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這個社會的“寄生蟲”?

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肖伯納

病毒可以檢測,隔離,預防。

而身邊不易察覺的“寄生蟲”的毒,

防不勝防!

它們是病毒,所以需要宿主,

它們是“寄生蟲”,所以很難被殺死!

大家都知道,疫情爆發期間,韓國電影《寄生蟲》拿了奧斯卡獎。

我並不想寫電影解析,只想結合“疫情”當下,有人開玩笑說“關禁閉”,“蹲小號”人與人的隔離,彷彿築起了一堵牆,各種心理不適應。

針對不同集體,身份的人群,產生的心理困擾,與電影“寄生”概念,有異曲同工之感悟分享給大家。

誰,才是這個社會的“寄生蟲”?


《寄生蟲》講了一個有關貧富差距、階級矛盾的故事,一家窮人“寄生”於一個富人家庭中,窮人狡詐、自私、不擇手段;而富人單純、冷漠、嫌棄“地鐵裡的味道”。最終導致了一場血腥的悲劇。

回望突然爆發的疫情,病毒寄居在受感者體內。我們這裡不提病人(窮人),叫資源匱乏者!

生命就是此處最大的資源!

電影裡,這家窮人,都沒有工作,只能做一些兼職,就連找兼職都要蹭別人的WiFi。

在同學的介紹下,資源匱乏者的兒子成為了資源擁有者的女兒的家教。

窮兒子是社會底層,富女兒是社會上層。

這兩個原本永遠都不會產生交集的兩個家庭,因此產生了碰撞。

隨後,窮兒子略施小計,將全家人都接了過來,爸爸做了司機,媽媽做了保姆,妹妹做了富家小兒子的家教。

只不過他們的手段並不光彩:他們是通過“欺騙”的方式獲得這些工作的,富人夫婦並不知道他們是一家人,一家子資源匱乏者。

誰,才是這個社會的“寄生蟲”?


社會底層是寄生蟲,像富人一家這樣的社會上層,還有那些把窮人當廉價勞動力的披薩店,他們同樣是寄生蟲,他們“寄生”在窮人身上,“寄生”在這個社會上。

就像“新冠”病毒一樣,利用基因突變侵入(騙過)人體的防禦系統,寄生在人體中,再經過人與人接觸傳播下去。

一,誰是誰的寄生,誰又是誰的宿主

這裡的貧富關係並不是一條單行道,而是四通八達的,是一座金字塔,向上無限延伸,向下也無限延伸。

(一),寄生於富人

代表人物:保姆與丈夫

保姆夫婦“寄生”在富人家裡很多年。然而富人也依靠保姆提供日常服務。

原住民排斥外地打工者,會埋怨對方搶佔了當地的工作機會,我恰巧覺得城市人更像寄生蟲,在貪婪的依靠打工仔提供的服務維持生活!

(二),寄生於上流

代表人物:窮人四口之家

寄生上流與寄生富人截然不同

二者有本質的區別:

寄生富人,無生存之外的其它企圖

僅追求於吃飽喝足活命。

而寄生上流,則利用手段謀取機遇,並享受由此產生的虛榮和優越感。

(三),寄生於婚姻

代表人物:富人太太

富太太是典型的傻白甜,家務不會、教子無方、識人不淑……

除了姿色和“叫床”功夫,一無是處。

借婚姻上位入贅的不是新鮮事,很多家長會傳遞子女這樣的觀點,改寫家族命運的重擔就靠你了,對方房子車子票子,都得有,錢比愛情靠得住。

縱觀嫁入豪門的各種星星月亮們,不包括愛情至上的,有幾個比翼雙飛,最後不勞燕分飛,即便拿到一筆可觀的離婚費,多半也會被揮霍了。

誰,才是這個社會的“寄生蟲”?


(四),寄生於企業

代表人物:富人的司機

社會上有很大一部分人,打工不甘,創業不敢。

只能憑藉著有限的一技之長,投身於效益和福利相對較好的企業單位。什麼世界500強,跨國銀行,幹著名頭和職稱聽上去體面的職位,一旦脫離了單位他們將無所適從。

因為還有一家老小吃喝拉撒,鉅額房貸等著他負責開銷。所以只能低聲下氣、委曲求全,寄生於企業。偶爾藉著企業的資源升級一下逼格。

(五),寄生於圈子

代表人物:參加生日會的賓客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社會機制越來越健全,送禮拍馬屁,早已退出歷史,但是熟人文化、黨朋關係、人脈裙帶,永遠不可能消失。

