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騎樓老街是國內現今保留規模最大、保存完好的騎樓建築群

海口


海口-騎樓老街是國內現今保留規模最大、保存完好的騎樓建築群


一、海口騎樓老街的特點

海口騎樓老街(海口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海口市中心區域,是國內現今保留規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騎樓建築群。現存騎樓建築主要集中在12條街道上,總長3919米,總佔地面積121.3公頃,建成至今已有百年曆史。

二、海口騎樓老街的歷史淵源

騎樓建築將一層部分被做成柱廊或人行道,用以避雨、遮陽、通行,二樓及以上層部分騎跨在人行道上,如同騎馬一樣。這種建築十分符合我國南方沿海地區日照強、降雨多的氣候特點,同時其“前店後廠、下店上宅”的建築形式非常便於經商貿易。

騎樓這種建築最早由英國傳入西班牙,再傳入東南亞,後傳入我國,在我國東南沿海的臺、港、澳、閩、粵、瓊等地多有分佈。

近代,活躍於東南亞的瓊籍華僑,將當地歐亞混交文藝復興式、歐亞混交巴洛克式和南洋式等建築風格和樣式帶到海口,並與瓊北傳統民居相結合。單棟騎樓建築彼此相互連接,道路兩側的單個騎廊連接形成長廊,將整條商業街連成一片,形成了獨特的、中西合璧的商住兩用建築形式。

近代海口也因此形成獨特的具有濃郁南洋風格,歐亞混交的城市風貌,以及“開放、包容”的精神和氣質,併成為近代中國對外開放交流的窗口。20世紀初,海口騎樓老街曾設有美、日、英、德、法、奧匈、比、挪威等十三國領事館(領事),商鋪千餘間,來自世界各地的船隻絡繹不絕,成為海南島對內、對外文化、貿易交流的中心和平臺。

至今,海口騎樓老街仍然發揮著海口市舊城老街的主要商業功能,形象地記錄了海口市從無到有,發展成為一個繁榮的沿海大都市的歷史,體現了海口城市區位與東南亞一體的熱帶地方特色。

三、海口騎樓老街歷史文化價值

騎樓老街作為海口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積累起來的文化精髓,濃縮了海口的市井文化、建築藝術文化、南洋文化、儒教文化、佛教文化、紅色文化,海洋文化等諸多文化內涵,各種的傳統美食、民間藝術如瓊劇等都在此紮根成長。這裡曾發生了很多動人的革命故事、南洋故事等。海口騎樓老街同時也是海外瓊籍華僑的“鄉愁”所在,是返鄉探親時必到之處。

民俗方面,瓊劇、海南八音、海南公仔戲等非遺文化,作為群眾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海口騎樓老街嘗試與產業相結合,在傳承中發展。而騎樓老街的各類廟宇、祠堂、祖先像也得到了完好的保留,至今,海口騎樓老街仍然經常見到群眾自發祭祀先人等的民俗活動。

同時,海口騎樓老街還進一步發揮僑鄉優勢,邀請華僑們返鄉創業,並開展一系列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繼續發揮海口騎樓老街鄉愁和文化紐帶的作用。

海口騎樓老街正在開展一系列修繕保護、文化發掘、業態調整等工作。不僅提升了社會價值,使之重新成為海口城市的形象窗口、文化的高地以及連接海外瓊籍華僑的紐帶;而且大批文化產業的進駐,街區文化旅遊的蓬勃發展,有效提升了其經濟價值和文化附加值。在海口市委市政府指導下,有關單位正在竭力將海口騎樓老街打造成為集城市歷史文化展示、旅遊觀光、特色消費三位一體的,具有南洋特色的歷史文化旅遊街區,以百年騎樓獨特的建築魅力、豐富多彩的街區文化生活和本土獨一無二的歷史民俗風情,提升海口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品位,成為濱江濱海城市的重要旅遊吸引物和經濟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