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樂……說得真好

閒人愁多

閒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樂……說得真好


“忙”和“煩”是現代社會中常聽人掛在嘴邊的兩個詞。

有些人看起來整日忙碌不息,但是這些忙碌卻沒給他帶來充實感與滿足感,相反,太閒隨之而來的卻是一臉煩悶。

有人說:“忙碌讓我們感覺自己是真正的活著,而太閒則容易讓我們陷入無邊的焦慮和恐慌。”

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人閒是非多,百忙解千愁。”

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工作多到累死,而是閒下來的那種茫然、惶恐與無助的感覺。

這個時候的人情緒低落,一定需要尋找一個出口。

人一旦沒事做,閒下來就會胡思亂想,越想越焦慮,越想越憂愁,最後就只剩下很多無中生有的悲傷了。

所以啊,心閒生餘事,人閒生是非,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懶人病多

閒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樂……說得真好


在生活中,你總能發現你周圍有這麼兩種典型的人存在,一種是勤快的人,一種是懶惰的人。

勤快的人不用別人催促,自動自覺的去找活幹,好像自己一停下來,就會特別難受。

而懶惰的人呢?總是一副病態的模樣,兩眼無神,滿臉的迷茫不知道自己在做啥,更不知道自己要做啥。

就像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一般,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只不過懶的程度不同而已。

生命的意義在於折騰,人,一閒一懶,毛病就出來了。

忙碌的人總是充滿活力,顯得快樂,而閒懶的人不是滿面愁容就是無精打采,一副病怏怏的樣子。

生命在於運動,一個不願意運動或幹活的人,身體會越來越虛弱。

各器官也會因為懶不活躍,身體免疫力低弱,疾病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導致一個人未老先衰。

想要健康的身體,就要讓自己運動起來,忙起來,不能懶。

趁年輕就應該多為自己,多為社會做點事情,成為用辛勤的勞動來換取快樂的人。

那些成功的人哪個不是永動機,天天忙,每時每刻對他們來說都很重要。

首先他們找對了能讓他們為之奮鬥的事業或者工作,於是就會越努力越快樂。

活著,就應該找點事情做,真正快活的人,大多都是那些“忙人”。

忙人快活

閒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樂……說得真好


一直以來,都希望自己是忙碌的,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很多時間都只想在忙碌中度過。

之所以喜歡這樣忙碌的生活,是因為忙碌可以讓人拋開一切雜念,切實體會著生活的充實,充實又可以讓人感覺著快樂。

每天清晨從起床,積極工作,晚上再疲憊的入睡。

細細品味這疲憊的背後,其實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真實生活的憧憬與嚮往。

著名作家路遙,在寫《平凡的世界》時,為了獲取大量的資料,翻閱了近10年的《人民日報》。

鄧亞萍打球快速兇狠,誰知道她為了增強手腕力量,曾用鐵拍子練球。

世界上不會有不付出就能有收穫的好事,想要過好的生活,就必須要讓自己忙起來,只要不是瞎忙活,生活也會變得有意義。

忙碌是對生活的敬意與感激。

所以,我們要在有限的生命歷程中,演繹自身能力範圍內的價值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