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考文顿的到来,通过怎样的方式弥补了卡佩拉出走的缺失?

当火箭刚放走卡佩拉时,当时人们觉得他们会在交易市场重新选择一位中锋来替代;

后来我们知道,火箭并没有这么做,他们后续的操作是:让1米96的塔克暂时出任中锋位置,并且颇有一股“骑驴找马”的味道,最终他们没有找到一个能替代卡佩拉作用的人,原来是他们已经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去中锋化”的极致五小

而从最近这几场比赛看来,考文顿的表现非常不错,尽管我们曾十分担忧,火箭如果失去了卡佩拉这一终结型中锋该如何进行比赛这个问题,但是这并不是个无解的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多样的,而火箭选择的是在中锋端尽量削弱失去卡佩拉带来的影响,而在其他地方放大优势来填补损失,到目前为止,这个方案都很可行。

而我们也必须来说说,失去卡佩拉的火箭少了什么,而考文顿的加盟让他们多了什么,并且通过考文顿和卡佩拉的对比来总结一下得失。


解读:考文顿的到来,通过怎样的方式弥补了卡佩拉出走的缺失?

失去卡皇:篮板没有保障,以及缺少篮下终结点。

首先作为一个合格的中锋,卡皇做的最出色的就是篮板球的保护,他是火箭最重要且几乎是唯一的一个护框点,本赛季他在火箭的39场比赛场均能收下13.8个篮板,而在这其中对火箭防守端保障最大的是防守篮板球的提升,后场篮板率也从25%增加到31%,这是卡佩拉之于火箭的第一个意义:一旦火箭缺少了卡佩拉,并且如果决定走上“极致五小”的道路时,他们已经一定程度上偏向了“内线被爆、篮板缺失”的结果导向

而除了篮板球上,卡佩拉几乎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终结型”中锋:他生涯的篮下命中率高达71.8%,占据了他出手的76%,而另外近距两分占比23.2%,命中率为34.6%,也就是说篮下和近距离两分(99.2%)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出手占比,出手占比图如下,呈现的是十分简单的两项分布;而在篮下的高占比和高命中率,让他得到了傲视联盟的投篮效率和真实命中率,在火箭6年不到的时间里,他的使用率为18.1%,在这个产出下,他的真实命中率为62.9%,投篮效率为63.4%


解读:考文顿的到来,通过怎样的方式弥补了卡佩拉出走的缺失?

十分简洁的出手占比

而把这些数据转化到队内,他是个场均贡献13.9分的球员,能得到这么高的分一部分因为他篮下很高的命中率(多数出手都是暴扣),另一部分是由于有一位十分擅长“喂饼”的登哥。当卡佩拉在火箭时,他经常充当“掩护人”,这占据了他17%的进攻回合,而当掩护完毕后,他一般都会顺往篮下,当登哥持球突破吸引两人防守时,会往空中一抛,由卡佩拉轻松“吃饼”,这是火箭十分擅长的得分方式。

也就是说,当他们失去卡佩拉以后,队里没有人再能承担“吃饼”的任务,首先是缺少了一种高效的得分方式,其次再深入来讲,哈登更加容易被包夹,因为当防守方知道你缺少了一个篮下的终结强点后,他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去包夹防守你的重点持球人


解读:考文顿的到来,通过怎样的方式弥补了卡佩拉出走的缺失?

所以总结一下,当火箭放走了卡佩拉,对他们来说:1、防守端会出问题,内线会成为对方强力进攻的点,虽然卡佩拉并不是一个内线防守强点,但是在篮板上的劣势会被无限放大。2、没有人来承担篮下终结的任务,缺少了一种习惯的进攻方式。

但火箭将卡佩拉送走,并不是没有依据,在威少来到火箭,哈登越来越常见被包夹的情况下,卡佩拉的作用正在被不断缩小;不仅如此,卡佩拉在攻防两端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被球迷放大了,上个赛季,他在场与不在场时,火箭在进攻端每百回合仅仅少一分,而防守端,他的on/off数据是-0.1,也就是他的防守并没有给火箭带来变化----即使排除轮换的影响,他的内线防守作用也非常小

这就是火箭放走他的原因,他们明白进攻端少了一个强力进攻点,也知道篮板上很有可能被完爆;但是如果换来一个强力锋线,能在其他方面弥补这一损失,那就未必不可行。

那么这个其他方面是哪些方面呢?考文顿一来,就揭晓了答案。


解读:考文顿的到来,通过怎样的方式弥补了卡佩拉出走的缺失?

