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一時間不適應這麼多人閱讀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在被疫情籠罩的這段時間裡,這句話被頻頻引用、傳播。其出處,來自65歲的武漢女作家方方的一系列“日記”。自1月25日至今,方方的“日記”共發佈約36篇,累計超過六萬字。

方方:一時間不適應這麼多人閱讀

記者:為什麼用“日記”的方式來記錄和跟蹤疫情?

方方:我女兒去日本旅遊,走之前,跟她父親一起吃了飯。結果她回來的時候,她父親一直髮低燒,有可能被感染。而我女兒覺得自己也有點感冒,所以我很緊張,擔心她被感染。同時,我自己元月中上旬,曾經三次去過醫院,兩次沒戴口罩,我自己有沒有被感染,也不知道。22日夜晚我去機場接她,飛機還晚點,我們一路都戴口罩,以避免相互感染。送她去她的住處,我再回家,中途加了汽油,到家時,已經一點左右,開電腦,很快就看到“封城”的信息。

一開始就只是想記錄一下封城的生活,也沒打算天天記。到後來,突然有很多人告訴我,他們都在看,而且很多人轉,有人說一大早起來,首先看我的日記。這讓我覺得簡直不可思議,而且也深感榮幸。我從來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人讀。這樣就一直記下去了。

記者:日記中經常提到“醫生朋友”,大家都很好奇,這樣的“醫生朋友”有幾位?能不能描述一下他(們)?

方方:都是以前認識的醫生。平時倒也往來不多。因為想打聽疫情進展情況,所以經常找他們。具體是有三四個人吧,從不同角度給我信息。他們也很忙,但對我的提問,還是儘可能回答。不暴露他們的身份,是不願意打擾到他們。

記者:您早前也當過記者,請問日記中所陳述的內容,其消息源來自哪裡?

方方:我的信息是綜合性的,我也每天看疫情進展情況。我只是個人記錄,不需要把握疫情全貌,如果有人想通過我來把握疫情全貌,那是他自己犯傻。

我和記者不同的是,我對武漢這座城市更為熟悉,幾乎熟悉它的一切。實際上,我瞭解起武漢人真實的生活,應該比記者更方便。在網絡發達的今天,怎麼會有人認為不親臨一線就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在武漢生活了六十多年,我認識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是我的線人。而網上,有文字、有視頻、有音頻,對我來說,是很容易判斷真偽的。

記者:作為一名作家,面對重大的社會事件,應該以什麼樣的立場和方式介入?

方方:我只是按照我一向的立場和眼光來看問題。我只按我自己心裡的內容去寫,就足夠了。

日記裡有很多扯家常的事。有些是純粹我自己需要的事件記錄。我的議論自然是就事論事,沒有什麼標準,就是我自己心裡所想的,是自然的流露。當然,也是與我自身的經歷和我日常的價值觀相關。一個人的價值取向,以及個人氣質和品格,是在這樣的文章中最容易顯示出來的。

這麼多人閱讀,說老實話,我感到有點恐怖。到現在,我仍然還沒有習慣。疫情後,應該會出書,我準備給它取名為《武漢封城日記》,這本書的所有稿酬將全部捐出來。

編排:安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