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川河舊貌換新顏兩岸風景如畫

如今的金川河兩岸風光怡人,河水清澈,植被豐茂,魚類在河中暢遊。


南京金川河舊貌換新顏兩岸風景如畫


明初,金川河作為京城運輸航道,有小型運糧船隻進城,河道東達獅子橋,南至陰陽營,西抵古平崗。明代修都城始分金川河於內外,水面逐步縮小,但其位置與現今河道無大出人;其下游匯水面積達59.32平方公里,其中玄武湖水系包括太平門以東紫金山溝、唐家山溝、新莊溝等,匯水面積33.198平方公里。

解放前,河道彎曲段較多,淤塞嚴重,洩洪能力不足,汛期淹水成片,特別下關區四所村、五所村及鼓樓區三牌樓、薩家灣一帶水澇災害嚴重。

解放後,南京市人民政府多次分段疏浚,開挖新河段,使部分主流河段改道。修建堤防,興建大小橋樑水閘31座。同時,進行全流域治理,疏浚玄武湖,治理南十里長溝,建成大型引水工程,不斷改善金川河水系面貌。

金川河是南京市主城第二大水系和重要入江支流,流域主要覆蓋老城區,人口密集、情況複雜、問題交織,被視為水汙染防治攻堅戰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去年,省裡對金川河的考核標準是氨氮濃度全年平均值小於8毫克/升,今年不僅數值大幅調整為2毫克/升,考核方式也由“全年均值達標”調整為“逐月達標”。這樣的高標準在去年底的時候看來,還是非常難完成的任務。

2019年的秋天,進過幾年堅持不懈的治理,如今的金川河舊貌換新顏,水質達標,兩岸植被豐茂。


南京金川河舊貌換新顏兩岸風景如畫


南京金川河舊貌換新顏兩岸風景如畫


南京金川河舊貌換新顏兩岸風景如畫


南京金川河舊貌換新顏兩岸風景如畫


南京金川河舊貌換新顏兩岸風景如畫


南京金川河舊貌換新顏兩岸風景如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