了。”

而丈夫的回應,會慢慢地從兩三句話,變成一句話,變成幾個字,“嗯,哦,嗯。”

《我的前半生》裡的羅子君,一個典型的全職媽媽,她對自己丈夫的工作毫不知情,每天回家,只會和陳俊生聊孩子,聊家裡保姆哪裡又沒做好,聊自己今天又逛了哪些奢侈品店,買了什麼貴的東西。

她不知道自己丈夫身上的擔子,也無法走進他的內心,兩個人最後的聊天內容及其寡淡,所以敗給了一個在她自己看來,“完全沒有威脅性的老女人”,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而她不知道的是,那個老女人凌玲,是丈夫的下屬,對丈夫知根知底,是穿得沒有她好看,沒有她有氣質,但比她更能走進陳俊生的內心深處。

全職媽媽做了幾年,就會和丈夫脫節,一個一天就守著孩子老人,守著幾十平米的空間;

一個在外打拼,形形色色,人來人往,兩個人怎麼能相互走進對方心裡呢?

孃家沒礦的話,就不要做全職媽媽

正如作家毛毛說的:“女人一旦囿於那幾十平米叫做家的空間,便放棄了整個世界,甚至是你的丈夫。”

龍應臺說得好:“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能夠與你並立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手不放的人。”

之所以說全職媽媽是個危險的崗位,正是因為她無法和另一半站在船頭,共同面對驚濤駭浪,已經大浪過後的風景清麗。

別做全職媽媽,做一個美麗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