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十笏園小記

對十笏園的認識還是10年前朋友送我一箱十笏園牌醬油開始的,這個牌子的味極鮮醬油味道特別好,之前吃過好多知名品牌的都沒有這個味道好,所以對這個牌子的醬油情有獨鍾。為了能買到這個醬油我跑遍了本市所有的大商場超市,終於在一家超市發現了。從這之後一直吃這個醬油非他莫屬,從此也對十笏園有了初步瞭解。

遊十笏園小記


昨天下午突發想來十笏園看看的想法,於是第二天一早乘坐火車來到了濰坊,下車後坐上公交車很快就到了十笏園。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十笏園位於山東濰坊市胡家牌坊街中段,是中國北方地區的古典園林袖珍式建築,有“魯東明珠”的美譽。

十笏園始建於明代,園中的硯香樓原是明朝嘉靖年間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後於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被濰坊首富丁善寶以重金購得,在硯香樓的基礎上建了整座園林。

遊十笏園小記


這是十笏園牆外大街。

遊十笏園小記


大街的南面是近幾年建的古城。

遊十笏園小記


園內建有假山、瀑布、池塘、廻廊、曲橋、亭榭,不同建築特點的房屋300餘間,21個院落,整個建築與園林的佈局,緊湊而不擁擠,具有江南風格的私家園林,十笏園建築之雅緻、景色之秀美、文人墨跡之豐富。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一九二五年七月康有為先生在園中即興留詩一首“峻嶺寒松蔭薜蘿,芳池水面立紅荷,我來桑下幾三宿,畢至群賢主客多”以讚譽十笏園。我國著名古建築園林專家陳從周先生對其曾有“北國小園,能饒水石之勝者,以此為最”的評價。

遊十笏園小記


近代“達官、名士、騷人、墨客過濰者,無不以得遊斯園為幸”。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清末詩人白永修當年遊十笏園曾讚道:“赤欄橋畔水亭西,亭下微風揚釣絲。荷葉染衣花照眼,令人錯認鐵公祠”。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連接四照亭的是西北角是九曲橋,這個橋不似江南園林的平橋,橋面平而曲,構造立墩起拱。橋分三拱,彎曲成半圓形,平面形式較為怪異,不似江南園林的靈活輕盈。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十笏園因地制宜,鑿池疊山,曲徑通幽又豁然開朗,“雖由人工,宛若天成”。園內詩情畫意,南北園林藝術之精萃在這裡交匯、融合,暢遊於此,彷彿是怡情冶興的文化之旅。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遊十笏園小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