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區劃、人口、面積情況

數據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遺漏的請留言區補充,數據源參考民政官網,人口為戶籍數,詳細數據參數請參閱各地區官方統計公報。

江西省宜春市區劃、人口、面積情況

宜春,江西省下轄市(地級),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位於江西省西北部,東境與南昌市接界,東南與撫州市為鄰,南陲與吉安市及新餘市毗連,西南與萍鄉市接壤,北與九江市相鄰,西北與湖南省長沙市、岳陽市交界。

2000年8月撤地設市,現轄袁州、樟樹、豐城、靖安、奉新、高安、上高、宜豐、銅鼓、萬載10個縣市區和宜春經開區、宜陽新區、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87萬平方公里。

地勢地貌宜春地處贛西北山區向贛撫平原過渡地帶,地形複雜多樣,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海拔高點1794.3米,在靖安九嶺尖;低點海拔18米,在豐城藥湖。境內山地、丘陵和平原兼有。市東南部屬贛撫中游河谷階地與丘陵區。境內河流、丘陵相錯,地勢波狀起伏,坡度比較平緩。其餘均屬贛西北中低山與丘陵區。市內嶺谷相間排列。北部九嶺山脈地勢峻峭,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以南則是多呈波狀起伏的丘陵盆地。在山丘之間,有潦河、錦江、袁水等河流貫穿其中,河流兩側發育著寬窄不一的多級河谷階地。西北山區蘊藏著豐富的森林、水力資源,河谷地帶則以糧食和經濟作物為盛。

江西省宜春市區劃、人口、面積情況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堂邑候陳嬰奉命來此築城立治,因“城側有泉,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故名宜春。唐初四傑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其人、其事、其物均典出宜春;唐代韓愈寫下了“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遊”的詩句;宋代理學家朱熹發出了“我行宜春野,四顧多奇山”的感嘆。

江西省宜春市區劃、人口、面積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