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總說“改底”

今天看了張總這樣一篇文章,發現有兩個有趣的事兒。一個是文章中的圖片居然是我16年第一次塘口看小龍蝦的時候,跟著董事長學著拍照時拍的,現在想起來,站著拍照的地方當時還有許多好吃的瓜;一個是有些話居然是我說的,有些又是我要說的。我不是隔壁老王,我是小龍蝦養殖所謂的“磚家”老向,我不姓王,我姓向。我是向來多漁!


改底是在改底的什麼?用什麼方法改底?

張總說“改底”

為什麼要改底?

因為有底所以要改。棒!因為底最髒所以要改底。你看到底髒了?又黑又臭還不髒嗎?哦……因為底容易滋生病菌,所以要改底。你憑什麼說底容易滋生病菌呢?因為底下有機質多,所以…那你為什麼不說有機質多,滋生的是有益菌呢?

這個…大家也這麼說。呵呵!

魚蝦蟹活動不正常了,所以要改底。不正常了為什麼不改水呢?水也改呀,水底同時改。嗯嗯。

水質指標不正常了超標了所以要改底。哪些指標不正常了?氨氮,亞鹽,溶氧…。水質指標不正常為什麼不調水而改底呢?因為氨氮、亞鹽是池底產生的。哦……

發病了,所以要改底。

發病為什麼不治病呢?改底就是治病呀,我也用別的藥。棒棒!

聽聽,聽聽,這池底藏汙納垢就是萬惡之源,不改它,不治它,不修理它還沒了王法啦!

但是,這池底真的就是萬惡之源?

如果我說它是營養源有人會拿大泥巴糊我嗎?

張總說“改底”

從這篇文章中,我是知道了一些事情:

1、底質和水質共存,底質影響水質大於水質對底質的影響,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改底是養殖過程中對水質和底質調控的一種手段,改底的目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保證不出問題。

2、天氣晴好,水質向好,而底質則成了負能量;

3、投餌施肥,底質收納殘渣剩餌,底質又成了背鍋俠;

改底的核心是改變人的隨意,盲從和主觀臆斷,改變人們對底質的看法和認識。改底首先要有正確的思維,用正確的方法去做正確的事情,進而得到正確的結果。

4、改底比解水重要,底改好了,水自然也就好了;

5、底質影響水質,單獨調水而不改底,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改底應該是日常池塘管理行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6、改底和改水,好比中醫和西醫之爭;

看看,看看,又開始忽悠賣藥了,你這是想讓我們天天往水裡扔底改片嗎?老王賣片媳婦賣瓜,看著也挺般配……。淡定淡定,別衝動,日常管理可不是天天扔藥片。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扔藥片。

張總說“改底”

什麼叫“未完待續”,就是不想告訴你!

改底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什麼產品之前要加個什麼產品,單個產品使用效果不如配合使用產品的效果好。

改水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堅持改底,機動調水;控制投入,減少汙染,降低成本,提高利用轉化率。


張總說“改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