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帶你看看真實的清末刑罰:五花八門,圖八女犯人痛苦萬分


現在很多人覺得古代人的生活很好,想要體驗他們的生活方式,如果體驗一回古時候的刑罰,一定會是讓你承受不住的痛苦。今天就為大家帶來清末那些讓人眼花繚亂而又痛苦萬分的刑罰。照片中的男子胳膊被吊在一根木棍上,許是有旁人在一邊監督,他一手拉著木棍,一手還強撐著,一臉的汗。在照片的下方還能看出男子的膝蓋下跪有一團鐵鏈,這與跪鍵盤相比磨人多了。

這張照片是清末的“打板子”,不要這些板子是橫著打的沒有什麼威力,要是隻打幾下還真沒事,但是“打板子”往往都是幾十大板起步,被打死、打殘的人不計其數,甚至皇帝也用“庭仗”懲罰大臣和后妃。

古田教案發生在中日甲午戰敗之際,清廷損失慘重。當此消息傳到北京時,光緒帝大為驚恐,他害怕英美等國會借這個事件向朝廷提出侵略的要求。於是光緒帝當即下旨抓捕所有教會眾人,這次案件中前後逮捕了300多人。照片中是被鎖拿的古田教案主犯張赤四,從照片中可以看出這名犯人被一根繩子拴住,此時這名犯人滿眼不服氣。


這張照片中一位男子正向攝影師展示這種刑罰,在行刑時犯人的頭部要從最上面那個洞中鑽出去,然後綁著雙手和雙腿,也就是強行叫犯人保持蹲馬步的姿勢。

這張照片中就是清末刑罰“站籠“。什麼是”站籠“,顧名思義就是讓犯人站在籠子裡。大家不要認為站在籠子裡很輕鬆,其實在古代這是一項極其殘忍的刑罰。犯人們被關在籠子裡,將頭也卡主,這樣他們就無法在籠子裡走動,只能站在烈日下暴曬幾天,幾天之後他們就支撐不住了。為了讓犯人們死得更快,有時會在籠子四周裝有鐵釘,或者事先在犯人腳下加一塊板子,最後再抽出,這是一種極其殘忍的刑罰。照片中的這名犯人表情痛苦。

這張照片拍攝於1900年的廣東,照片中這些人就是當時被關押的犯人,從照片中能看出罪犯的腳上帶著腳鐐,脖子上還被帶著一個鐵鏈,下面還墜著一個石頭。這樣犯人不僅走路都不利索,連站也站不直,這樣就沒有辦法逃跑了。


照片中就是馬上就要被執行絞刑的犯人。絞刑實際上分成縊死和勒死兩種,縊死,俗稱吊死,是指以繩索將人的脖子吊在半空而死亡的方法。勒死,是指以繩索勒住人的脖子而使之死亡的方法。絞刑一般是指執行死刑。這種刑法及其痛苦,受刑人在受刑時的頸部大動脈和椎骨動脈,導致大腦缺血死亡。同時椎骨還會在突然下墜的過程中被拉斷。一般在行刑前都要將犯人五花大綁、蒙上頭後,再於刑場執行絞刑。

這張照片中就是清末蒙古地區的墪鎖刑。這種刑罰主要在蒙古地區使用,具體內容就是用木板把犯人卡在木箱裡,只留出一個洞來放犯人的手臂和頭,這樣的話犯人就只能呼吸吃飯,無法動彈,上廁所也只能在箱子裡,十分折磨人。

照片中是戴著枷鎖跪在地上的犯人。這張照片中的這位犯人跪在地上,仔細看他的表情,瞪著雙眼,張著嘴巴,不知道他看到了什麼東西,或許是看到其他犯人捱打後的表現。照片中枷鎖上還貼著一張封條,上面寫著“上海縣正堂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