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邊城》是沈從文心中唯一淨土

引言

每一隻船總要有個碼頭,每一隻雀兒總要有個鳥巢。

做為一個大人,不管有什麼事都不許哭,要堅實一點,方能活到這塊土地上!

一切心中的病痛,皆會在那長長的白日下醫治好。


流水墜月,遮不了山的青蔥,寂靜憶風,蓋不了水的閒適,時間流淌,帶不走你對他的等待。

你一直在等待的味道中,一直地等,等著他再次出現於渡口。

沈從文的文字像水一般純淨,像星子一般久遠,是一種靜寂而孤獨。

波瀾不驚娓娓道來 ,卻令讀者心起漣漪。細膩的筆觸給讀者展示了一個寧靜古樸的"桃花源"令人念念於心。

《邊城》一座白塔,一隻渡船,一條黃狗,一對爺孫,一段相依為命的溫暖時光,這便是沈從文心中的淨土。

故鄉有清澈見底的溪流、清涼的山風、滿眼的翠竹、那白日喧囂夜裡靜謐的渡船......人與自然就是這樣相濡以沫,構成這一幅幅美麗生動的鄉村畫。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桃花源,寄託著美麗的鄉愁、流逝的青春、夢中的愛人以及遙不可及的夢想。

沈從文真正想要留守的邊城並不在那裡,而是一片蒼茫的天地。

湘西滋養了沈從文,讓沈從文從思想上情感上得到了昇華,他跟張兆知的婚姻繫上死結,在這裡心是如此靜謐安詳。

簡單而充實的生活讓沈從文看到希望,暫時忘記戰爭所帶來的災難。

小說中隱晦提到——茶峒城裡駐兵,如果不是每晚的軍號聲響,都不會感到生活有什麼不同,真實描述了邊緣之地戰爭帶給人們思想衝擊,平靜生活被打破。

那些近在咫尺的地方軍閥們正在廝殺,戰火就在城外燃燒,但是人們絲毫也沒有察覺到。

所有的人生活在這裡,都處於一種純粹的自然狀態。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里的一座古老的縣城。鳳凰城又叫沱江鎮,是因為整個縣城臨著一條美麗的沱江而建在沱江兩岸,佈滿山坡的是古老的吊腳樓和木屋。

這裡的茶峒,不屬於外面的紛繁複雜的世界,它是一個“世外桃源”,這裡沒有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沒有家人之間的反目成仇,更沒有朋友之間的挑撥離間,沈從文出生在這裡。

逆境中《邊城》是沈從文心中唯一淨土

翠翠如同九妹一樣的女子,活在沈從文心中

《邊城》中翠翠更像是沈先生心中的九妹,用心去感受一個如九妹般在青山綠水中長大,未經世事、天真善良的女孩子,面對愛情時的樣子。

小說中翠翠小女兒家的扭捏作態、自卑自憐,又擔心“我走了,爺爺怎麼辦呢?”甚至看到二老來了,反而躲躲閃閃,像小獸般逃走了。

讓沈從文想起九妹,那個青山秀水養護的女子,最終生活在沅陵破船上,翠翠形象更像沈從文天真浪漫的九妹。

描寫情竇初開的翠翠,不敢告訴任何人,連爺爺也不例外。

爺爺數次問她,她並不作答。幸好爺爺瞭解翠翠,見翠翠不回應大老,便影影約約意識到翠翠愛的是二老。

井姑娘說:如果能正確地表達自己,如果再勇敢一點不那麼彆扭,如果大家都能明晃晃打開天窗說亮話,也許故事就是另外一個結局了。

這是現代式敢愛敢恨的戀愛觀!而翠翠是那個年代下伴隨爺爺長大的可憐渡船女。

她的矜持或許是傳統中國女性的含蓄內斂所致,或許是湘西人的淳樸自然造就,又或是翠翠這般安靜沉默的性格使然。

其實我們現代人又何曾不是在愛情中有過最初的忐忑不安呢?