電影中,特別諷刺的一幕,這麼多所謂的上層名流,聚集在別墅院子裡為一個小男孩慶生。

平時都耀武揚威的,現場卻裝瘋賣傻哄小男孩開心。

難道真的是因為情比金堅嗎,估計是全靠演技吧。

他們都深諳並信奉商業社會里,攀炎附勢、抱團取暖的利處。

所以甘願屈身寄生於圈子,用影片中的臺詞說就是“信任鎖鏈”。

(六),寄生於資本

代表人物:富人男主

像富爸男主這種經營著一家科技公司的財經人物,他們每天想的都是股價、項目、利潤、市場佔有率……

滿眼的合同文件,整天的會議部署,精緻的利己主義。

這些正是他們個人價值的載體,更是他們自信翩翩的資本。

很多成功人士,事業紅火時,意氣風發、捨我其誰。一副“世界只在我眼中”的架勢。

而生意不景氣時,比如目前疫情中的很多實體產業。他們立刻像凋謝的花瓣:蔫了。

因為他們賴以寄生的資本勢力崩塌了。

(七),寄生於精神

代表人物:窮兒子,窮女兒

還有一些情感中的寄生者,依賴控制對方的精神,綁架對方的情感,以求自身利益。

年前轟動的北大女自殺案,多個PUA精神勒索案例,再之前的技術男自殺事件,拜金女的寄生經歷與道德綁架!


二,給宿主的宿命與忠告

他們都是在抵抗病毒時自身免疫力低下沒有扛過的犧牲者。

他們在社會上是佼佼者卻在人與人的相處中成為了失敗者(感染者),而這些“寄生蟲”就是利用人性弱點鑽了空子!

“有沒有特效藥”,“有沒有疫苗”。希望能有好用的藥物幫助我們殺滅病毒,能有疫苗幫我們快速形成抗體,防止病毒的侵襲。

誰,才是這個社會的“寄生蟲”?


最好的方式:隔離

具體方法:

(一)是找到和管理傳染源。

科學家們已經明確新冠病毒就是這次傳染病暴發的病原體,而且它可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那麼將已經患病或者疑似患病者快速識別出來並隔離治療,(比喻心術不正,投機倒把,道德敗壞,不法之徒。)

(二)是切斷傳播途徑。

作為一種呼吸道病毒,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飛沫傳播,(管好嘴,言論要以事實依據,不要信口開河,惡語也會傷人的。)

(三)是保護易感人群。

面對這種新型病毒,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易感人群(增強抵抗力,心理環境,情緒平穩,心態健康,積極向上,身體環境,略)

電影裡石頭代表著粉碎:

底層進入上流社會的敲門磚、墊腳石。(最後石頭居然漂浮在水中,既是塑料友情,也是對越層渴望的幻滅,更是一場鬧劇後的虛妄!最後自己被這塊石頭砸到腦殼,通俗的說就是傻叉甦醒吧!)

傳染病暴發的核心就在於它的傳染性,能夠從一個人直接或者間接地傳遞給另一個人或者更多的人。

誰,才是這個社會的“寄生蟲”?


三,“寄生”與“宿主”的博弈

人們常說,智慧創造財富,也有人說勞動創造財富,勤奮創造財富,各路專家都搬出了自己的道理,鼓勵人們創造財富,追求資源最大化。

電影裡很諷刺的一幕。

難道窮人一家沒有智慧嗎,他們機智的騙過富人一家,他們沒有勞動嗎?他們為了得到勞動果實,無比竭盡所能。

他們的智慧,雖然能騙過富人得到工作,卻並沒有因此發家致富。

他們辛勤的勞動,全家人手忙腳亂折一天的披薩餅盒,也沒富爸爸一個小時掙得多。

再加上披薩店這樣的企業壓榨、剝削窮人,他們不願意請專業技術工人,只是請窮人來充當廉價勞動力,使得很多窮人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相應的報酬。

階級壁壘才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打破的。

種群肌體有自己的遺傳密碼,

但是,

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

所以,

社會催生出如病毒般的“寄生蟲”,

和虛假繁榮的“宿主”。

求生存,就需要變異。

求發達,就需要壯大自己。

誰,才是這個社會的“寄生蟲”?


四,資源提供者與資源享用者一體化

如果貧富差距只要憑藉智慧和勞動就能打破,那它就不是一個問題了。

正因為無法輕而易舉的打破,所以要尋找宿主,讓我們病毒的身份地位再往前進化一點,電影裡富人一家看起來很二貨,豬隊友,可他們還是那麼有錢。

窮人一家聰明過人,觀賞時,大快人心,最後下場可憐,依舊翻不了身。

疫情當下,那些遠離疫區的佼佼者,那些只會宣揚輿論卻不能直面真相,那些擾亂民心,散佈謠言分子,手中囤了不少N95,在此刻就像是資源擁有者,你要嗎?高價賣給你。還有很多自營超市趁機抬高物價,賺投機錢!