考文顿的到来:防守和进攻都能解决问题

考文顿何许人也?在加入火箭之前,他是个场均12.8分6.0板的球员,比起卡佩拉14+14的数据,好像还差的很远,但是他来了火箭,是怎样解决了问题呢。

有时候,不能光看数据来判断一名球员能否取代另一名球员,因为很可能他们数据相近,但是进攻方式不同,对球队的影响不同,适应性也不同,在球队内外可能是判若两人的表现。而这一点可以很好地解释卡佩了和考文顿的对比以及考文顿为什么适合火箭。

首先,前文提到卡佩拉的进攻方式是篮下+近距两分,非常单一化;而考文顿几乎是一个全能锋线的角色——场均投出6.6个三分球,生涯三分命中率35.8%,联盟平均水准;本赛季近距、中距和远距两分命中率全部保持在45%以上,虽然产量低,但是是顶级的命中率;来到火箭后,同样是个篮下占比出手达到18.2%但是命中率高达72.2%的终结点

来到火箭后,考文顿保持了他转换进攻21.2%的频率,并且每回合能得到1.21分,这一数据要好于联盟中69.4%的球员;进攻上有一个存在的问题是,在火箭的9场比赛,将定点接球这一进攻方式提高到了了62.8%的比例,但相比在森林狼每回合能得到1.05分的数据,现在已经下降到了0.9分,仅仅比联盟38.8%的球员要好,这一点还需要更多的出场来进行调节和适应。

这么一比好像就很明显了,目前来看,考文顿就是比卡佩拉更适合火箭,这是一个顶级3D和一个终结中锋的对比,考文顿是一个顶级的投手,在空间环境快速改变的情况下,他的作用要比卡佩拉高,并且我们担心的有些事,好像并没有发生的那么快速;

比如来到火箭后,考文顿史无前例的每场给出2.7个盖帽,让进攻方想要肆虐火箭篮筐的心变得粉碎,即便这几场是刚来火箭的“超神发挥”,我们也要承认,考文顿在防守端,给到火箭的影响,其实是要远大于卡佩拉的。


解读:考文顿的到来,通过怎样的方式弥补了卡佩拉出走的缺失?


解决错位:过往火箭的比赛,当卡佩拉在场时,他除了无法在内线给出有效防守外,还经常被拉出来进行“错位单打”,碰上库里这样十分擅长“小打大”的后卫,德安东尼经常需要作出是否要长时间把卡佩拉放在场上的决定;而科温顿无疑能解决之前这一错位问题,毕竟他是个十分有侵略性和擅长对抗的锋线防守者,目前为火箭出场的289分钟内,他在场时火箭的防守效率为103.6,而一旦他下场这一数据会变成114.0,即他不在场火箭每百回合要多丢10.4分,他的整体防守对于火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火箭将卡佩拉移出,并摆上“极致五小”阵容时,虽然他们知道内线的防守漏洞容易被针对,但也同时解决了被错位单打的问题——考文顿的锋线防守能力支撑了他们去这么做。

结语:考文顿给了休斯敦勇气,但他们未来仍然还长

大部分球队可能都不敢做出火箭这样的选择,放走了一个过去几年的一个重要轮换球员,换来了一个并不知道能打成什么样的球员。现在来看,他们赌的并没错,因为考文顿这几场带来的价值和改变要大于失去卡佩莱带来的损失,并且好消息是火箭好像通过这波操作,正在极大的释放威少和哈登的进攻能力,一旦这个选择将威少和哈登的反应在一起,并且能发挥两个人的个人进攻,那么这个交易不仅没有我们之前想象的那么亏,甚至还会比预期要赚很多。

但是对火箭来说,极致两个字,本来就意味着很多。它并不代表火箭能在这个赛季大杀四方一举拿到总冠军,他们也同样很可能在这个赛季一无所获,因为“极致五小”的漏洞几乎是透明的,并且我们不能把目光放在眼前这几场胜利上——时间一长,大部分球队都会找出火箭进攻端的应对之法,到时候再来说“极致五小”的可能性,也不迟。

所以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是,考文顿的确带来了价值,也告诉球迷失去卡佩拉并不是那么痛苦,但这也只是这一交易中的初步胜利,想要获得最后的胜利,火箭要做的,仍然很多。


解读:考文顿的到来,通过怎样的方式弥补了卡佩拉出走的缺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