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廷根大學:昔日的世界頂尖學府是如何走下神壇的?

說起今天的世界名校,相信所有人都會想到英美的頂尖大學。的確,今天世界實力最強大的大學,除了位於英國的牛津、劍橋之外,前十名的其他大學幾乎都在美國。不過,美國科學、教育乃至綜合國力的崛起,幾乎都是在二戰之後發生的。20世紀初,世界最強的大學可不是在美國。

100年前的德國哥廷根大學,不管是學術成就、世界影響力、綜合實力,在世界都處於領先地位。時至今日,哥廷根大學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實在令人惋惜。哥廷根大學究竟是如何走下神壇的。

哥廷根大學:昔日的世界頂尖學府是如何走下神壇的?


令人嚮往的學術聖地

1734年,當時身為英國國王及漢諾威國君的喬治二世,委派重臣馮·明希豪森到哥廷根創辦一所大學,這就是今天的哥廷根大學,全稱“喬治-奧古斯特-哥廷根大學”。這所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歐洲啟蒙時代學術自由的理念,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哥廷根大學確實不負眾望,開創了歐洲大學學術自由之風氣。.

哥廷根大學在創立之後,就非常重視思想的自由和學術的碰撞,吸引了大批學者到哥廷根大學學習和弘揚思想主張。哥廷根大學的自然科學和數學尤其突出,特別在是“數學王子”高斯到達哥廷根大學之後,使哥廷根大學迅速成為世界學術研究重鎮。

哥廷根大學:昔日的世界頂尖學府是如何走下神壇的?


憑藉高斯在數學領域取得的超高成就,“哥廷根學派”開始名揚四海,吸引了大批數學家到哥廷根大學進行學習和學術研究。到了20世紀初,哥廷根大學已經成為世界數學中心。往後的時間了,哥廷根大學保持了長久的領先地位。

迄今為止,哥廷根大學培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共有45位,包括海森堡、普朗克、費米、玻爾、泡利等對現代自然科學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巨匠,他們是哥廷根大學學術成就最好的證明。此外,歌德、格林兄弟、海涅、叔本華等人文領域的大咖也曾在哥廷根大學求學或任教。


哥廷根大學:昔日的世界頂尖學府是如何走下神壇的?


風光不再的哥廷根大學

遺憾的是,哥廷根大學的成績隨著國家命運的轉變開始急轉直下,原本享譽世界的學術體系也分崩離析。直到今天,哥廷根大學雖然也算得上世界名校,但與當年鼎盛時期相比,已經是不可同日而語。

近些年,哥廷根大學在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以及泰晤士世界大學排行榜等權威榜單都,都位列100名之外。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哥廷根大學沒落呢。細細分析,離不開包容性和人才的流失等原因。

第一,政治轉移導致學校地位下降。好的大學必定離不開國家、政府的扶持,哥廷根大學的發展也離不開國家一貫的支持。然而,在德意志帝國統一之後,國家的政治中心發生偏移,哥廷根大學原本在普魯士王國“獨寵”的地位,也慢慢跌落下來。隨著學校的地位下降,國家相應的教學資源、經費也隨之減少,學校失去了大量支撐,發展也就受到限制。

第二,文化排外造成學校優勢盡失。

德意志帝國統一之後,哥廷根大學也受到了教育部冷落。這是因為,哥廷根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帶著濃厚的英國文化痕跡,在新生的德意志帝國看來,哥廷根大學與德意志民族文化格格不入。在這個時期,學校重點扶植的當然是有著“德意志民族優越性”的柏林大學,哥廷根大學也就逐漸失去了優勢。

第三,種族迫害導致學校人才流失。1933年,希特勒當選德國總統,隨之而來的納粹上臺,掀起了一場場殘害猶太人的風波。哥廷根大學原本有大量優秀的猶太人學者,被迫逃離哥廷根,甚至連整個德國的猶太人也被迫離開,逃往美國。這場風波不僅使哥廷根大學元氣大傷,就連整個德國也受到了很大的挫敗,世界科學中心也慢慢轉移到美國。

哥廷根大學:昔日的世界頂尖學府是如何走下神壇的?


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望哥廷根大學曾經的輝煌歷史,不禁感到一片唏噓。大學作為學術聖地,本身應該是不受政治影響的,也必須是能夠包容各種文化和人才的。如今我們看看昔日的北大,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大學,與北大的“兼容幷包”不無關係。

大學最重要的資本和實力是人才,尊重人才,為人才創造能夠成長和施展才華的舞臺,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反哺大學成為更理想的求學之地。哥廷根大學雖然不再有往昔的風光,我們也能夠從中得到警醒,讓自己做得更好,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