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載體之中國塔--5


福建福州崇妙保聖堅牢塔 閩永隆三年,閩王王審知第七子王延曦準備建九層,建到七層,王延曦被臣屬所殺,工程告結束。塔為八角七層,通高35米,每層塔壁均有浮雕佛像,共有46尊。因用青石料又名烏塔。

浙江杭州閘口白塔 吳越國石塔,共九層,高約15米,平面八邊形的樓閣式塔建築,逐層劃分,比例適度,出簷深遠,起翹舒緩,輪廊秀麗挺拔。

須彌座束腰上刻有佛經。是現存的五代吳越末期仿木構塔建築中最精美、最真實、最典型的一座。

河南武陟妙樂寺塔 後周顯德二年重修。塔為十三級密簷疊澀式磚塔,平面呈方形,內部空心,底邊長9米,高34.19米。據碑載:佛祖舍利靈骨,建寶塔19所,妙樂寺塔其一也序列第15。

江蘇蘇州雲巖寺塔 北宋建隆二年落成,別名虎丘塔。塔七級八面,內外兩層枋柱半拱,磚身木簷,高47.7米。

廣東廣州光孝寺南漢鐵塔 南漢西鐵塔,鑄于大寶六年,原為7層,現存3層。東鐵塔,鑄於南漢大寶十年,完整地保留了7層。

此塔由南漢後主劉鋹捐造,觀其龍紋,繼承大唐之遺風。

江蘇南京棲霞寺舍利塔 南唐重建,密簷式五級八面。高15米。白色石灰岩石砌造。

1930年由建築家劉敦楨主持維修,重新設計製作塔剎,並修補基座損毀部分。

浙江杭州六和塔 北宋開寶三年建,外圍木構為清代重建,塔內部磚石結構分七層,外部木結構為8面13層,高59.89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