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評書表演的大旗該由誰來扛?王玥波,郭德綱,還是閻鶴祥?

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和田連元走紅的年代,是評書藝術的黃金時代。那時候電臺節目評書收聽率非常高,有了電視又出現電視評書,因此也湧現出很多深受全國觀眾喜愛的評書演員。如今回看,這些人都已經成為評書大家。而評書發展到現在,已經失去了當年那樣的欣賞優勢和關注度,專業從事評書表演的人也沒有黃金時代那麼多。


當地評書表演的大旗該由誰來扛?王玥波,郭德綱,還是閻鶴祥?


如果從中青年評書演員中找出一位代表人物,那隻能選連麗如的徒弟王玥波。但他究竟能不能撐起評書藝術,恐怕也沒有那麼簡單。


當地評書表演的大旗該由誰來扛?王玥波,郭德綱,還是閻鶴祥?


評書藝術的黃金時代

八十年代評書盛行的時代是什麼時代?劉蘭芳在廣播裡演播《岳飛傳》,公安部門能為此給劉蘭芳頒發獎狀,表演她為穩定社會治安做出了貢獻。怎麼回事?劉蘭芳並沒有直接幫助抓賊,而是在她說評書的時間裡,社會上可以說是萬人空巷,大家都貓在家裡聽評書,關心岳飛將軍的命運,這時候不法分子也不例外,因此社會秩序大有改觀。在今天看來,這種情況簡直難以想象。


當地評書表演的大旗該由誰來扛?王玥波,郭德綱,還是閻鶴祥?


單田芳在回憶錄中也多次提到,那時候他到全國各地演出受到的歡迎,簡直都難以形容。有一次在地方演出,他由於受到觀眾熱情的感染有些忘乎所以,在表演的時候一不小心把假牙噴了出來。演出暫停找到之後安上,單田芳這才接著演出。

王玥波是新時代評書演員代表人物

那時候的評書演員有多麼受歡迎,如今的評書演員就有多麼受冷落。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看視頻的年代,人們已經不滿足於聽評書演員乾巴巴地靠嘴說來論說故事,展示武功,他們需要的是直接的東西,不假思索的東西。這些方面,評書盡顯劣勢。

但也不能說沒有優秀的演員。比如王玥波。


當地評書表演的大旗該由誰來扛?王玥波,郭德綱,還是閻鶴祥?


王玥波從小學評書也學相聲,因此他的評書表演融會貫通,經常加入一些相聲包袱兒,這使得他的評書自成一家。非常難得的是,王玥波對市井人情洞悉在心,也非常善於觀察生活,因此在表演很多評書尤其是《聊齋》的時候,總是能在合適的時候穿插講述自己的見聞和體會,與現代社會進行勾連,觀眾對此非常感興趣。

王玥波如今也就四十出頭,但舉手投足已經顯得非常老派,在臺上表演給人以信任感。能在這樣一個娛樂化時代,每週堅持在書場現場說書,多年如一日,這非常不容易。衝王玥波這份堅持以及自身本領,他在當今的中青年評書演員中已經算是佼佼者。


當地評書表演的大旗該由誰來扛?王玥波,郭德綱,還是閻鶴祥?


郭德綱和閻鶴祥說評書太少

還有一位說評書的演員其實比王玥波名氣大,但很難說他是評書演員,那就是郭德綱。

郭德綱年輕時候說過評書,這些年也經常表演一些有頭無尾挖坑無數的評書作品,但由於他說評書並非主業,大部分時間還是在表演相聲,因此他應該沒有辦法也不太可能作為評書的扛旗之人,儘管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那裡。


當地評書表演的大旗該由誰來扛?王玥波,郭德綱,還是閻鶴祥?


郭德綱的徒弟閻鶴祥也存在這個問題。都知道閻鶴祥說評書有自己的特點,他講一件事就要把這件事弄懂,不惜花費時間到故事發生地進行調查,還做大量的案頭工作,這功夫下的,不是所有評書演員都能夠做到。從表演來看,閻鶴祥也是不緊不慢,深得很多新觀眾的喜歡,只不過他的主業也是相聲,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和時間顧及評書。


當地評書表演的大旗該由誰來扛?王玥波,郭德綱,還是閻鶴祥?


個人表現和時代侷限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評書表演無法給出演員影視表演那麼豐厚的回報,而且也沒有辦法與相聲觀眾的回報相比,因此它就不太容易引起足夠多演員的動力來將評書進行到底。


當地評書表演的大旗該由誰來扛?王玥波,郭德綱,還是閻鶴祥?


當地評書表演的大旗該由誰來扛?王玥波,郭德綱,還是閻鶴祥?


王玥波評書又說評書又說相聲,但說起來還是以評書為主,因此他算得上是當今中青年評書演員中的執牛耳者。不過靠王玥波以及其他少數人,能不能夠將評書振興,支撐起評書藝術的大業,恐怕還是要打問號。這不單純是演員的問題,更主要還是時代所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