此刻,資源擁有者,與匱乏者,不以階級身份劃分,而是重新界定。

“隔離”再次象徵了,生命的利益高於一切。

被感染者,你是資源匱乏者,你不要傳染給我,你是確診病人,就是弱者,你帶著病毒。我是健康的,生命是我最大的資源,我們需要隔離!

誰,才是這個社會的“寄生蟲”?


《寄生蟲》並沒有刻意醜化富人(食物鏈頂端人類)

也沒有刻意美化窮人(病毒細胞微生物)

賴以生存的生物鏈,沒有誰比誰更高級,微生物能殺死一頭大象,何況自以為頂端的人類,這是一個閉環系統,自然繁衍,生生不息。

疫情爆發,就像“新冠”變異騙過人體防禦系統!

此刻的人類,是軟弱的。

五,高低,貧富是可以互為轉化的

一場疫情,帶來了多少商家破產,本該在節假日收入豐厚卻變成負債累累!

當初,謠言製造者可能就是英雄的讚頌者,翻手如雲覆手如雨。

卑躬屈膝的保險推銷員,在一場決定生死的災難面前,突然變得重要起來,業務蓬勃發展。此一時彼一時!

誰,才是這個社會的“寄生蟲”?


有人說,電影裡的富人夫妻有什麼錯?他們什麼都沒做。

的確,他們什麼都沒做。就像無辜的人類,根本不知道新冠病毒悄無聲息的來到身邊,侵擾了我們安寧的生活。

正是因為所有富人什麼都沒做,因為他們只關心自己;還有具備的資源。

如果那些亂食珍奇動物的人,為自己的良知做點什麼,動物們也會與病毒和平相處,不給人類添亂。

所有資源匱乏者也只是尋求生存,唯一基礎性存活繁衍需要。

然而他們什麼也做不了。除了寄生在高級的宿主身體裡吸收養分,休滿白血球吞噬前14天的安逸假期!

六,貧富困境與終極目標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兩方都是寄生蟲又都是宿主,悲劇的根源究竟在哪裡?

在電影中並沒有給出真正的答案,這可能也是導演一貫的創作方式,提供了觀賞者自行補腦的空間。

這種人與人之間畸形的對抗與社會發展和生存策略息息相關,它看不見,摸不著,卻像一個牢籠一般,切切實實存在,將我們每一個人都禁錮其中,除了坐看悲劇發生,我們其實什麼也做不了。

疫情之下,我們身體“軟禁”在自家中,確實什麼都做不了,只能靜觀其變,期待利好。

然而,我們真的什麼也做不了嗎?你的思維是沒有束縛的,它卻可以任其飄搖自由自在!

誰,才是這個社會的“寄生蟲”?


是時候重新考慮我們自己把自己定位在了哪一層,是生物鏈的頂端還是比較低的水平?

為什麼會這樣?“我”有沒有客觀的看待自己,還是“我”一直在把自己安排在理想化的空間,自我陶醉?“我”要通過怎樣手段方式達成“我”想要生活目標?

權利≠幸福

有錢≠幸福

自由≠幸福

然而,幸福是“我”想要達成的嗎?還是“我”願意用幸福交換前三者?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

七,寫在結尾處:

"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再理解一下肖伯納的話,意味深長。如果你要的是幸福,那麼你只得到了你以為想要的權利,金錢和自由。那麼,你就悲劇了!

如果你得到了幸福,但是你一直耿耿於懷,認為自己沒有得到權利,金錢與自由,是個失敗者,那麼,你也悲劇了!

前者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後者得到了,都是悲劇!(當然原意不是這樣,這裡鐳寶自行拓展解讀)

誰,才是這個社會的“寄生蟲”?


《寄生蟲》結尾男主角怎麼說的來著?他要賺錢,發財,有很多很多錢,多到可以把整座豪宅買下來,讓他和他的父親團聚,一起走到陽光下。

是的,主人公立志通過自己的努力打拼贏得財富,而不是寄人籬下,苟且偷生,他要贏得配得起陽光普照的人生!(病毒怕高溫耶)

祝:新冠迴歸到野生動物的安全區,和平共處,還人類以安寧,健康的生存環境,春天來了,好事將至!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鐳公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