每一個曾經情竇初開的少女都曾經歷過面對心愛人靦腆害羞、裝模作樣,不敢吐露一丁點的心扉,直到心愛的人離開遠去,才追悔不及、懊惱不已。

翠翠也是直到大老出意外,爺爺死去,二老出走,才在最後大膽執著地選擇了等待,即使不知道那個人明天會不會回來。

人們往往都在糾結如何誤會消除、結局圓滿。

其實愛情往往因得不到而令人更加嚮往。正如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們看,毀滅之後人們反而更加懷念,能引起反思和共鳴。

逆境中《邊城》是沈從文心中唯一淨土

不是他冷漠無情、不懂政治,相反,恰恰他心如明鏡、洞穿世事。

《邊城》註定是一部悲劇。沈老先生年少時棄湘西而去北京求學寫作,經歷種種誘惑與坎坷,卻能夠擺脫萬難,不受世事叨擾,一直堅守內心的純淨,保持獨立與自由的追求。

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沈老先生必定不會天真到認為邊城的寧靜美好會永遠存在,也不可能將邊城寫成喜劇來迎合世人世俗的需求。

只是,這部悲劇裡透露出太多的真善美,湘西吊腳樓如詩如畫,爺爺在女兒死後含辛茹苦養育孫女,擺渡無慾無求,絲毫沒有貪圖小利。

二老大老在面對愛情時不以財富為標準、遵從自己的內心,兄弟二人面對喜歡的人敞開心扉、公平競爭,爺爺死後眾人幫襯翠翠的鄉鄰之情……

在那樣的亂世之中,早已人心不古,卻在邊城裡找到了一片淨土,人們讀過之後無限惆悵,都希望能留住這些內心深處最渴求的剎那美好。

這也恰恰是沈從文的追求,離開家鄉後來到京城,目睹了大城市的喧囂浮躁。

在那個亂世之秋,他不問俗事,專心寫字,想寫出一片逃離戰爭與殺戮的世外桃源。

沈從文更希望用看似不經意的一個個畫面喚起人們對和平、安寧、幸福、快樂的嚮往。

而看的人不太懂,有說:如果二老不要太細膩,爺爺不要太彎彎繞,翠翠再膽大一點,結局就會改變。

可是,那樣一來,翠翠就不再是那個惹人憐愛的翠翠,二老就不是那個柔情似水的二老,爺爺也不在是那個憨厚朴實的爺爺了。

正如:這世上有多少人的另一半就是那個純情懵懂的初戀呢?又或者最愛之人一定成為自己的終身伴侶呢?

也許翠翠永遠等不來二老,那又怎樣?二老會永遠是翠翠心中最好的二老,翠翠也永遠會是二老心中最美的翠翠。

翠翠面對天保的提親,她不知道該不該答應,甚至根本沒有考慮過要不要答應,她並不知道回覆別人的提親是她的責任,好像一切與自己無關。

面對儺送的感情,她也並不知道自己的感覺是不是愛情,她甚至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樁事情叫做愛情。

爺爺死去之後,鄉親們幫忙置辦棺木、辦理喪事,坦然地接受生老病死的命運常態。

就連年紀輕輕的天保溺水身亡,好像也沒有給人們帶來過多的悲憤或哀傷。人們可以坦然面對生死。

逆境中《邊城》是沈從文心中唯一淨土


“天”有力量安排人事、干預人間,但是卻並不在乎人們的意願。

《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們通常對這句話都有誤解,其實這句話原本真實的意思是說:天地對待萬物都和那個草做的狗一樣,沒有任何差別。

它並沒有對一部分人或事特別好,也沒有對另一部分人或事特別壞。

沈從文的心中始終都有一個“天”的概念,這在許多其他作家那裡都是沒有的。

它主宰萬物,高於眾生,掌管一切卻不理會人間的任何請求——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大自然最本源的狀態。

如果要說沈從文真正的精神家園所在,可能並不是他筆下那座山清水秀的邊城。

那裡還容不下他精神,他的精神究竟寄託在何處呢?就是這一片對待萬事萬物都沒有任何差別的。

自然而然的“天”——才是沈從文清澈樸素的語言風格的來源,更是他沖淡自然的人生態度的根源。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會覺得他在小說中的思想往往並不“聰明”,但是矇昧和無意識之中卻有一種自然而然就得到的智慧。

沈從文的一生經歷過不少坎坷,甚至曾經在1949年的時候企圖自殺,所幸被搶救過來。

嘗試過自殺的人勢必已經經歷過精神的最低點,往後但凡是活著的日子都是在被救贖。

沈從文的後半生不再繼續從事文學創作,轉而進行中國古代傳統服飾的研究,成為了一位學者。

結束:

沈從文將自己的身軀放置在這座大大的“天地不仁”的邊城之中,才能夠平靜、淡然地應對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磨難、荒唐與絕望。

1988年,沈從文離開了這個世界,並且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

但是他的《邊城》卻將他的智慧完整保存了下來,每一次翻動書頁都將會給我們的心靈進行一次新的洗禮

八十六歲老人臨終遺言:“我對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好說的。” 可我,真的願意永遠搖曳在你29歲的文字裡。那裡,”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 凡可沽酒處必有美麗的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