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作課大賽總結

青年教師作課大賽總結

上週我們進行了青年教師作課大賽,就作課情況總的來講,我們很多老師都有很大的進步, 這一點得到了評委老師特別是包組領導的一致認可。部分青年教師的成長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是作課水平還是教學成績,都有了大的進步,這是讓人感到愉快的一面。但是我們這次作課大賽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和一些共性的問題,今天我就我們青年教師在作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與大家交流一下:(今天只談不足,不說優點為的是我們有更好的進步。)


青年教師作課大賽總結

一、態度方面重視不足。我們個別教師對此次作課活動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應付的心態。作課質量的好與壞,只要是稍懂一些教育知識的人的就可以看出來,何況我們這次作課活動有專業的評委和相關的領導,是否充分準備大家一目瞭然。

1.每一次集體活動,對我們來講都是一次鍛鍊並且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可惜我們有些同志沒有抓住,不但沒有抓住而且給評委老師和包組領導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這一點是有些同志沒有想到的,望以後重視每一次集體活動,特別是業務方面的活動,要知道“業務”是我們的立身之本,我們是靠“業務”吃飯的。

2.每一次業務活動都是一次好的學習機會,要善於虛心向他人請教。我們這次活動很少看到青年教師聽同學科教師的作課,反而有一些老教師卻積極去聽我們青年教師的作課,這一點不知大家有沒有看到,有沒有去思考?還是說根本沒有去想過這個問題。“活動到老學到老”這句話不是放在口頭,更何況我們還年青,要學的東西還很多,“業務是立身之本”這句話希望大家牢記,只有不斷的學習、借鑑,才能不斷提高我們的業務水平!

二、業務方面

1.教學目標多元、不清晰,課堂容量大、重點不夠突出。唯教參、忽視學情,教學目標的設定過多,本節難以達成。

建議:依據學情來制定教學目標,目標不要過多,以目標達成為目的。

2.教材挖掘不足、照本宣科。不能照顧教材前後章節聯繫,或研究課標不足,對考綱研究不足。

建議:教師多做題、一定要研究近三年中考題,以“考”定“教”。

3.唯教材、忽視整合。按部就班(從導讀到課後習題),四平八穩。

建議:教材是用來“教”的,不是用來“講”的。教材的作用在於傳授知識點,我們用教材也是在傳授知識點,不一定完全按教材的“套路”。

注意舉例生活化、問題情境化,多以現實生活中的實例去讓學生思考,知識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出發點,少點高大上。

4.學生主體地位不能體現或體現不足,教師主導或主體地位過於強勢。教師以講授法為主,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眼、耳、口、手、腦”共同參與的過程,是三維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不能簡單的簡化為“聽”與“說”或只有“聽”,這樣就忽視了學生學習的情感體驗,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保證,學習效果將大打折扣(學生是被動的接受,有的學生睡覺)。

建議:讓學生多思、多議、多讀、多說、多寫、多動。只有讓學生動起來,學生才能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突顯出來了。也就是新課程理念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5.注重知識的講解,練習不足、反饋不及時。教師講的多,相應的練習跟不上,測評反饋跟不上,沒有(或不足)相應知識點的練習與測評。“學”的目的是“用”,而“學”與“用”是兩個事情,“學”的好不等於會“用”。理念到實踐是一個練習的過程,這個過程的關鍵是“練”。 “知易行難”啊!

建議:精選試題、講練結合、及時反饋。

6.學生問題反饋與學習積極性的保護不足。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反饋不能及時予以評價或反饋,只顧自己的教學進度。

建議:課堂中學生反映出的一切問題必須及時予以解決,或肯定或指出問題所在,不能模糊或冷處理,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7.關於教學機智。

建議:要善於處理課堂中的突發事件,學會教學機智為課堂服務。

8.關於教育學、心理學的運用。

建議:學以致用,不要想當然。教學工作要以教育教學理論為支撐。

9.關於板書。

板書很重要,好的板書就是好的“思維導圖”不要用白板完全代替板書。同時學生筆記的整理也很重要。

一節好的課堂是什麼樣子的,可能每個人都自己不同的見解,但是一節合格的課堂,所有教師都是有同一標準和底線的。不管你是哪一學科我們的課堂都應是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學生有效體驗學習過程且目標達成有效的。

讓我們進一步努力學習,向合格課堂、向有效課堂努力邁進!

�]G\u0016\u000e�#\u00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